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储层岩性、物性、储层流体性质、注采井网、井眼轨迹等因素影响,水平井各段产液、压力等均存在差异,个别段见水早甚至高含水,直接影响油田的有效开发。水平井常规治水方法技术费用高,判断出水段再隔采或堵水调剖,治理时间长,有效期短,影响了水平井的高效开发。本文首先介绍了水平井找水技术现状,以长庆油田水平井找水、治水技术的开发实践,系统介绍了机械堵水法和化学堵水两种工艺方法,出水位置判断准确,堵水效果好,形成了水平井找水治水技术体系,延长了水平井生产寿命,提高了水平井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前利用水平井挖潜厚油层剩余油的技术已成为油田后续开发的重要手段。PB油田处于长垣老区,目前已进入高、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挖潜困难。本文应用地震反演预测成果、测井、地质、生产、测试等动静态数据,对油藏进行精细描述,充分认识构造、储层特征等,建立精细三维地质模型,优选水平井部署有利区域和有利层段,应用水平井适应性筛选对有利区域和层位进行水平井优化设计;对高含水期油田后期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羊三木油田目前已经进入到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开发后期,从开发过程中逐渐发现明下段储层的非均质性严重突出,并且油水界面受储层分布影响。在以水平井为主的二次开发中,对储层的分布要求越来越精细,所以对河道砂体储层的评价尤显重要。以高分辨率地震数据体为依托,利用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分频解释技术和三维可视化追踪等先进技术,刻画砂体,明确砂体之间相互关系。通过生产信息及新井验证,符合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4.
喇嘛甸油田是大庆油田的主产油田之一,现油田已经进入特高含水期,储层动用程度高、综合含水高,剩余油在平面上很分散,纵向上集中在厚油层中的韵律段上部,与水淹段交错分布,挖潜难度很大。现主要采用水平井对局部剩余油富集的层位进行挖潜,在生产实际中形成了一套水平井挖潜剩余油技术,包括剩余油预测技术、水平井区储层精细描述技术、水平井轨迹优化设计、随钻跟踪调整技术及钻后综合评价技术等。这些关键技术保证了水平井挖潜剩余油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J16块经过30余年注水开发,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阶段,水驱挖潜难度越来越大。本次针对河口坝储层特点,应用等时对比及相控原则,建立了厚层内韵律段对比模式,开展了基于韵律层的沉积、油砂体特征研究及隔夹层描述,研究总结了该类储层剩余油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韵律层井网重组技术、水平井优化技术,为此类油藏进一步提高开发水平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选取某陆地浅层油藏为例,综合运用物理模拟、数值模拟与找水资料相结合的手段,对水平井开发油藏油水运动规律进行研究,揭示了水平井的油水运动规律及主控因素,为水平井开发部署及高含水阶段挖潜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欢西油田水平井所属区块油藏构造复杂、油层较薄,储层物性不均匀,水平井开发存在诸多问题,稳产难度加大。主要表现在:部分水平井油层动用程度不均匀,油汽比较低,油井产量低;高含水水平井不断增多;部分水平井存在钻井液、泥浆堵塞、有机伤害等多种问题。针对水平井生产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采取了泡沫酸酸化、化学堵水以及氮气复合驱油等相关配套措施,显著改善了目前水平井的生产状况,对于整个区块采收率的提高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海拉尔贝14断块布达特储层水平井压裂存在以下问题:平面非均质性强,应力场变化快,人工裂缝方向不一致;天然裂缝发育,导致施工压力高,施工风险大;部分储层底水发育,措施后高含水等问题。通过进行人工裂缝形态影响因素及裂缝启裂和延伸特征研究以及应用大规模压裂、可控窜层等压裂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水平井施工成功率,提高压裂效果。  相似文献   

9.
临盘油田临2块为典型的高含水、高采出程度油藏,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井间的“剩余油倒锥体”和构造高部位非注水主流线区域。本文详细分析了水平井在临2块馆二段原生底水油藏的适应性,提出了本区水平井设计原则和布井方式,部署实施了水平井14口。通过自1996年以来的水平井开发动态分析,证实了该油藏水平井开发效果明显优于直井,水平井日油能力和油藏采收率大幅提高,综合含水基本保持稳定,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0.
川西地区水平井主要为中浅层气藏开发井,以Ⅱ、Ⅲ类储层为主,含水饱和度高,平均为38.8%。受特殊井身结构的影响,常规泡排、气举等工艺效果较差,水平井排液较为困难,已经成为制约川西气田稳产的技术瓶颈。毛细管技术作为近几年从国外引进的新技术,已经在苏里格气田、靖边气田以及川东地区等成功进行了试验[4-7],并取得了较好效果,为解决川西水平井排液难题,亟需引进毛细管排水采气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临2—6块是受临2断层切割而形成的断鼻型油藏,Ng3^3段储层为河流相正韵律厚层砂岩,储层的层内非均质性较强。在油藏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后,Ng3^3段油层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复杂,挖掘难度大。为了充分挖掘剩余油,本文开展了该油藏的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及水平井方案设计。实践表明,水平井技术对高采收程度油藏具有较大的适应性,使单元日油能力和油藏采收率大幅提高,实现了该类油藏特高含水期的高产稳产开发。  相似文献   

12.
N油藏属浅层河流相储层疏松砂岩常规稠油油藏,是L油田的主力开发区块之一。本文通过对该油藏开展储层描述、剩余油分布研究等精细油藏描述工作,深化了地质认识;在剩余油富集区充分利用高含水低效井或报废井开展139.7mm套管内开窗小井眼侧钻水平井挖潜技术,不仅提高了开发水平,提高了油藏的采收率,而且取得了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挖掘剩余潜力的方法日新月异,水平井技术作为老油田调整挖潜提高采收率,新油田实现少井高效开发的一项重要技术,已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应用。油田北部高20区块布成片水平井8口,经过3年来的开发,逐步摸索出扩大水平井平面水驱平面波及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14.
致密气储层一般具有高水敏性、高应力敏感性、高毛细管压力、高含水饱和度和低孔、低渗的特点,开采难度大,其开发方式一般采用水平井,后期还需要经过多次产层压裂改造,这对固井技术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本文以临兴-神府区块致密气水平井为例,分析了致密气水平井固井作业难点,并研究相应的致密气水平井固井质量提升技术,从井眼净化,下套管、...  相似文献   

15.
红河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向斜南部,红河油田长8油藏属于低孔、特超渗储层,局部裂缝发育,基本无自然产能,需压裂投产。压裂投产后,按产量分类,第一类水平井产量高、含水低是高效生产模式,第三类水平井产量低、含水高是低效生产模式。3类水平井均符合双曲递减规律。通过地质、试油试采资料与地震相结合,第一类水平井主要位于河道主体部位且地震位于Ⅱ级、Ⅲ级及其附近断裂带;第二类水平井位于河道砂体相对较薄部位且地震位于Ⅰ类、Ⅱ级断裂区;第三类水平井位于裂缝不发育的基质区。  相似文献   

16.
文留油田为构造复杂的断块油藏,自1979年正式投入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期。针对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的特点,利用油藏精细描述的方法及大量的生产、测井及监测等资料,确定剩余油分布区,认为水平井、侧钻井、定向井等特殊钻井技术以及注采工艺等措施对高含水期油藏提高油气采收率有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元城油田H区延10油藏边部油层薄,底水发育,经过3年自然能量开发,油井含水上升呈边部向中心推进趋势,部分采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目前油藏平均含水54.8%,开发形势变差。根据该区开发生产特征,从储层发育状况、构造特征、固井质量、改造强度及开发技术政策等方面分析高含水现状。并结合目的层见水井含水变化特征,总结高含水成因及主控因素,为下步合理技术对策的提出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某油田储层非均质性强,不同区块地质特征差异较大。水平井开发长垣外围低渗透油田存在水平井单井产能差异大、区块优选难度大等特点。要利用水平井经济有效开发低渗透油藏,就需要搞清水平井开发效果主要影响因素,确定适合水平井开发的储层参数界限。本文对影响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地质因素进行了分析,采用多因素联合分析法确定了影响水平井开发效果的主控因素,提出了适合水平井开发储层参数界限,可为下步水平井开发区块优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临盘采油厂截止2014年10月,共投产水平井190口,主要依靠注水和天然能量开发。其中主力区块大芦家馆陶组及盘40为边底水油藏,目前综合含水均已达到95%以上。要提高特高含水期油藏开发效果,需要明确影响和控制油田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明确水平井驱替特征、含水上升模式及其主控因素等,针对敏感性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水平井开发效果。本项目针对临盘采油厂临25-1馆一、临2馆二、临2-6馆三3、盘4 0等典型单元水平井,通过技术调研、数值模拟、油藏工程方法等技术手段,评价目标油藏当前开发效果,分析临盘油区厚层底水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规律及见水模式。  相似文献   

20.
某油田储层非均质性强,不同区块地质特征差异较大.水平井开发长垣外围低渗透油田存在水平井单井产能差异大、区块优选难度大等特点.要利用水平井经济有效开发低渗透油藏,就需要搞清水平井开发效果主要影响因素,确定适合水平井开发的储层参数界限.本文对影响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地质因素进行了分析,采用多因素联合分析法确定了影响水平井开发效果的主控因素,提出了适合水平井开发储层参数界限,可为下步水平井开发区块优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