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抗旱应急能力建设"是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需要突出加强的薄弱环节之一。"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重点城市和防洪保护区防洪能力明显提高。抗旱能力显著增强"是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水利改革发展目标之一。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并论述了抗旱减灾体系组成,提高抗旱科技支撑能力与增强抗旱减灾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未来支撑抗旱减灾工作的主要科研方向与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2.
中央一号文件对我国未来20年的防洪减灾工作进行了战略部署。总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重点城市和防洪保护区防洪能力明显提高"。本文就防洪减灾体系展开讨论,并作为抗旱减灾体系设计的参考。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是一项公共事业,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中小型水库在一轮"千库保安"工程完成后,山塘水库综合治理成了水利部门的工作重点.通过对慈溪市山塘水库防洪能力复核计算的探讨,提出了山塘水库防洪能力复核的标准、水利计算方法等.  相似文献   

4.
根据太湖流域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简要介绍了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和布局。在此基础上,从太湖流域治理与管理实际出发,对太湖流域水利发展的主要任务进行了梳理,进一步提高流域防洪减灾能力、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能力、水利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严生军 《中国水利》2011,(20):65-66
黄河宁夏段标准化堤防工程建设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和相关部门,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统筹黄河防洪与沿河城乡建设、交通发展、土地资源利用和生态景观资源开发,打造"黄河金岸"的重要基础项目和标志性工程。工程于2008年全面启动,2010年全面完成规划的402 km堤防主体工程,自治区制定的打造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经济命脉线、生态景观线、特色城市线、黄河文化展示线的"一堤六线"建设方案基本实现,工程效益和辐射带动作用也逐渐凸显。  相似文献   

6.
一、发展水文自动测报技术是防洪的迫切需要我国地域辽阔,江河众多,是—个洪涝灾害频繁,防洪任务十分繁重的国家。建国以来,新修、整修了大量防洪工程,还在大江大河的重要防洪地区,兴修了一些减河和行蓄洪区,江河防洪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总的来说,河流的防洪标准和抗御洪灾的能力还很低,如,黄河下游是按60年一遇的洪水设防;淮河中下游的防洪能力约为40~50年一遇;长江千流和主要圩垸堤防,只能抗御10~20年一遇的洪水。抗洪减灾仍是一项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十堰市百二河下游城区现状防洪能力薄弱,城区段河道行洪能力不足,行洪断面卡口众多,为提高百二河下游城区的防洪能力,分析了影响百二河河道干流防洪能力原因,通过多方案比选,提出了有效防洪途径,由此实现百二河下游城区100年一遇防洪标准。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探讨流域防洪能力变化及其原因,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DSR)模型构建流域防洪能力变化分析模型,从驱动力、状态和响应3个方面对秦淮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防洪能力变化和水利工程建设投资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秦淮河流域城市化建设在2010年之前发展迅速,2010年后发展速度放缓;人类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对流域防洪能力造成了一定破坏,但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投入使流域防洪能力得以提升并得到基本保障;河网调蓄能力仍持续下降,中小河道建设和管理维护工作仍需着重加强。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西江干流梧州至高要段主要防洪城镇及堤岸的现状防洪能力,整理分析了该河段的现有防洪规划、控制水面线、河道演变特性及实测水文资料,结合建立的西江中游河网及梯级水库整体数学模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梧州至高要段堤岸的防洪能力总体已达到规划防洪标准,未达标段主要集中在封开县江口镇、川江镇等乡镇河段;梧州至高要段上游端控制站点梧州水文站水位近10年来变化很小,下游端高要站则有所抬升;近些年梧州至高要河段之间的重点防洪城市和主要市县堤防的防洪能力得以维持甚至有所提高;其他位置河段规划的10年一遇的堤岸防洪能力则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0.
江河堤防防洪能力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江河堤防防洪能力可靠度,反映了堤防最高防洪水位与来流洪水位之间的数量关系。采 用随机变量的分析方法,对河道堤防的防洪能力进行风险分析,给出了河道防洪能力的可 靠度和风险度的定义、风险计算模式和计算方法。并以实例计算了某河段防洪能力的风险度 。  相似文献   

11.
大庆市水利发展要以解决防洪安全、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严重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重大问题为核心,以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洪水防御能力为重点,建立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的综合水利保障体系。文章以战略高度阐述了大庆市水利发展状况、面临的形式及2010~2020年的水利发展主要任务,为大庆经济社会科学和谐、跨越发展和"自然、生态、宜居现代"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相似文献   

12.
淮河流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基地。但是流域洪涝灾害频繁,通过国务院确定的19项治淮工程,使淮河中下游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沂沭泗河东调南下工程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建成比较完整的流域防洪除涝体系,各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和全流域抗洪灾风险的能力都有所提高,扩大了骨干河道的行洪能力,减轻了防洪调度的压力,重点易涝洼地的排涝条件得到改善,对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防洪保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人民黄河》2014,(1):11-14
通过建立水网防洪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泗水县现代水网防洪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现代水网建设使泗水县防洪能力得到了提升,说明水网建设有利于区域防洪;②泗水县防洪能力评价结果为0.73,说明水网建设后的防洪能力良好。  相似文献   

14.
浅析海塘工程的防洪减灾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发生风暴潮时洪涝灾害承灾体、致灾因子、以及孕灾环境作用的机理进行分析,并结合浙江省已有的科研成果,建立海塘工程防洪减灾经济效益评估模型。以2007年13号强热带风暴"韦帕"发生时为例,计算海塘工程的防洪减灾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利》2011,(6):148-151
2010年以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按照省委、省政府"以水富民、以水兴业、造福龙江"要求,根据《哈尔滨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全面启动了松北防洪灌排体系改扩建及水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防洪工程治理措施,以堤防及河道整治工程为主,现状防洪能力10~20年一遇。文章对永定河水系防洪能力进行了评估,得出现状防洪体系存在标准低、不健全、智慧化水平低等问题,并提出了系统规划防洪减灾措施,构建高质量、高标准防洪减灾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桃林口水库洪水调度系统的组成、各子系统的功能,并重点对2012年"7·21"洪水的实际应用进行了阐述,通过实践论证了系统建设对水库防洪调度、应对突发险情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冯家山水库"7·23"洪水的形成与调度过程,调查统计了洪灾损失,分析了水库防洪效益及防洪调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水库防汛调度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在"12.8"大凌河流域洪水调度中,白石水库充分发挥了防洪、削峰作用,保护了下游义县、凌海两座县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取得了巨大的防洪减灾效益及经济社会效益。但水库上游的金陵寺铁路桥却承担了较大的风险。经过这次洪水科学预报与调度,便可在发挥防洪作用的同时,将金陵寺铁路桥承受的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  相似文献   

20.
东太湖流域内的河道经过几十年的淤积,致使同流量条件下的河道水位显著上升,对流域防洪产生了严重影响。为了研究新防洪形势下东太湖流域的防洪对策,对流域内的防洪标准、圩堤高程、排涝能力等进行了分析。针对流域防洪存在的防洪标准偏低、圩堤高程偏低、泵站排涝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行洪通道疏浚、联圩并圩、退垦还湖、水利信息化建设等应对措施。最后以吴江市的防洪除涝为实例进行了具体分析。可为平原地区城市防洪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