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环境美学观与现代城市住区环境美的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孝祥 《新建筑》2000,(6):26-29
通过对传统环境美学观的梳理,揭示其对于城市住区环境美创造的借鉴意义;结合城市住区环境美的结构分析,论述了城市住区环境美创造的个性特征与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周振伦  黄云念  王波 《四川建筑》2006,26(3):31-32,35
通过对传统环境美学观的梳理,揭示其对于城市住区环境美创造的借鉴意义;结合城市住区环境美的结构分析,论述了城市住区环境美创造的个性特征与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陈东田 《住宅科技》2000,(12):14-17
基于对当前城市住区景观环境现状的简要分析,探讨了市场经济下城市住区的景观环境问题,并分析了可持续发展城市住区景观环境的规划对策及支持保障,希望我国城市住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能得到持续、健康、良性的发展,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住区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4.
不同生活模式的认知和城市不同环境特征的把握,是个性化住区和住宅创作的源泉。通过部分作品回顾,让我们体会到建筑师们的孜孜追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国城市住区的环境状况及持续发展问题加以探讨,并提出了城市住区环境的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城市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安全隐患,探讨了基于景观设计的城市住区安全性提升的重要性,提出了基于景观设计的城市住区安全性提升策略,具体包含住区道路设计、住区绿植设计以及住区水景设计的安全性提升策略,有利于营造有安全感且环境优良的住区空间。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我国很多城市住区建设中忽视交往空间创造这一问题,结合相关理论和实地调查,从住区与城市、住宅形态、住区整体规划、细部环境设计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试图从理论上提出一些促进住区交往的可行性建议,作为住区建设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丽 《安徽建筑》2005,12(5):41-42
植被是城市住区户外空间及景观环境设计中不可缺少的设计元素。本文通过对植被材料独具特性的分析,探讨了植被在城市住区景观环境中的功能运用,提出了城市住区景观环境中植被的基本配置原则,并重点阐述了城市住区景观环境中绿地的作用及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9.
蔡阳 《山西建筑》2010,36(9):28-30
具体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科学发展观与住区规划的关系,并从交通体系、邻里关系模式、住宅面积、设计思路、材料、设施等方面探讨了科学发展观内涵对城市住区规划的积极指导作用,以期创造城市住区和谐美。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当今住区环境建设中存在的4种倾向,归结出住区环境的自然性、生态性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文章论述了再造住区自然化环境对于全面提高城市和住区环境品质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再造住区自然化环境的一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生态住区是住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城市住区要实现生态化,要从合理的区位、城市交通环境的良好连接、生态化的住区景观环境设计等方面来进行规划和建设。  相似文献   

12.
《城市开发》2004,(7):73-74
第一章住区人居环境规划建设 一、城市住区环境长期的作用深刻影响着居民的生理、心理、观念和行为,对人的生活质量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应满足下列条件:住区居民适当住房的保证;健康和安全的保障;人与城市住区环境的和谐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住区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等五大方面.加强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蔡泓 《中国园林》2006,22(10):12-16
对什么是质朴化住区环境设计进行了阐述。在现今快速发展的时代,质朴化住区环境设计是一种本质性的住区环境设计方法。质朴化住区环境设计的本质特征是让人感悟阳光、风、水、土地和动植物的美。这是设计师在设计时要充分体现的本质特征,质朴化住区环境设计是实现此特征的一种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勤  孟海 《工业建筑》2011,(Z1):1-5
城市生态住区作为居住区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对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实现城市住区的可持续发展等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建筑、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中寻求生态小区的定义,阐明了绿色住区产生的根源、内涵,探索了生态住区生态环境开发的途径,并从住区的外部环境、内部整体环境以及住宅环境的生态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其规划设计提出了几点新的设想,探索一种适用于我国的城市生态小区类型。  相似文献   

15.
城市住区的生态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曲少杰  曾楫南 《工业建筑》2004,34(2):5-6,12
城市住区的建设要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 ,建立整体生态建筑观 ;结合气候地域特点 ,形成以环境为中心的住区规划思想 ;并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形成城市住区的生态环保效应 ;在智能化管理、高质量的设施下 ,综合评价城市住区的生态策略 ,达到理想的生态住区环境。  相似文献   

16.
赵陶建 《住宅科技》2012,(12):10-12
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直接反映在居住环境的改善上,边界空间环境是城市住区环境和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当代城市和住区建设发展中所面临的众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住区边界——这一普遍存在的形态上。由此提出城市住区的"边界问题",探索我国住区边界空间的内在价值和发展规律,找出问题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章 住区人居环境规划建设一、城市住区环境长期的作用深刻影响着居民的生理、心理、观念和行为,对人的生活质量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应满足下列条件:住区居民适当住房的保证;健康和安全的保障;人与城市住区环境的和谐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住区资源的  相似文献   

18.
城市住区是由人类住区概念演化出的关于城市居住区及其环境的综合性概念。以“人为本体”这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应该充分地体现在城市住区的建设与发展中,本以此为理论依据,对上海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谈城市住区开发环境建设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使未来居住模式发生变化,也将对住区建设提出新的要求。针对当前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提高的迫切需要,本文通过对城市住区环境设计现存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城市住区环境设计和建设的策略,希望我国城市住区的建设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  相似文献   

20.
谈城市住区开发环境建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使未来居住模式发生变化,也将对住区建设提出新的要求.针对当前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提高的迫切需要,本文通过对城市住区环境设计现存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城市住区环境设计和建设的策略,希望我国城市住区的建设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