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大园林—现代城市园林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陈自新 《中国园林》2001,17(5):7-10
从现代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论述了建设城市大园林的发展趋势,重点从现代城市形态规划体系,城市生态建设,历史文脉,市,郊区区位关系,行政管理体制,创建园林城市以及城市化和人口化发展趋势等方面阐述了发展城市大园林的必要性,必然性和可行性。并从中对城市大园林的内涵及作用作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城市需要建设城市大园林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大园林是一种新型的园林观,是以整个城市为载体的园林绿化,绿实现国家园林城市为已任,突破了传统园林的界限,使整个城市融于园林之中。它的中心任务是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和缔造优美,自然,和谐的城市环境,使城市得以持续发展,永续利用。为能建设好大园林,要按大园林的理论,从总体规划,科研科技,选拔人才,制定政策,社会参与,法治建设和宣传教育诸方面做好一系列工作。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致力于历史与理论的研究,审视了以研究为基础的中外园林史的系统化教学体系的探索,总结了在园林史、园林艺术、传统园林理法以及当代理论领域研究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并提出进行风景园林教育体制优化,解决目前园林历史与理论领域人才匮乏和资金短缺的问题,以此促进园林历史与理论研究工作可持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林广思 《新建筑》2012,(4):94-98
岭南地区的早期现代园林创作曾备受关注。通过评析岭南早期现代园林的奠基人林西和夏昌世的基本观念,介绍岭南早期现代园林的理论基础,分析山庄旅舍、兰圃及桂林风景建筑的设计思想和技法,提出岭南早期现代园林是现代建筑思想融合地区气候因素、植物景观和人文传统而形成的地域性园林。  相似文献   

5.
传统乡土园林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乡土园林较之城镇中古典园林更具率真性与自然性,其归真返璞的意义更高于其他类型的园林,也更贴近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对传统乡土园林环境进行专题研究,总结其理论精华,在继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构建现代村镇园林与环境规划设计的新理论体系,对正确和科学地指导现代村镇园林环境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铎 《中国园林》1995,11(2):34-37,31
抽象园林作为园林艺术的创作类型和方法是相对于自然园林和几何图案式园林,是和现代建筑环境和谐的园林流派,尤适于建筑空间中的平地园林。 抽象园林在二次大战后的四、五十年代,随着城市社区和别墅、休闲度假区的建设,已始于其匹配的园林设计实践。最早见于密氏·凡德罗设计的特律拉斐特公园方案。作为理论的提出大约在60年代。80年代后期我国一些城市和地区如深圳、广州、海南等地,其街头绿地、度假区庭院等也开始了这种类型园林的建设实践,并探讨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饶三春  龚瑛 《华中建筑》2008,26(2):173-175
该文运用城市空间理论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借助现代诗学理论探讨了诗词的意境,并用历史的眼光去认识了园林空间与诗词意境的融合,阐述了现代环境景观设计应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在有限的空间环境中创造无限的空间意境,逐步形成自己的空间观.  相似文献   

8.
熊瑶 《山西建筑》2007,33(33):349-350
对传统乡村园林环境进行专题研究,总结其理论精华,在继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构建现代村镇园林与人居环境规划的新理论体系,对正确和科学地指导现代村镇人居环境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崔心红 《中国园林》2002,18(6):60-63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园林是以湿地为对象的园林形式。为现代园林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该文提出了湿地园林的新理念,探索了湿地园林内涵,结合时代要求,总结了湿地园林的创新意义,并以上海市为例,进一步说明湿地园林在建设城市大园林,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城市公共园林边界空间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从园林边界概念及各个类型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园林边界空间的设计原则,为今后现代城市公共园林边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古台园林是汉中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园林类型,但在近现代城市高速发展过程中却逐渐失色和消失,仅有数座保存至今,而从风景园林视角展开的系统性研究则刚起步。研究通过对文献内容的梳理和复原,以汉台、天汉台等 7 个典型古台园林为例,整理出了汉中地区古台园林的发展脉络,并从营城塑景、理水活园和人文传承三个层面总结出古台园林营造的特征与智慧,丰富了古台园林这一传统园林的类型研究,为当地传统园林的保护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向旋 《山西建筑》2010,36(15):355-356
为应对现代景观设计存在的诸多弊病,从符号学角度入手,对传统园林发展史、传统园林符号体系、传统园林符号传播进行了研究,从而发掘传统园林独到之处,以指导现代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修园造园,欣欣向荣,形成热潮。被日本同行誉为“现代中国园林界之第一人”陈从周教授欣慰之余,精辟指出:“当前继承不足,革新太快。……园林建设脱离理论的指导,仅仅停留在实践的设计与建造上,等于切断了民族传统这个源头,难以推陈出新。”笔者亦有同感。园林的事业与理论要拓宽视野,广开言路。不论专职、业余、专业、“傍业”,甚至一般读者均可参与,活跃论坛,深入探讨园林之奥秘,开拓园林理论的广度与深度。大凡现代学科的研讨,先从其分类着手,  相似文献   

14.
闽南园林的文化内涵和主题精髓是山海大观。随着城市的发展,原属私家造园活动的闽南园林渐渐不再是私人的性质,更多的成为一个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公共活动和欣赏的园林空间。文章就如何在闽南园林精髓基础上进行提炼创新,以其传统的闽南园林的属性为当今喧嚣的城市创造了一个地域生态艺术空间,满足现代人审美和游览,适应现代的需求。北京园林博览会福建闽南园的创作是对长期以来闽南"重建筑轻园林",未引起足够重视的闽南园林研究发挥了抛砖引玉作用,是对以山海自然风光为空间布局和空间序列的新闽南园林的造园创作做出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5.
海南园林     
刘庭风 《园林》2003,(11):22-22
海南园林以海景为主题,大部分园林景观围绕风景区展开,古典园林遗存较少,多为现代公园和风景区。以下介绍古典园林五公祠、寺院园林南山寺、风景区园林大东海和亚龙湾、主题公园热带海洋公园以及综合公园金牛岭公园。  相似文献   

16.
岭南园林的生态理论代表着岭南地区的建筑文化环境和地域传统。文章首先简述了广东四大名园独特的设计理念,从平面布局、空间组织、体形处理、建筑风格和功能组合等方面分析其造园手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现代建筑对传统岭南园林的借鉴,特别是在住宅小区、公共建筑和现代园林酒家规划设计中的有机运用。  相似文献   

17.
《门窗》2014,(6)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规划步伐的加快,人们对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视度越来越高,绿色园林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园林的主要发展方向为实现绿色园林建设,本文基于环保、绿化要求提出一种园林建设方法,即植保技术,希望该方法能为绿色园林建设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8.
公共园林诠释了园林的公共性内涵。在西方,自由民主制度是促使公共园林产生的政治性因素。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不同程度的园林开放则是促使城市公共园林发展的社会性因素。在社会改革的推动下,城市公共园林与公共空间协调发展,一些大型的城市公共园林引导着城市的发展方向。直到纽约中央公园的出现,标志着一个真正为大众服务的公共园林诞生。这些具有公共园林性质的园林是现代城市公园产生的基础。本文通过对西方社会背景下公共园林发展情况的梳理,进一步说明公共园林的主流化发展趋势,对于重新审视公共园林的历史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动物作为园林中最活跃的要素,较之建筑、林泉、山石、花木更具灵性,在近现代园林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园林动物蕴涵的思想、艺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园林中的弘扬。园林与动物是天作之合,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是园林生态平衡的体现。在追求人类生态平衡,重归自然的背景下探索园林、城市生态环境与动物共生共荣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回顾中国古典园林传统的基础上,对中西园林形式进行了对比,提出了当前中国园林面对的问题,即一个现代化的城市,要打破古老院墙所围就的空间,脱离孤立的居住空间走向公众参与的开放空间。从园林自身出发,需更新和变革,并对新型园林形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