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电是造成高压输电线路故障的重要原因,为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准确评估线路耐雷性能具有实际意义。从绕击计算模型等方面出发,综合考虑地面倾角、雷电入射角等影响,采用了改进的电气几何模型来进行防雷评估计算。并对500 kV山区输电线路进行差异化防雷改造,首先统计该输电线路的雷电、地形地貌、杆塔等参数,基于改进的电气几何模型逐基杆塔计算绕击跳闸率,评估雷害风险等级及耐雷性能,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的选择防雷措施进行防雷改造,为保证供电的安全可靠,提高防雷改造的经济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6)
西藏电网220kV线路差异化防雷评估与改造技术,以雷电监测数据、地形地貌为首要评估要素,综合考虑线路走廊的地闪密度、雷电流幅值、塔型、各基杆塔接地电阻实测值等多元参数,制定差异化的防雷技改方案。线路雷击闪络风险综合评估后的治理原则,以"堵"为主。在交直流线路混架的特殊架构下,结合220kV环网运行经验、防雷调研成果、防雷措施的优缺点以及防雷适用范围的分析与比较,从安装线路避雷器及接地电阻改造入手,进行防雷综合治理,以期降低220kV输电线路的雷击闪络风险。  相似文献   

3.
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是电力部门的重要工作。雷击故障作为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对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造成了严重威胁。针对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技术进行研究,依据研究成果对三峡近区500 kV输电线路雷击闪络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了相应专项改进方案,文章最后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专项改进方案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采用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技术制定的专项改进方案对降低三峡近区500 kV输电线路雷害风险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东部地区地理位置独特,能源丰富,输电线路担负着向外省输送电能的重要任务,线路里程长,地形地貌复杂,线路雷击风险较高。因此,有效提高输电线路防雷性能评估水平与治理能力,对保证蒙东地区供电的稳定可靠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基于差异化防雷技术开展蒙东地区输电线路防雷综合治理研究。具体来说,选择雷害严重的典型线路采用差异化防雷技术开展逐基杆塔的微观化防雷风险评估,评估时综合考虑线路走廊雷电活动、地形地貌、线路结构和绝缘配置的差异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各种防雷措施特点和已有改造经验,选择线路避雷器作为改造措施,并提出不同杆塔的避雷器差异化配置方式;最后依据改造杆塔范围和次序,依次制定5套线路避雷器差异化改造方案,并量化评估各套方案的投入产出比。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6)
对同塔多回线路采取不同雷击防护措施状况下的耐雷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各种防雷措施的配置方式及效果。针对宁波电网典型220kV线路防雷运行现状,评估了雷击闪络风险等级大小。根据现有各种防雷措施的特点以及在220kV线路上的适用性和可行性,结合不同措施的防雷效果和综合应用效果,制定了220kV晓洲晓昌线路的差异化防雷改造方案。结果表明,220kV晓洲晓昌线路全长37.34km,85基杆塔进行差异化防雷改造后,雷击跳闸率同比下降82.66%,每年雷击导致同跳的次数为0.011次,防雷改造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架设耦合地线是一种有效降低线路反击跳闸率的防雷措施。本文选取了典型的220 kV同塔双回线路杆塔结构,利用ATP软件建立了输电线路建立了输电线路Jmarti模型和绝缘子先导闪络判据模块,研究不同杆塔接地电阻下耦合地线的不同配置方案时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单回及双回闪络耐雷水平,为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前期设计和后期运维改造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单避雷线在输电线路防雷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110 kV及以上输电线路跳闸事故的统计分析,得出雷击是输电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根据雷电活动情况、雷击跳闸情况及国网公司架空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指导意见,对架空输电线路单、双避雷线运行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对架空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设计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雷措施:110 kV线路采用单避雷线时,工程的总体投资可以减少2%~4%;采用单避雷线后,地线支架安装在塔身之上,与双避雷线相比,增强杆塔抗扭性,提高了对冰灾、舞动、大风等突发自然灾害的抵抗力,从而提高了线路的安全性;平原地区,雷电活动偏少,绕击雷极少,雷击跳闸次数较低,开展110 kV架空输电线路单避雷线运行是可行的;对于双回路110 kV线路,导线可以采用"V"形串设计,以减小单避雷线的保护角,降低线路绕击跳闸率。  相似文献   

8.
高压输电线路和变电站雷电防护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9,自引:12,他引:7  
综述了国内外各种防雷研究成果:分析了架设避雷线、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安装线路避雷器等常规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的特点及局限性,介绍了新型输电线路结构、防雷保护间隙、可控放电避雷针等输电线路防雷新技术;论述了变电站直击雷防护和进线段保护的具体措施,以及站内重要电气设备如变压器、断路器、电抗器等的防雷保护,探讨了变电站接地网的降阻技术。指出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的防雷是一个综合性课题,在防雷工程实践中,根据技术经济比较设计最适宜的综合防雷保护方案,以及进一步研究和完善适合于特殊地理环境的防雷新技术是今后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对±500 kV江城直流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山区、雷电活动频繁或土壤电阻率较高地区,防雷效果并不理想,雷击故障风险依然较高,结合江城线线路走廊2011~2012年平均地闪密度图和雷击跳闸情况,采用差异化防雷选择原则,选取5基杆塔进行安装,经过雷雨季节,防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雷击引起的故障在10 kV架空线路总故障中占很大比重,随着线路绝缘化率的提高,雷击断线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有必要对10 kV架空线路防雷治理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提高10 kV架空线路供电可靠性。以东莞地区10 kV架空线路为研究对象,根据10 kV架空线路雷害发展过程提出防雷治理基本思想;分析了10 kV架空线路防雷措施技术经济性,得到了各防雷措施优缺点;根据不同的防雷治理目的,提出了依据线路重要等级性和地区雷电活动强烈等级性进行有针对性防雷改造的防雷治理原则,即重要线路和雷电活动强烈地区线路尽量选用"堵塞型"的防雷措施,其他一般线路尽量选择"疏导型"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