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温度(40±2)℃,相对湿度93%条件下,研究了湿热老化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与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共混物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湿热老化时间的延长,纯LDPE的拉伸强度以及POE用量分别为30%和70%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稍有增加。湿热老化对共混物的结晶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且结晶行为的变化主要在老化前期完成。在老化中,POE的熔融峰和LDPE的低温熔融峰向高温方向漂移,并提高了共混物中LDPE在高温位置结晶的完善性和均一性。纯LDPE在老化过程中,小尺寸的晶体逐渐长大,结晶度逐渐增大,提高了LDPE结晶的完善性,且主要对LDPE(110)晶面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改性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POE),经挤出共混成片材。研究了LDPE含量对POE/LDPE共混物硬度、密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并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对共混物的热力学行为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LDPE含量的增加,POE-6102/LDPE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变化不大,硬度和密度增大;随着LDPE含量的增加,POE-021/LDPE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密度随之提高,断裂伸长率和硬度变化不大;随着LDPE含量的增加,POE-6102/LDPE共混物的tanδ值逐渐减小,POE-021/LDPE共混物的tanδ值变化不大,且有2个部分重叠的T_g峰,随着频率的提高,2种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  相似文献   

3.
杜峰 《中国塑料》2011,25(11):39-42
摘要: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聚乙烯辛烯共聚物/聚乳酸共混物(POE/PLA),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 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研究了共混物的结构、熔融和力学性能。XRD结果表明弹性体POE改变了促进了PLA的结晶,并生成了一种新的晶体结构;随着POE含量的增加,PLA开始出现冷结晶,但是PLA熔点变化不大,但是峰面积逐渐减小,并最终与高温的熔融重结晶峰融合在一起;拉伸实验结果证实:POE可以有效改善PLA的任韧性,但是材料的拉伸强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4.
通过化学交联提高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PP/LDPE)共混物的熔体强度,并对交联PP/LDPE共混物的发泡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交联PP/LDPE共混物熔体在拉伸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应变硬化现象,熔体强度明显提高;采用交联PP/LDPE共混物可制得泡孔均匀、性能良好的闭孔泡沫材料;随着LDPE含量的增加,交联PP/LDPE共混物的凝胶含量逐渐增加,熔体流动速率(MFR)减小;随着发泡剂用量的增加,交联PP/LDPE共混物泡沫的密度逐渐减小,泡孔孔径略有增大;随着泡沫密度的减小,泡沫材料的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及压缩永久变形逐渐减小,拉伸断裂伸长率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5.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均聚聚丙烯(PPH) /聚烯烃弹性体( POE) 共混物和PPH/POE/滑石粉三元共混体系。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万能试验机研究了共混物和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结果表明,POE对PPH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有明显的影响,随着POE用量的增加,PP/POE共混物的结晶度明显下降,PPH/POE 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明显提高,但拉伸强度显著降低。POE含量为20 %时,冲击强度由2.1 kJ/m2提高到39 kJ/m2,拉伸强度由30 MPa 降低到22MPa。加入滑石粉可以提高PPH/POE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滑石粉添加量1份时,可使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提高到24 MPa。  相似文献   

6.
PP/POE共混物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丙(烯PP)/聚烯烃弹性(体POE)共混物,研究了POE用量对PP/POE共混物冲击性能、拉伸性能及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OE含量的增加,PP/POE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明显提高;拉伸强度及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及弯曲模量、断裂伸长率及断裂强度均减小。  相似文献   

7.
LDPE/iPB共混物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共混方法制备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全同聚1-丁烯(iPB)共混物,测定了力学性能和热性能。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等研究了LDPE/iPB体系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随着w(LDPE)的增加,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出现最小值,热性能下降,结晶变得不完善,LDPE/iPB共混物的相容性较差。  相似文献   

8.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聚丙烯(PP)/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共混物的结晶行为及相容性,并考察了不同共混比下共混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共混比下PP/EAA共混物均出现2个明显的结晶熔融峰,说明两者不能相容,但两者可相互提高各自的结晶速率,且不会改变它们的晶型;随着EAA用量的增加,共混物的结晶度、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模量、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均逐渐降低,冲击强度先降低后升高,损耗因子增大,且明显高于纯PP,玻璃化转变温度向高温方向偏移。  相似文献   

9.
采用反应性挤出法制备了硅烷交联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PP/POE)共混材料。研究了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用量对硅烷交联PP/POE共混材料凝胶含量、热稳定性、结晶行为、耐溶剂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CP用量的增加,硅烷交联PP/POE共混材料的凝胶含量、热稳定和耐溶剂性均逐渐提升。随着交联程度的增大,共混材料中PP相的结晶度逐渐减小。扫面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结果显示,硅烷交联反应能够改善PP和POE相之间的相容性。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相比于未改性PP/POE共混材料,硅烷交联PP/POE共混材料的各项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应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丙烯(PP)/聚烯烃弹性体(POE)共混体系和PP/POE/纳米碳酸钙(nano-CaCO3)复合体系,研究了POE用量及nano-CaCO3对PP冲击性能、拉伸性能及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OE用量的增加,PP/POE共混体系及PP/POE/nano-CaCO3复合体系的冲击强度明显增加;拉伸强度及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及弯曲模量均减小;断裂伸长率及断裂强度亦减小。此外,与PP/POE共混体系相比,PP/POE/nano-CaCO3复合体系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及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及弯曲模量均优于PP/POE共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