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光机电信息》2009,26(11):43-44
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企业科学技术设计中心主任哈米茨11月11日宣布.俄罗斯已开始研制新一代载人飞船“罗斯”号,这种飞船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2.
“3…2…1”.随着酒泉卫星发射指挥中心零号指挥员的一声“发射!”,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长征二号F火箭搭载着神州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在为期4天的时间里,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和3名航天英雄圆满完成了升空、飞船变轨、太空漫步、飞船返回等既定内容.使中国的航天实力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进一步激励了中国崛起成科技大国的雄心壮志。  相似文献   

3.
王永林 《电讯技术》1997,37(3):30-34
本文简要说明了载人飞船通信技术的复杂性,分析了俄罗斯“东方”、“月球探测”、“礼炮”和“联盟”号飞船的通信技术进展,指出了俄罗斯载人飞船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卫星与网络》2013,(6):52-52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11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太空飞行拉开序幕。17时38分,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托举神十飞船的长征二号F火箭腾空而起,把一团橘红色的烈焰留在了湛蓝的大漠长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由神舟飞船和长征二号F火箭组成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是世界上目前除了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外,仅有的可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的实用性系统,达到了当代国际同类水平。  相似文献   

5.
《光机电信息》2009,26(7):46-47
7月8日,在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沃洛普试飞基地,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成功测试了未来可能使用在“猎户座”载人飞船的逃生系统。“猎户座”是NASA“星座计划”中的新型载人航天系统,目前正处于设计评审阶段,  相似文献   

6.
飞越太空站     
新创的各类私营航天公司承诺,发展新技术可以让载人航天和航天货运的成本,比起政府建立的航天系统的成本大大降低,比如美国的航天飞机、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  相似文献   

7.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代号为"921工程"1999神舟一号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顺利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返回地面。2001神舟二号2001年1月10日凌晨,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成功。飞船在轨飞行近7天后返回地面。神舟二号是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它的发射完全是按照载人飞船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的,凡是与航天员生命保障有关的设备,基本上都采用了真实件。  相似文献   

8.
《通信世界》2013,(19):38
搭载神舟十号飞船的长征2F遥十火箭已圆满完成任务,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史上的又一重大里程碑事件。联想自去年宣布ThinkServer服务器全面支持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以来,不断以创新科技助力中国航天事业。本次"神十"飞船发射,联想企业产品这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幕后英雄将再次揭开神秘的面纱。自1958年至今,中国航天事业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道路。在硬件规模低于外国先进国家的情况下,为了提升资源利用率,中国航天人利用IT技术通过大量仿真计算,将大量不确定性和风险识别排除在发射前,并设计出系统最优的任务方案,极大减少了发射任务的次数,大量节省了资源。如突破交会对接技术,美、苏均采用飞船与飞船对  相似文献   

9.
《电信技术》2010,(2):32-32
日前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采用风河VxWorks653平台,作为“战神1号”和“战神5号”新一代运载火箭飞行控制计算机的实时操作系统。在NASA的新一轮宇航计划中,“战神1号”载人火箭和“战神5号”载货火箭将负责把宇航员和大型设备送入太空轨道,VxWorks653将作为仪器仪表单元航空电子系统的基石,在“战神1号”载人火箭和“战神5号”载货火箭中实现引航、导航和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通信》2010,(3):50-50
Intel全资子公司风河系统公司日前宣布,NASA采用风河Wind River VxWorks653平台,作为“战神1号(Ares1)”和“战神5号(Ares5)”新一代运载火箭飞行控制计算机的实时操作系统。在NASA的新一轮宇航计划中,“战神1号”载人火箭和“战神5号”载货火箭将负责把宇航员和大型设备送入太空轨道,VxWorks653将作为IUA的基石,在“战神1号”载人火箭和“战神5号”载货火箭中实现引航、导航和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1.
《卫星与网络》2011,(12):24-24
北京11月3日电(记者孙自法郭金超)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最新消息: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经过捕获、缓冲、拉近、锁紧4个步骤,“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器3日凌晨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2.
《数字通信世界》2005,(10):44-44
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00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在飞船航天飞行期间,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控股的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为飞船全程的测控数据传递、视频传输、着陆搜索和“动中通”等通信任务提供了有力的通信保障。为了使指挥中心能够及时地了解掌握飞船全程的测控数据,在飞船着陆时及时搜索,在任务执行中随时进行“动中通”移动通信,掌握飞行状态和着陆点,鑫诺卫星公司为神舟六号飞船发射任务提供了全部主用和备  相似文献   

13.
6月16日,中国”长征二号F”遥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本次神九发射地面设备自动控制系统由上海仪表院承接研制,包括加注供气控制系统和平台摆杆控制系统以及相关关键设备。加注控制系统在发射前一天为火箭加注推进剂;  相似文献   

14.
《卫星与网络》2008,(10):21-21
长征-2F火箭点火发射——抛弃逃逸塔,四个助推器分离——一级火箭分离——整流罩分离——二级火箭主发动机熄火——箭船分离——推进舱帆板展开——推进舱帆板对日定向——轨道舱帆板展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运行轨迹图——航天员翟志刚出舱后挥手致意——航天员翟志刚在舱外挥动中国国旗——神舟七号飞船在太空释放一颗伴飞小卫星——神七准备返回地面——神七返回舱主降落伞打开——神七航天员出舱后挥手致意——航天英雄凯旋  相似文献   

15.
“神舟八号”飞船于2011年11月1日成功发射,于11月17日返回地面。内蒙古自治区无线电管理机构为确保“神舟八号”顺利返回,在广电部门的大力配合和支持下,于10月底全面监测了”神舟八号”返回地周围的电磁环境、排查了潜在干扰因素.提供了前期无线电安全保障.受到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的好评。  相似文献   

16.
从苏联发射首枚载人飞船至今,载人航天技术经过了40多年的发展日趋成熟。那么,作为顶级宇航大国的美国,2006年在载人航天领域共进行了哪些活动,又显现出一种怎样的动向呢?  相似文献   

17.
《电子科技》2001,(4):37
北京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零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0分钟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次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进展,向实现载人飞行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我国曾于1999年11月20日首次成功发射"神舟一号”试验飞船.按照研制计划,将发射多艘无人飞船,然后实施载人飞行.这次发射的"神舟二号”飞船是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飞船将在太空飞行若干天后返回地面.  相似文献   

18.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是我国第三次实施载人航天飞行,与前两次不同的是,"神七"预定首次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而与航天员出舱活动一样引人关注的,是中国自主研制的舱外航天服--"飞天".  相似文献   

19.
《卫星与网络》2012,(1):30-35
中国载人航天的自主与创新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于1992年,经过19年刻苦攻坚,已经成功实现了航天器的无人飞行、有人飞行,出舱活动,一直到今天的“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我国载人航天扎根于自主创新的基石,不断谱写着崭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20.
1958年6月5日,前苏联科学院院士、火箭飞船总设计师科罗廖夫在为政府起草的《开发宇宙空间的远景工作》中提出:1961-1965年完成能乘2-3人的载人飞船的研制,1962年开始建造国际空间站。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