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了一种基于空空导弹制导系统虚拟样机的引战系统仿真模型,用于研究导弹对目标的毁伤过程、引战配合效果以及引信和战斗部参数优化等。以制导仿真输出的实时弹道信息和目标三维外形为基础,构造了引信探测、延时起爆、战斗部飞散、毁伤计算等模型,仿真结果输出到视景仿真模块,用于末端交会过程的实时显示。引战仿真和制导仿真、视景仿真连接后,构成了完整的空空导弹虚拟样机。该虚拟样机运行效果良好,验证了引战仿真系统建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爆破式空地反辐射导弹引战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空地反辐射导弹爆破式战斗部的毁伤特性,提出了一种导弹飞过目标近炸,其它弹目交会情况触发起爆的新的引战配合方式.分析了引信起爆面,建立了起爆面方程和毁伤目标判定准则,运用实例进行了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与测高引爆、触发起爆等引战配合方式比较,该方式能较好地提高导弹战斗部的毁伤效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激光近炸引信的引战配合数学仿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激光近炸引信和预制破片战斗部的引战系统,搭建了引战配合数学仿真系统,用于研究引战配合效率以及引战系统参数的优化设计。基于模块化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思路,建立了典型目标的激光散射特性仿真模型、典型目标易损性及几何网格模型、引战配合延时模型、引战配合效率计算模型,仿真结果输出到可视化仿真模块实现了仿真结果的动画演示。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该引战配合仿真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1前言防空导弹近炸引信的特点是在弹目接近过程中,自动地在弹道上选择一个炸点起爆战斗部,如果选择的炸点能获得战斗部对目标的最大毁伤效率,则称为最佳炸点(或最有利炸点)。最佳炸点的选择就是引信与战斗部的配合问题。引信与战斗部配合简称引战配合,是在给定的导弹和目标交会  相似文献   

5.
波束定角引信启动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引战系统总体设计阶段,如何进行引信和战斗部总体指标协调匹配设计,是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文中对破片杀伤式战斗部和波束定角引信,建立了破片动态飞散模型和引信启动角模型,以最佳引战配合为中心,进行引信战斗部一体化设计,提出了引信启动角设计方法。仿真计算及工程实际表明,此方法可有效解决引战系统总体设计阶段引信和战斗部协调匹配和综合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武器研制需求为背景,对空空导弹战斗部毁伤效能评估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开发了空空导弹战斗部毁伤效能评估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目标易损性模型、战斗部威力场模型、引战配合模型、弹目交会模型、毁伤评估算法等,可用于空空导弹战斗部指标论证和优化设计,以及空空导弹作战效能评估和目标生存力升级。  相似文献   

7.
某型防空导弹引战配合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防空导弹战斗部有效起爆区、引信实际引爆区和引战配合度概念进行了分析,提出引战配合模型,应用Simulink仿真工具,绘出了某型防空导弹在尾追和迎击情况下的引战配合度曲线,并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判定地空导弹拦截空中目标的杀伤效果,提出了拦截可视化问题,结合相关研究成果,通过研究地空导弹战斗部破片毁伤、冲击波毁伤及战斗部引战配合模型及仿真方法,在完成空中目标及地空导弹相关模型建立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某型地空导弹拦截某型战斗机的可视化仿真系统,仿真效果较为直观、逼真.研究结果对地空导弹装备型号试验及作战仿真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元  温玉全 《兵工学报》2021,42(z1):1-10
准确的毁伤效能评估能够更加全面地分析评估战斗部的威力,对战斗部的评估和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定向战斗部能够提高弹载装药的能量利用率,但是其毁伤效能评估并不完善.针对定向战斗部毁伤评估存在的关键难题建立柱坐标系下引信-战斗部配合模型,考虑弹体的滚转角因素,基于激光周向探测引信提出最佳起爆延时和最佳起爆方位计算方法,通过实验验证的数值模型提取威力场打击迹线数据,最终形成适用于定向战斗部的毁伤效能评估程序.利用该程序计算不同定向战斗部结构对某直升机目标的毁伤概率,结果表明:圆柱和棱柱两种战斗部对目标的毁伤概率都随着弹目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是棱柱型战斗部减小幅度远小于圆柱战斗部;棱柱型战斗部在30 m弹目距离时对该直升机目标的毁伤概率仍然能达到0.538.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汪总,您好!您是引信行业的首席专家,我们首先想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引信?一般引信有哪几类?汪仪林(以下简称汪):所有以炸药爆炸毁伤目标的武器,都有引信。引信主要功能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保障安全;其二,起爆并放大爆轰,以合适的方式起爆战斗部装药。我们一般用"引战配合效率"评价引信的作用效果,在此"战"指战斗部。引信的主要构成一般包括安全系统、起爆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的波束倾角固定引信无法满足新一代防空导弹引战配合需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二维波束控制引信的起爆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平面相控阵技术引入引信天线,实现了波束的二维控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引信最佳起爆角和起爆方位模型并设计了基于波束分档前提下的起爆控制算法,保证了二维波控引信与定向战斗部的有效配合。在H平面内,根据起爆方位角来选择战斗部的起爆点;在E平面内利用波束倾角分档控制和延时调整炸点的方法,把修正后所对应的起爆角与动态破片飞散角差值作为起爆控制量,实现智能化引战配合。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可实现战斗部适时起爆并将破片飞散方向对准目标,显著提高了引战配合效率。  相似文献   

12.
基于制导信息利用的引战配合效率评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战配合效率是衡量引战系统效能的重要指标,也是引战系统和制导系统优化的一个重要依据。本文定量地研究了引信利用制导信息以后的引战配合效率问题,对引信利用制导信息以期提高对目标的毁伤效率提供理论根据和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爆破式ARM 对典型雷达目标的毁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分析爆破式反辐射导弹(anti-radiationmissile,ARM)对典型相控阵雷达目标的毁伤效果,对ARM爆破战斗部的引战配合进行研究。在分析空地反辐射导弹末段弹道特性及爆破式战斗部毁伤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爆破式ARM对典型目标触发起爆和近炸起爆时的毁伤模型,并采用Monte-Carlo仿真方法确定了近炸起爆的最佳起爆高度及不同起爆方式的导弹单发毁伤概率。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天线高度较高的目标适宜采用近炸起爆,对于天线高度较低的目标适宜采用触发起爆。  相似文献   

14.
以飞机为目标,从无线电引信和破片式战斗部组成的地空导弹引战系统总体出发,把引信参数、战斗部参数同时作为优化设计变量,以单发杀伤概率最大,战斗部质量最小为双目标函数,建立了引战系统配合效率的优化数学模型,给出了算例,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以飞机为目标,从无线电引信和破片式战斗部组成的地空导弹引战系统总体出发,把引信参数,战斗部参数同时作为优化设计变量,以单发杀伤概率最大,战斗部质量最小为双目标函数,建立了引战系统配合效率的优化数学模型,给出了算例,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末端仿真是引信战斗部系统优化设计的基本手段,根据末端仿真技术的研究现状和结构体系,文中分析了末端仿真的关键技术,包括交会条件、目标模型、战斗部模型、引信模型和目标毁伤评估等,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了侵彻战斗部引战配合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战斗部和目标介质特性参数的侵彻时间计算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计算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侵彻时间的计算可为合理地装定侵彻战斗部引信的延期时间提供定量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陈玉文  童幼堂 《飞航导弹》2000,(2):26-28,,34,
“智能化”和“远程化”是反舰导弹的发展趋势,而引信和战斗部系统又是决定反舰导弹毁伤目标的关键性因素,以此为出发发点分析了新一代远程“智能型”反舰导弹对“智能式”引信战斗部系统的需求,并对这种引战系统的基本设计要求和发展可行性进行了初步论证。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速弹目交会条件下,传统引战配合模型引战配合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引信天线波束控制的引战配合模型。该模型能根据不同目标类型、不同弹目交会条件调整引信天线波束倾角,控制引信的启动区,使引信的启动角和最佳起爆角重合,实现引信的最佳起爆控制。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引战配合模型可以根据不同弹目交会条件改变引信天线波束倾角,从而实现基于引信天线波束控制的最佳引战配合。由于该模型是基于"触发即启动"原则,无需进行延时控制,这也避免了计算延迟时间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当前交会角和相对速度变化范围大的复杂交会条件下,同时实现既反低速飞机类目标又可拦截弹道导弹等高速目标的高效引战配合难题,基于相控阵引信导引头一体化设计平台,提出了一种基于相控阵引信自适应波束的高效引战配合方法。该方法解决了传统引信延时控制算法对高速目标炸点滞后,不能命中目标的情况,提高了引战配合效率。通过仿真验证了引战配合模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