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国际网络空间安全对抗的根本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发现与追踪是关键环节之一。本文调研了国内外网络空间安全竞赛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网络空间安全竞赛在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发现和追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基于网络空间安全竞赛的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发现和追踪的长效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我国网络空间安全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出发,指出网络空间安全应从应急转变为应对,并从网络空间安全监测、网络空间安全总体保障能力及网络空间安全人才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转变策略。  相似文献   

3.
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国际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空间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全球网络空间安全的总体形势,着眼于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符合我国价值观和国家利益的国际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并提出了相应的战略目标、原则和任务。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十二五"期间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对网络空间安全产业新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了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对"十三五"期间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认证技术》2011,(5):31-31
近日,国家认监委对朱韬涉嫌同时在两家认证机构执业的违法案件做出处罚决定,决定给予朱韬自2011年4月6日起停止执业6个月的行政处罚。我国《认证及认证培训、咨询人员管理办法》规定,认证人员从事认证活动应当在1个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空间承载国家公共和私人利益的日益广泛,网络主权及其保障问题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网络主权的现状,从网络独立权、网络平等权、网络自卫权和网络管辖权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网络主权保障目前应当关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力求推动网络主权观的确立,增强我国在国际网络空间治理规则制定方面的话语权,提升维护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利益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网络空间是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大活动空间,维护网络空间安全是事关国家安全、国家主权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大问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在各领域的应用,网络空间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网络空间安全面临的新风险,包括网络攻击越来越智能化,大规模网络攻击越来越频繁,网络攻击的隐蔽性越来越高,网络攻击的对抗博弈越来越强,重要数据越来越容易被窃取等;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处理海量数据、多源异构数据、实时动态数据时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大幅度提升网络空间防御能力;基于人工智能的网络空间防御关键问题及技术,重点分析了网络安全知识大脑的构建及网络攻击研判,并从构建动态可扩展的网络安全知识大脑,推动有效网络攻击的智能化检测,评估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性三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网络空间战略预警体系指为早期发现、跟踪、识别、报知来袭的重大战略攻击或烈性病毒传播破坏而建立的警告体系,是国家安全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网络强国战略需要高度重视网络空间战略预警体系建设。本文分析了网络空间战略预警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要求,研究了安全漏洞预警、安全威胁预警、入侵攻击预警、异常行为预警等主要预警样式,梳理了国内外网络空间战略预警监测体系的建设情况。研究认为,应重点抓好网络空间测绘系统、漏洞收集预警平台、威胁情报感知推送系统、安全监控综合预警系统等方面的建设工程。研究建议,强化高层统筹协调,注重多源数据融合,设立专业预警机构,开展经常性安全评估,实行威胁预警分级机制,以此精准保障网络空间战略预警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拟态防御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空间安全处于易攻难守的非平衡态势,主动防御技术作为网络空间防御技术的新星,其研究热度不断提高。本文以入侵容忍技术和移动目标防御技术为主线概括了主动防御技术的发展,并介绍了拟态防御技术理论、工程实践以及测试情况。通过分析对比拟态防御和入侵容忍、移动目标的异同,提出网络安全再平衡战略的研究重点和方向,为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朋 《中国科技博览》2011,(33):579-579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制度,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一项重要措施,对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我国实践中。它存在着认证标准不科学,认证结果缺乏客观性及证后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影响了其效用的发挥。本文在对这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求完善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制度。  相似文献   

11.
《工程(英文)》2018,4(1):47-52
Given the challenges facing the cyberspace of the n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tripartite theory of cyberspace, based on the status quo of cyberspac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nd a research architecture are proposed for common public networks (C space), secure classified networks (S space), and key infrastructure networks (K space), based on their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The features and security requirements of these networks are then discussed. Taking C space as an example, we introduce the SMCRC (which stands for “situation awareness,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cooperative defense, response and recovery,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traceback”) loop for constructing a cyberspace security ecosystem. Following a discussion on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our analysis focuses on the critical technologies of the SMCRC loop. To obtain more insight into national cyberspace security,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global sensing and precise mapping, continuous detection and active management, cross-domain cooperation and systematic defense, autonomous response and rapid processing, and accurate traceback and countermeasure deterrence.  相似文献   

12.
Human resources are at the core ofany certification body.To establish the public credibilityof its work,a certification body must constructa professional and high quality personnel team thatcan meet the demands of various certificationtasks.The China Quality Mark Certification Group(CQM Group)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of human resources.Taking the training offirst-rate personnel as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itsstrategic development,the Group has formulatedand gradually implemented the...  相似文献   

13.
在高职的制冷与空调专业中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主要方法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训课程;注重培养探索能力和综合知识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可信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未来构建策略。通过对现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剖析,提出我国网络安全基础设施亟须构建基于主动防御思想的可信技术保障体系。为此,提出可信技术保障体系建设策略建议,主要包括:以自主创新的主动防御计算体系结构作为构建可信技术保障体系的突破点;在落实信息安全系统国产化的战略合作中一定要真正形成实质的本土化;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推动主动防御的理论研究、产品研发和工程应用;积极推进可信计算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应用工作,以推动可信技术保障体系的规范化发展,开展试点示范。  相似文献   

15.
张毅 《包装与设计》2014,(5):100-102
一、现状概述当代,包装设计课程随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各类高等院校的落地生根而被广泛开设,成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之一,专业美术院校不再是包装设计师培养的唯一摇篮,包装设计师也再不是美术院校学生的专利。但是,在今天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成为主流的前提下,在众多开设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的院校中,对于包装设计教学的定位与形式是否应当存在一定的区别呢?  相似文献   

16.
陈畅 《包装学报》2011,3(3):94-96
高职包装印刷专业教学一般重视技术训练而轻视审美教育。然而,无论是专业特性还是专业培养目标都决定了高职包装印刷教育必须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展艺术设计绘画基础训练、开设艺术欣赏课程、进行人文熏陶、开展审美交流等方式,对包装印刷专业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合格的高职包装印刷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7.
培养符合创新型社会发展需求和与国际接轨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各高校工业工程专业需要长远规划的问题,因此测度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认证标准的响应契合程度是评价该模式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为了构建一套良好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基于能够全面表达模糊性和随机性特征的云理论,确立了7级测度云标尺,根据云理论扩展标度的层次分析法为培养模式各要素指标分配了权重,构建了响应云的测度模型,通过计算响应云与标尺云的贴近度确定隶属等级,实现了“培养模式—认证标准”响应性的有效测度。最后,将该测度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采用云理论构建了响应云的测度模型,实现了“培养模式—认证标准”响应性的评价,并客观表达了测度本身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包含的要素中,“教育理念B2”和“培养过程B4”占据了60%以上的比重,高校只有在这两个要素上取得较好的分值,才能提高培养模式对通用标准的响应契合程度。为今后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制定契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R. V. Pomeroy 《Strain》1992,28(4):129-136
A key requirement for most engineered items is the ability to withstand the various loads that may be applied under conditions of use and of abuse that may reasonably be foreseen. To ensure that the strength requirement is satisfied, the designer must evaluate the levels of applied stress using appropriate calculation methods or by physical experiment.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respective roles of comput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methods of stress analysis, discussing 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functional capability. Reference is made to the modern certification environment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quality assurance,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training of engineers and technicians in the necessary skills.
The paper aims to present a balanced view of the role of experimental stress analysis, identifying areas where there are clear benefits. Some concluding comments are made regarding education, training and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