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近日,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朱金春在导师杨鼎宜教授指导下,发明了一种内嵌陶粒的自锁生态混凝土沟渠护坡。该护坡已申请了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其中实用新型专利已经获得授权。该项专利涉及农田周边水环境的综合整治技术和生态护坡技术等领域。其护坡结构原理如下:延着沟(或渠)长度方向,于沟(或渠)基体表面铺设至少一组混  相似文献   

2.
谈城市河道生态护坡技术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阐述了生态护坡的内涵以及生态护坡技术的设计原则,介绍了植物护坡、三维植被网护坡和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等三种生态护坡技术,分析这三种护坡技术的应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列举了生态护坡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高速公路边坡生态修复,提出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技术,分别阐述了技术工序、要求和关键施工技术,并结合在绥正高速公路边坡的运用阐明该技术产生的效益。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技术结合了植被的生长特点和岩体特征,将水泥、生植土、混凝土添加剂、腐殖质等与植绿种子均匀混合喷射到工程坡面,能够快速、方便地实现生态修复,具有固土、绿化等较显著的功能。弥补了现有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的不足,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更适用于高速公路边坡的生态修复,为边坡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传统护坡方式(如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六面体、干砌块石护坡等)施工强度高、绿化效果和生态环境效益较差,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生态护坡技术应运而生,并成为研究热点。论文研发了一种路基三维排水加强型生态护坡结构,该结构形成的施工技术既可以大规模减少高耗能、高污染建筑材料的使用,同时又将边坡结构稳定、水土保持与绿化一次性完成。  相似文献   

5.
道路生态护坡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步云  张满华 《山西建筑》2009,35(23):282-284
针对高速公路护坡工程的需要,提出一种新型护坡形式——生态护坡技术,研究了生态植被护坡作用机理,阐述了生态植被护坡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并通过工程实例证明了该护坡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在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和水环境治理的新时代下,黑臭水体治理中生态修复仍然存在着河道护坡硬化现象以及对生态修复技术认识不足等问题.本文从护岸、缓冲区和河道本身三方面归纳总结了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护岸生态修复技术包括植被护坡、人工材料复合植被护坡、多孔材料护坡、生态石笼护坡等;缓冲区生态修复技术有人工湿地和生态塘-人工湿地技术;河道本身生态修复技术概括为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生态修复技术.通过对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的分类阐述,以期为今后的河道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生态护坡技术在城市河道整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传统混凝土护坡对河道生态环境的影响,介绍了三维植被网护坡和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在天津市河道整治中的应用,分析了这两种生态护坡技术的质量控制要点及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也越来越好,把先进的生态混凝土护坡引入其中,更好地修复了生态环境,避免水土流失,同时起到了防洪减灾的作用,满足了当前人们对护坡景观的需求。生态混凝土护坡在操作方面比较简单,效果不错,值得在水利工程中广泛使用。文章简单介绍生态混泥土的现状、配置方法、预制构件的特点与优势、植被的选择与种植等。  相似文献   

9.
陈菲  方灵毅 《福建建材》2012,(6):93-94,97
植被混凝土护坡技术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边坡防护技术,在对坡面进行防护的同时能起到很好的景观效益,主要用于工程建设所形成的裸露岩石边坡。系统地介绍了植被混凝土及植被混凝土护坡技术,并对植被混凝土的设计、施工和护坡技术效益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1):78-82
以技术覆盖范围、相对技术优势和加权平均存活年龄三个指标构建专利组合分析模型,从国家、区域和申请人三个维度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竞争态势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国已经通过专利布局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某些细分领域设置了专利壁垒,其中美国和日本是中国在生物医药技术领域主要的竞争对手,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虽然专利技术覆盖范围较小,但均在某一、两个细分领域建立了相对技术优势,中国应当抓住机遇,在微生物学或酶学领域加大研发投资力度,提高竞争力;中国专利的区域分布极不均衡,一省的技术竞争力与经济实力呈明显正相关关系;中国的专利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和中科院系统,作为产业主体的企业的科研力量有限。  相似文献   

11.
淹水区边坡的生态型护坡技法及其耐久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通过植生袋状垫(一种新型生态植生材料)、生态混凝土(多孔、透水性混凝土)、卵石(自然石)等近自然界材料的不同组合,创作出的最新生态型护坡技法来对淹水区坡面进行设计、护坡,不仅可以充分保证护坡工程安全性、经济性,而且能起到对生态环境维持和改善的功能。针对国家863“十五”重大科技专项“镇江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总课题第三分项中的生态堤淹水区坡面.采用三种不同的生态护坡技法进行了现场实施,同时对生态护坡技法中的生态混凝土的耐久性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生态护坡技法能够谋求和保证与生态系统的调和或共生、创造舒适的环境,并且所用生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2.
边坡植被防护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卓琦  顾蔚文  施拥军 《山西建筑》2010,36(32):285-286
针对我国传统边坡防护措施的缺陷,介绍了国内外边坡植被防护技术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植被护坡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植被护坡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促进我国边坡生态防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寒高海拔地区岩质陡边坡JYC生态基材护坡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川西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特征和生态环境,提出川西高寒地区生态护坡的植被配置模式;通过一系列室内外试验,成功地研发一种适宜于高寒地区岩质陡边坡植被恢复的新型JYC生态基材;利用正交试验,研究生态基材的组分构成和配比,并重点分析生态基材各组分与草种生长的耦合关系。3年多的现场护坡试验表明:JYC生态基材具有良好的黏结性能,与锚杆、铁丝网和植物根系组成复合的生态–工程结构,并与岩质陡边坡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确保基材自身和边坡浅表层的稳定。经过反复的雨水冲刷和严寒考验,基材流失量极少、无垮塌现象,证明JYC生态基材具有较好的耐旱抗冻性和抗侵蚀性。现场取样测试表明:JYC生态基材的养分含量较高,全氮含量大于0.2%、有效磷含量大于20 mg/kg、有效钾含量大于200 mg/kg,有机质含量大于5%,属于肥力较强的基质,能够持续提供给植物生长10 a以上的养分。掺入高分子材料和磁性肥料的JYC生态基材护坡技术比喷锚支护、喷混植生等边坡防护方法更加环保、经济,是高寒高海拔地区岩质陡边坡植被防护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植被护坡技术在高速公路边坡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被护坡技术应用于高速公路边坡治理中可以解决边坡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矛盾,同时也可以很好地保护边坡表层,阻止其进一步弱化,对边坡的防护起到很好的作用。首先从植被护坡的主要功能方面以及植被护坡的力学作用机理和水文效应方面介绍了植被护坡技术,然后以孝襄高速(孝感-襄樊)边坡为例,具体阐述植被护坡技术在边坡治理中的应用,充分说明植护坡技术可以有效地对高速公路边坡进行防护治理。  相似文献   

15.
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边坡植被护坡领域,以孝襄高速公路植被生态防护工程为例,将公路的走向、起讫地点、边坡特性、护坡方式、植被情况等在地图上显著地标注出来,形成一张包含所有与公路边坡植被防护情况有关的信息地图。  相似文献   

16.
该文提出在岩石边坡的生态护坡中采用肋柱植生袋+喷播植草联合护坡技术,并对该技术的工艺原理、技术特点及施工方法进行了论述,应用实例表明该技术适用于岩石边坡的植被护坡,是对岩石边坡生态护坡技术的补充。  相似文献   

17.
生态植被护坡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植被护坡是一项工程应用技术,目前对其加固机理的研究却滞后于工程实践。故以假定植被根系强度和根系在岩土体中的分布规律均为已知的前提条件下,从微观入手建立植被根系—岩土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对其锚固力学机理进行分析。分析表明,草本植物根系对边坡岩土体的加固效应可以看作三维加筋作用,木本植物垂直根系的加固效应可以简化为以主根为轴向、侧根为分支的全长粘结型"锚杆"来模拟其摩擦加筋作用,水平根系则通过侧根与岩土体的摩阻力来平衡边坡表层土体的剩余下滑推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浅谈植物生态护坡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菊茹 《山西建筑》2009,35(18):268-269
以六安-岳西高速公路边坡防护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挂网喷混植草、客土喷播、生物活性无土植被毯边坡防护三种植物生态护坡技术,并对其进行了造价比较,指出植物生态护坡的原则和注意事项,以期进一步推广该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高寒地区JYC生态基材护坡现场试验及测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川西高寒高海拔地区鹧鸪山隧道西引道典型的路堑岩质陡边坡作为现场护坡试验工点,介绍JYC生态基材护坡的施工工艺与方法,对植被在高寒气候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和越冬过夏能力进行长期的监控和评价。3 a多的现场护坡试验表明:JYC生态基材不仅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耐旱抗冻和抗侵蚀能力,而且具有优良的团粒结构和黏结性能,能够与锚杆、铁丝网和植物根系组成复合的工程结构,并与岩质陡边坡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确保了基材自身和边坡在雨水和严寒条件下的浅、表层稳定。经过3 a多的取样测试表明:JYC生态基材物理性质较稳定,pH值属于中性土壤范围,天然含水率在40%左右,能够很好地满足高寒地区岩石陡边坡植物生长的要求;并且3 a中JYC生态基材养分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全氮3.61 mg/kg,有效磷19.55 mg/kg,有效钾504.90 mg/kg,有机质7.56%,基材属于肥力较强的基质,能够持续提供给植物生长10 a以上的养分。JYC生态基材护坡技术既经济又环保,并能有效地防止土壤的酸化和板结,掺入高分子材料的生态基材护坡方法,是高寒高海拔地区岩质陡边坡生态护坡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