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事故现场 2003年11月23日,湖北武汉地区某220kV变电站集成电路主变保护误动,220kV侧偏移阻抗动作,造成部分电网停电.事故现场情况为: (1)TV小开关是三相联动的;  相似文献   

2.
陈智  崔金灵  童军心  熊炜 《江西电力》2010,34(1):10-12,17
由中性点偏移引起的零序电压偏高在国内农网35kV系统中屡见不鲜。以上饶110kV煌固变电站1号主变压器35kV侧投入空载线路后零序电压偏高为例,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及ATPdraw仿真研究,得出农网35kV输电线路由于不换相施工及线路首、尾端在各别相装设CVT及耦合电容器造成空载线路本身不平衡引起35kV侧中性点零序电压偏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一起220kV线路高频通道故障案例的分析,介绍了YBX—1型高频收发信机收发信回路的工作原理,讨论了频率偏移对收发信机的影响以及晶振合成插件产生频率偏移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市县供电局电网管辖下的若干台110kV变压器,电压为110、35及10kV三个等级,接在110kV中性点接地系统中运行,其中某些变压器的中性点可不接地、可不接入放电间隙,在正常运行时中性点电压亦不产生偏移。但随着地方上小水电及小火电的兴起,这些小电源经常通过35kV或  相似文献   

5.
110kV或35kV线路单相断线会引起10kV母线电压偏移,造成缺相和低电压运行故障。针对配电网广泛使用的Yd11接线组别变压器,推导了高压侧线路单相断线后10kV母线的异常电压特征,提出了基于变电站母线异常电压的高压侧线路单相断线判据,并使用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合某地区发生的一起35kV线路单相断线故障,验证了该判据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陈志樑 《供用电》2012,29(2):47-49,62
35kV小电流接地系统电压异常情况复杂,不易判断,要引起特别重视。分析了35kV小电流接地系统由于单相接地、线路断线、电压互感器熔丝熔断、铁磁谐振、中性点偏移和系统二次回路所引起的6种电压异常情况,结合实例讨论了对常见电压异常情况的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110 kV主变在非直接接地运行方式下,当变压器低压侧存在分布式光伏接入时,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等情况可能会引起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问题,对中性点的绝缘造成威胁。分析了发生故障后网络的故障特性、线路保护的动作情况以及中性点电压偏移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线路保护动作后分布式光伏接入对中性点电压偏移问题可能造成的恶化,并讨论了光伏容量和本地负荷的影响;给出了含分布式光伏配电网110 kV主变加装间隙保护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郭蕾 《电气时代》2000,(3):33-33
1.电压偏移 不同的动力设备电压的概念不同。发电机电压是指发电机定子绕组产生的额定电压;变压器电压是指变压器高低压侧绕组的端电压;线路电压是指线路的运行电压等。电压反映电网无功电源出力与用户无功负荷是否平衡。我国规定用户受电端的电压允许偏移范围是: 1) 35kV及以上供电和对电压质量有特殊要求的用户为额定电压的±5%。 2) 10kV及以下高压供电和低压电  相似文献   

9.
针对农网发展现状,分析了中压采用20 kV电压等级在技术上的合理性,并提出了以单位供电面积年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分别将最大和最小负荷运行方式的各级线路首端和末端电压偏移作为约束条件的数学优化模型,模型中电压偏移的计算考虑了各级变压器的变比升高和分接头调整范围。在此基础上,对不同中压电压等级合理配置方案的技术经济性进行了比较,验证了20kV电压等级的可行性,所建数学模型和得到的结果,对实际配电网规划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农村中压配电网电压等级的优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农网发展现状,分析了中压采用20 kV电压等级在技术上的合理性,并提出了以单位供电面积年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分别将最大和最小负荷运行方式的各级线路首端和末端电压偏移作为约束条件的数学优化模型,模型中电压偏移的计算考虑了各级变压器的变比升高和分接头调整范围.在此基础上,对不同中压电压等级合理配置方案的技术经济性进行了比较,验证了20kV电压等级的可行性,所建数学模型和得到的结果,对实际配电网规划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防护,分电压等级分析介绍几起间隙保护动作跳主变的故障,阐述了非全相运行时孤立不接地变压器中性点的电压偏移,对110kV、220kV主变中性点工频稳态电压升高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了线路保护与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保护的配合关系。  相似文献   

12.
66kV非直接接地系统是大杨树电网的主干系统,2008年10月12日大杨树电厂通过大东线并入呼伦贝尔电网。因大东线线路较短,线路两侧安装有耦合电容器,致使66kV系统三相电压不平衡。文章以大杨树地区66kV系统为例,采取了适当增加运行线路长度,以减小耦合电容器对线路三相对地电容不平衡产生的影响,从而降低66kV系统中性点电压偏移。经过实际运行表明,这一措施是切实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负荷低谷时期城市高压配电网向主网返送无功的问题,提出基于控制设备动作次数约束的高压配电网无功返送抑制策略模型。以备供电缆线路接线方式和220 kV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为控制变量,构建110kV母线电压综合偏移系数最小的动态优化模型。利用备供电缆拓扑重构的方式改变高压配电网无功功率分布,抑制无功返送,防止220 kV母线电压越限,同时实现110 kV系统电压控制。采用改进遗传算法求解模型,最后通过某城市电网局部系统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镇江五峰山500kV大跨越工程,采用意大利政府贷款,由意大利SAE公司设计、供货。本文介绍SAE公司的设计内容及审查讨论的意见。一、跨越点与净空要求跨越点、轴线仍同原设计,即以原110kV镇扬线南塔为中心北侧向下游旋转偏移约5°,与上游220kV谏泰线基本平行,南跨越塔距谏泰线约120m,北跨越塔距260m。南跨越塔位  相似文献   

15.
GIS设备导体连接触头的间隙过大容易引发故障。在SF_6气体压力下,GIS设备壳体在安装过程中容易发生偏移,导致导体触头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化。本文针对某新建220 kV变电站出现的GIS设备壳体偏移问题,利用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对壳体内部进行透视检测。通过X射线影像分析了壳体偏移对母线导体连接触头间隙的影响,检测结果表明:壳体位移量在波纹管的作用下均匀分布于各个触头连接处,使触头间隙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了削弱内置式"一"型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齿槽转矩,推导了磁极偏移后齿槽转矩的表达式,分析了齿槽转矩与偏移角度的关系。以一台8槽6极内置式"一"型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为例,对比分析了不同偏移角度下的齿槽转矩,同时给出了确定最佳偏移角度的方法。通过解析法的分析和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磁极偏移方法,偏移合适的角度能显著地削弱内置式"一"型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齿槽转矩。该文为内置式"一"型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齿槽转矩的优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林刚  彭威铭  邹俊 《湖北电力》2009,33(4):55-56
介绍了平顶山-洛南500kV线路工程中对斜柱斜面斜地螺基础施工控制的方法,包括跟开尺寸、倾斜角度、地螺偏移等施工控制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 5 0 0kV廉保线单相充电过程中出现的平行谐振过电压的情况 ,从电路角度分析了造成平行谐振的原因 ,并推导出平行谐振条件方程。最后分析了平行谐振造成并联电抗器偏移功率方向保护动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11月24日,在六盘山750 kV变电站750 kV GIS断路器耐压及局部放电检测试验中,在断路器7520 A相的解体现场,出现了一个小机器人。该装置能在不同型号的GIS设备内沿罐体底部行走,水平偏移角度可达20度。具有可视化及内部异物清理功能,有效解决了现场解体工作中出现腔体内盲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钢管立柱是500kV变电所大型构架中的主要钢结构件。为保证单梁和排梁安装的准确性,在加工时,形位尺寸要求高。500kV瓶窑变电所共计有双斜管及带撑管的三斜管钢管立柱77组。由于在加工前制定了合理的加工工艺,所有钢管立柱在排管、安装过程中均未出现中心偏移及安装错位等质量问题。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