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防霉剂对青霉、黑曲霉等霉菌抑制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防霉剂种类、用量、处理温度和时间对防霉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吡啶硫酸锌处理棉麻混纺织物以及异噻唑啉酮处理大麻织物的最佳防霉工艺.结果表明:复配后的综合防霉配方能有效抑制霉菌生长,对大麻及其混纺织物具有良好的防霉效果.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焙烘时间以及焙烘温度条件下,防霉剂吡啶硫酮锌在棉织物及涤/棉织物上的应用,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棉织物防霉工艺参数为:吡啶硫酮锌质量浓度0.04 g/L,焙烘时间3 min,焙烘温度120℃,轧液率80%,浴比1∶25;涤棉织物防霉工艺参数为:吡啶硫酮锌质量浓度0.03 g/L,焙烘时间3 min,焙烘温度130℃,轧液率80%,浴比1∶25。在该工艺条件下,防霉剂吡啶硫酮锌可发挥最佳防霉效果。  相似文献   

3.
异噻唑啉酮防霉剂在皮革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皮革在其加工和贮存过程中 ,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极易发生霉变 ,影响成革的质量 ,本文选用一种异噻唑啉酮类的防霉剂 ,用于制革过程中皮革的防霉 ,并将其防霉效果与甲醛的进行比较 ,得出这种异噻唑啉酮化合物可以作为很好的皮革防霉剂。  相似文献   

4.
借助微胶囊技术,以异噻唑啉酮为芯材,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制备了3种防霉剂,并测试了其防霉效果,结果表明:异噻唑啉酮型微胶囊防霉剂对加脂坯革有显著的防霉效果。异噻唑啉酮型微胶囊防霉剂(OIT型、BBIT型、BIT型)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分别为0.325%、0.300%和0.300%,应用于加脂工序时,最低使用质量分数为0.375%、0.350%和0.350%。  相似文献   

5.
反应性抗菌整理剂在纺织品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正辛基异噻唑啉酮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合成了一种反应性异噻唑啉酮类抗菌整理剂。性能测试表明,当抗菌整理剂乳液用量达到20%(o.w.f)时,经50次水洗后的混合霉菌和大肠杆菌的防霉级数和抑菌率仍可达到1级和86.419/6,表明整理后织物具有优良的抗菌效果和耐洗性能;物理机械性能测试表明,整理前后织物的白度、顶破强力指标变化较小,表明制备整理剂适宜于棉织物的耐久抗菌整理。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织物在织造和存放时发霉的问题,选用活性组分分别为碘丙炔基正丁胺甲酸酯(IPBC)、吡啶硫酮锌(ZPT)、辛基异噻唑啉酮(OIT)、氯化银(AgCl)的4种防霉剂,以产黄青霉和杂色曲霉为试验菌种,通过最小杀菌浓度(MBC)试验对比防霉剂的抑菌性能。结果表明:AgCl的MBC值最小,即杀菌能力最强,其次是IPBC和OIT,ZPT的最大。将上述4种防霉剂添加到3种常见的浆料(丙烯酸酯类、聚乙烯醇类、淀粉类)中,抑菌圈、浆料黏度和Zeta电位(ζ)等测试结果证明:浆料性质是影响防霉剂扩散的主要因素;其中,OIT与3种浆料的配伍性最好,市场应用价值最高。最后,通过上浆整理的方法将防霉剂应用到织物上,对整理织物的表面形貌、接触角、防霉等级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浸轧上浆处理,防霉剂可以均匀附着在织物表面使织物获得防霉能力;浆料的黏度和亲疏水性对上浆整理后织物的防霉性能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防霉上浆整理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丙烯酰胺、硫化钠、硫磺、碳酸氢钠、亚硫酸钠、硫酰氯、甲醛等化合物为原料,通过四步反应合成了两种异噻唑啉酮类抗菌整理剂(产物1、产物2).结果表明:当产物1和产物2用量分别为0.8 g/L和0.6 g/L时,整理后织物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达到100.00%;二者用量分别为0.6 g/L和0.2 g/L时防霉效果均能达到0级,且具有优良的耐洗性(经50次水洗后,抗菌率仍能达到90.00%以上;防霉性能仍能达到1级).研究了采用2D树脂作为交联剂情况下,不同用量抗菌整理剂整理后织物的抗菌、防霉效果和耐洗性能.物理机械性能测试表明,整理前后织物的白度、顶破强力变化不大.整理后织物游离甲醛含量均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纺织品甲醛含量的限定>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得用于皮革防霉实验的菌种,从四川地区霉变的猪皮(包括酸皮、蓝湿皮、染色革坯和成品革)上分离得到了19种霉菌,并选择了五种防霉剂,即富马酸二甲酯(B)、尼泊金丙酯(C)、肉桂酸(D)、异噻唑啉酮(E)和本实验室合成的一种防霉剂产品A(肉桂酸酯类衍生物,A),通过抑菌圈法测定了它们对这19种霉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其抑菌性能的顺序为:E>A>D>C>B.  相似文献   

9.
以2-正辛基异噻唑啉酮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合成了一种反应性异噻唑啉酮类抗菌整理剂。性能测试表明,当抗菌整理剂乳液用量达到10%(owf)时,经50次水洗后对大肠杆菌的抗菌率可达到95.90%,表明整理后织物具有优良的抗菌效果和耐洗性能。物理机械性能测试表明,整理前后织物的白度、顶破强力指标变化较小,表明制备的整理剂适宜棉织物的耐久抗菌整理。  相似文献   

10.
辛基异噻唑啉酮处理橡胶木的防霉防蓝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N-辛基-4-异噻唑啉-3-酮(OIT)应用于木材保护的防霉防蓝变效果,本文使用OIT的乙醇溶液和乳化型制剂处理新鲜橡胶木试材,参照国家标准GB/T 18261-2013开展了室内防霉试验和野外试验。试验结果显示,OIT对产紫青霉和烟曲霉的防治效果较好,对可可球二孢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是对哈茨木霉几乎无防治效力;OIT处理橡胶木有一定的防霉、防蓝变效果,但不能完全保护橡胶木免受霉菌、蓝变菌的侵害。用于木材保护时,OIT适合与其它药剂复配制备复合防霉剂,而不可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