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地层水矿化度对泥质砂岩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多矿化度岩石电性及核磁特性实验,研究不同矿化度下泥质砂岩的束缚水饱和度、岩石电性以及核磁共振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不同矿化度下的泥质砂岩束缚水饱和度不同,随饱和溶液矿化度的增大而减小;在地层水矿化度较低情况下,由于较高的束缚水含量和泥质附加导电性,岩石的电阻率也可能呈现低电阻率特征;T2受到饱和溶液矿化度的影响,矿化度的变化带来T2谱分布形态的变化,T2截止值随饱和溶液矿化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认识粘土含量、地层水矿化度、微孔隙含量等因素对岩石电性的定量影响规律,基于HZ21-1-2井944B岩心粒度资料和孔隙度约束建立了三维数字岩心,利用数值模拟法研究了各因素对岩石电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地层水矿化度条件下,岩石电阻率随粘土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且含水饱和度越低,粘土减阻效果越显著;对于几乎不含泥质的砂岩,地层水矿化度对岩石电阻率指数无影响;对于含泥质的砂岩,泥质呈现增阻还是减阻主要与地层水矿化度有关;微孔隙发育导致束缚水含量增加,岩石电阻率降低.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为珠江口盆地(东部地区)含油饱和度评价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核磁共振实验是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进行储集层评价的物理基础。实验采用离心法确定不同饱和液矿化度下样品的束缚水饱和度,并对饱和不同矿化度的泥质砂岩样品做均匀场下T2测量,分析矿化度对T2谱的影响。实验发现,随着矿化度的增大,岩样束缚水饱和度降低,并且逐渐趋于平稳;岩心T2谱与饱和溶液的矿化度有关,束缚水条件下岩心的T2谱分布范围减小,利用T2谱进行储集层孔隙流体研究时要注意地层水矿化度的变化的限制。  相似文献   

4.
岩样复电阻率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的频率范围,岩样复电阻率频散的机理不同.当频率较低时,离子和分子的扩散及双电层结构共同影响岩样的复电学性质;当频率较高时,分子和电子的极化影响明显增大.对不同泥质含量的多块泥质砂岩进行不同矿化度、不同饱和度的复电阻率测量,表明岩样的复电阻率与饱和溶液的矿化度、岩样的阳离子交换量、含水饱和度有关,并存在第1第2截止频率.当频率小于第1截止频率时,岩样复电阻率曲线斜率随含水饱和度降低而增大,随矿化度增大而减小.岩样电容率与饱和溶液电导率呈线性关系,与阳离子交换量呈指数关系.在低频段,岩样实饱和度指数n随频率的增大而缓慢减小,虚饱和度指数n′缓慢增大;在高频段,n和n′均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驱岩石复电阻率频散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索复电阻率测井的可行性,利用模拟岩心所处地层条件下的不同矿化度地层水对岩心样品进行完全饱和,油驱水至束缚水,再进行聚合物驱.实验过程中仪器采用宽频带扫频测量,不断改变测量频率,记录不同频率下岩心复电阻率的实部数值、虚部数值;分析孔隙流体性质及含量变化和测量频率变化对泥质砂岩频散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油饱和度相同、低频时复电阻率实部、模值受溶液矿化度的影响,而虚部几乎不受矿化度的影响.当注入水与原始地层水电阻率比值小于2.2时,复电阻率模值、模的差值、虚部与含水饱和度有着很好的函数关系,可用来评价含油性.  相似文献   

6.
三元复合剂驱岩石复电阻率频散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庆油田三元复合剂驱已具备了工业化推广的条件,三元复合剂驱对复电阻率的影响有待于实验研究论证.实验针对不同地层水矿化度,在三元复合剂驱条件下进行了泥质砂岩岩心复电阻率频散特性的实验研究,分析了同一地层水矿化度不同含水饱和度下和同一含水饱和度不同地层水矿化度下岩心复电阻率的频散特性;以及不同地层水矿化度不同频率下聚合物驱岩心复电阻率变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复电阻率模值、模的差值、虚部、虚部差值、虚部比值与含水饱和度有着很好的单调相关性,可以用来评价三元复合剂驱条件下储层的油水层解释.  相似文献   

7.
普光地区缝洞性储层岩电参数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普光地区189块岩心岩石物理实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地层水矿化度、泥质含量、温度以及孔、洞、缝发育程度对孔隙结构指数m值和饱和度指数n的影响.认为,随地层水矿化度的增大,m、n值呈增大趋势;随温度和孔隙度的增大,m增大,n减小.利用岩电实验资料,做出了地层因素-孔隙度关系图版和电阻率增大系数-含水饱和度关系图版,从而计算出m、n值.经过现场实例验证,测井处理计算的含水饱和度与岩心分析含水饱和度相关系数较高,表明利用该规律选择的岩电实验参数m、n值适合缝洞性储层的含水饱和度计算.  相似文献   

8.
岩电影响因素实验及数据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影响岩石电阻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验室岩心测量和Archie公式处理.结果表明,岩心饱和程度不足会使胶结指数m值变大,孔隙度指数n值变小,为此必须检验岩心饱和程度并予以校正;泥质影响使测量数据分散,使m、n值均偏小,经阳离子交换量Qv校正可改善与Archie公式的相关性;高饱和水矿化度使m、n值都增大,虽使泥质影响变小,但Qv校正仍属必要;高温高压使m值增大,n值减小;油驱后的n值比气驱后大.给出了饱和程度校正和Qv校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岩心阳离子交换含量(CEC)对地层岩心水化特性有重要影响,是测井过程中的重要数据。实验选用大庆油田凝灰质砂岩?岩心,?通过pH计法测定对岩心CEC进行测定,考察了不同地层水矿化度?及水型及矿化度?、离子交换温度、岩心粒度粒径对岩心CEC测定值的影响,并分析了岩心粒径对CEC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岩心在NaHCO3溶液中浸泡时,随盐加量的?增大,岩心CEC测定值减小;当矿化度大于1.00×104 mg/L时,CEC基本稳定。:不同两种地层水水型对岩心CEC测定值的影响规律基本一致,CEC均都是?随着矿化度的增大而CEC减小?;矿化度相同时,Na2SO4地层水处理后岩心的CEC稍大于NaHCO3地层水。?随离子交换温度升高,离子交换更充分,岩心CEC增大。当矿化度大于10000mg/L时CEC基本稳定。?岩心颗粒粒径越小,CEC越大;200~250目(粒径75~58 μm),岩心的CEC为3.11 mmol/100 g;当岩心目数粒度?径大于?200目时,CEC基本稳定。对比粒径为100~-120目与200~-250目的岩心的CEC计算的薄膜电位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岩心薄膜电位进行对比分析,200~250目发现?岩心粒径为200-250目时的CEC测定值更准确。  相似文献   

10.
针对疏松砂岩油藏声波速度测试难度较大的实际,研究建立了一套适合于岩石声波速度和力学测试的松散岩心封装和洗油的新方法,在模拟地层条件下直接对岩心进行饱和、驱替,建立不同的油水饱和度,并在驱替过程中同时进行纵、横波速度的连续测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岩性、含油性以及驱替过程中声波响应特征,分析了声波速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泥岩速度高于储层速度;纵波速度随着岩石密度的增大、泥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粒度中值及分选系数的增大而减小;横波速度随着岩石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粒度中值以及分选系数的增大略有降低。储层中泥质含量的变化对横波速度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复杂注水条件下储层电性物性变化机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正锋  王天波 《测井技术》2005,29(4):293-298
通过利用不同注入水和原生水矿化度对比分析研究,确定了水淹层电阻率变化的主导因素为注入水与原生水矿化度的对比关系,同时研究了不同因素对电性变化的作用机理,分析了岩心孔隙度、渗透率在不同水淹级别下的变化规律.储层水淹后电阻率出现"S"型变化需要满足一定的矿化度对比条件;在束缚水饱和度、孔隙结构有其他条件相同的的情况下,束缚水饱和度越高,电阻率变化形态越不明显;孔隙喉道越大,电阻率形态的变化越复杂.随着不同曲体强度的变化,孔隙度和渗透率越大,孔隙度和渗透率的相对变化量越小,越不明显;反之相对变化量越大.分析结果为更深入地研究水淹层电性、物性变化规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实验研究了不同频率下岩心相对介电常数与矿化度、含水饱和度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当含水饱和度较低时,相对介电常数随矿化度的增大而降低,当含水饱和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不同矿化度的岩心介电常数曲线基本重合;岩石介电常数随含水孔隙度的升高而近于线性增大;含水饱和度越高介电常数越大,频散程度也越大。  相似文献   

13.
硬脆性泥页岩层理、微裂缝发育,易造成井壁坍塌,特别当受到外来流体侵入时,泥页岩具有明显的流变效应。以硬脆性泥页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不同矿化度地层水饱和岩样的单轴压缩蠕变试验。在相同的外载条件下,矿化度6.0×104 mg/L地层水饱和岩样的蠕变变形量最小(0.001~0.014),矿化度8.0×104 mg/L地层水饱和岩样的蠕变变形量稍大(0.005~0.024),矿化度4.0×104 mg/L地层水饱和岩样的蠕变变形量最大(0.010~0.030)。借鉴经典元件组合模型的建模思路,建立了反映蠕变三阶段的蠕变模型,模型中瞬时弹性模量、黏滞系数和加速蠕变黏滞系数等3个重要参数都明显趋于下降。试验结果表明:矿化度与泥页岩蠕变变形量之间呈二次非线性函数关系,太高或太低都会对泥页岩的力学性质产生较大的影响。研究认为,在现场钻井中应考虑钻井液矿化度对井壁稳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赵淑芳 《石油学报》1982,3(Z1):63-72
本文通过对高频场中岩石介电常数和各种影响因素关系的实验研究,基本搞清了岩石介电常数与各种影响因素的关系,对高频场中岩石的介电特性有了一定认识。从而为相位介电测井资料解释、仪器设计以及高频电磁波测井新方法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油田水有机配合物的模拟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80年代末以来发表的乙酸与金属元素配合物稳定常数值进行了调研,发现与SOLMINEQ88软件数据库相差甚大,进而加以修改,并模拟计算了塔里木盆地高矿化度油田水金属-有机酸配合物的存在形式及其含量。结果表明,16%~69%的乙酸可以Ca、Na、Mg、Sr、Al、K、Fe的配合物存在,AlAc2+可占总Al的19%~94%,其含量变化与pH值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盆地油气层低阻成因实验研究(I)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志强,龚富华,刘昌玉等.塔里木盆地油气层低阻成因实验研究(I).测井技术,1999,23(4):243~245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低阻油气层的测井解释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从粘土矿物附加导电作用出发,通过岩石物理实验研究这一问题的物理机制,进而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给出了4种温度条件下,饱和不同矿化度(7种)盐溶液的7块岩样的电阻率实验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含水岩石粘土附加电导主要受岩石阳离子交换量、溶液矿化度和温度3个因素控制;粘土附加导电是塔里木盆地塔北吉拉克和解放渠(T)等油田油气层低电阻率的主要原因。这一重要认识是对含高矿化度地层水储层粘土附加导电性可以忽略的传统片面认识的一次重大突破。该项研究成果给塔里木盆地低阻油气层的识别、评价提供了坚实的实验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在10MHZ至1100MHZ的频率范围内,岩石介电常数的测试结果,研究了岩石介电常数随频率的变化规律;得出了不同频率下岩石介电常数与孔隙度、含水饱和度、矿化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所得出的结论对于高频电磁波测井仪器的设计及资料解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多浓度下泥质砂岩电学性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多浓度岩石电性实验,研究不同浓度下泥质砂岩的束缚水相对体积及其导电特性,可以揭示束缚水饱和度和地层水浓度的变化所引起的泥质砂岩导电特性的变化。研究表明,不同浓度下的泥质砂岩有不同的束缚水饱和度,而且随饱和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束缚水条件下岩石的电阻率受地层水电阻率、束缚水饱和度、泥质附加导电性影响,在地层水浓度较低情况下,由于较高的束缚水含量和泥质附加导电性,岩石的电阻率也可能呈现低电阻率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东濮凹陷胡状集地区低阻油层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东濮凹陷胡状集地区胡五块沙三中地层为研究目的层段,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岩心实验测量入手,应用地球物理测井和石油地质学的基础理论,通过对研究区内目的层段沉积环境、水流作用过程、骨架矿物和粘土矿物类型、泥质含量等方面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区内低阻油层的成因.高矿化度、中高孔隙度和高束缚水饱和度是造成研究区油层低电阻率的主要因素,粘土矿物的含量和分布形式、导电矿物的存在是其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