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磁干扰是电子设备和系统设计当中不能回避的问题.电源是把电子设备和电源网络联系起来的部分,因此电源引起的电磁干扰是电子设备值得认真关注的问题.实际上,电子设备均要求降低电源的电磁干扰(EMI)到规定的限值内,并保持电磁兼容(EMC).忽略这个要求,电子设备将不可能通过强制性标准测试,并拖延电子设备投放市场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电磁兼容性设计理论和技术──电源电磁兼容性韦锦松本篇主要讨论电源线电磁干扰和电源电磁兼容性问题,以及交流电网和电源耦合。一、电源线电磁干扰随着高精度电子设备的迅速增多,电磁干扰(EMI)和电磁兼容性(EMC)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些问题多半与工业电源分配...  相似文献   

3.
电子设备特别是中长波段无线电接收机电磁干扰问题,一直是困扰接收机灵敏度提高的难点,当前电子设备的小型化使干扰源与敏感单元距离越来越小。针对新研制接收机生产过程中的一起电磁干扰问题,分析了电磁干扰的产生和危害,采取电路分割排除法和组件移动法,查找到了产生电磁干扰的源头,为接收机电源部分裸露的共模扼流圈产生辐射干扰。针对电磁辐射干扰源特点,对共模扼流圈采用电磁屏蔽技术,解决了接收机电磁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4.
选择这些器件需要确定干扰的类型和来源,及其适用的标准 现在生产的所有电子设备都包含电磁干扰滤波电路.同样,所有开关型电源都有内部的电磁干扰滤波器.但是,在有些环境中,这些电子器件的电磁干扰滤波器需要辅助滤波器,以便满足更加苛刻的电噪声管制或者保护器件免受过多的外部噪声源干扰.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证变电站内各种电子设备(含电源)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能一同执行各自功能的共存状态,不致受到电磁骚扰的破坏和技术指标的降级,确保各种电子设备(含电源)按要求正常工作,我们针对变电站内不同的电磁干扰提出了具体的抗干扰措施,并对电磁干扰源传播途径和抗干扰防护措施进行简要的论述,并主要对各电力通信网中的电磁兼容问题进行归纳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子设备在军事、医疗卫生、航空航天、网络通信等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因为其自身特性较容易受到电磁干扰,制约了其使用性能的有效发挥,为此,深入分析电磁环境下电子设备运行状态和受干扰程度,能够促进电子设备的不断完善,而本文正是以此为研究重点,分析了电磁干扰源及其对电子设备性能的具体影响,进而提出了预防和规避电磁干扰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车载电子设备运行时带来的电磁干扰会影响到其他电压低、功耗小的用电设备,也会给车辆周围的环境造成电磁污染.文章简单分析了车载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以及电磁干扰带来的影响,提出了抗干扰措施,以改善系统稳定性和车载电子设备的抗干扰特性.  相似文献   

8.
开关电源电磁干扰抑制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关电源技术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其电磁干扰问题及与其它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文中对开关电源电磁干扰的产生、传播机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从电路结构、EMI滤波、屏蔽、印制电路板抗干扰设计等几个方面,对开关电源电磁干扰的抑制措施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
开关电源是一种高效节能的优质电源。然而在电子设备工作过程中,开关电源会产生比较严重的电磁干扰。本文根据高中物理所学知识,在与老师的沟通和指导下,研究开关电源电磁干扰的产生原因,并从屏蔽、滤波、接地以及电路等方面简要分析了干扰抑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监控产品中的数据采集器会因为由电源线串入干扰或者周围存在的强电磁干扰而出现"死机"等异常现象.由电源引入的噪声干扰信号主要来源由周围的电子设备或者雷电的影响.该文主要针对雷击情况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现如今印刷电路板(PCB)和电子设备的近场电磁干扰的精确测量是必不可少的。光电式探头可为近场测量提供较好的解决方案,通过结合覆铜箔层压板和电子组件、带状线嵌入到PCB基板的设计,并得到一个特定的频率响应。然而,考虑到空间电磁干扰以及从电源到探头的高频谐波干扰,提出一种光电式电源使得电源可调。模拟和分析了一种带状线结构,通过改变位于带状线和覆铜板间的贴片电容的电容值,得到三个固定谐振频率点分别位于327.046 MHz,1.699 GHz和2.439 GHz。  相似文献   

12.
葛宁 《国外电子元器件》2012,(2):112-113,117
电子设备工作时,受到各种因素的电磁干扰,同时电子设备的小型化使干扰源与敏感单元距离越来越小,干扰传播路径缩短,干扰机会增大,干扰形式多样,而其中电磁干扰源种类多样是引起干扰影响的核心因素。为了提高电子设备、仪表的工作性能等指标,针对电源、暂态过程、电磁辐射几种常见干扰源从他的干扰因素和特点出发,采用滤波器、加静电屏蔽、吸收、电磁屏蔽等措施抑制干扰源的影响。在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3.
数字电子设备抗干扰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传军 《现代电子技术》2005,28(22):107-109,114
在数字电子设备的设计与制造中,由于采用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高速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技术、微电子技术等,使数字电子设备的性能大幅度提高,然而,由此也给设计人员带来了电磁干扰(EMI)问题.本文分析研究了数字电子设备产生电磁干扰的原因、类型,提出了一些抑制或消除电磁干扰的措施及设计要点,以供从事数字电子设备设计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杨峰 《通信电源技术》2006,23(6):72-73,80
通信机房中的接地非常重要,良好的接地是设备免遭电磁干扰、雷电干扰和其它干扰的保证。文中论述了电源系统接地、电气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信息系统的接地、电子设备接地、防雷接地等接地系统以及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类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家电设备、移动式和个人携带式电子设备日益增多,于是各电子设备间的相互影响和干扰问题变得日趋严重和复杂化。IBM公司对计算机电源故障进行分析后认为,近90%的故障源于电磁干扰(EMI)。 而今,如何降低甚至消除电子设备的EMI已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业及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利用近年来发  相似文献   

16.
舰艇编队装载大量短波电子设备,不同平台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是个突出问题.利用FEKO软件建立了短波发射天线辐射模型,通过综合性预测方法仿真分析了编队短波设备间电磁干扰情况,对舰艇编队通信设备进行组网和选频,防止短波电子设备间相互干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电和磁是客观联系在一起的。每当一电子设备产生时,磁就结伴而来,电磁干扰就不可避免。特别是当电子设备的功率越强,频率越高,而其控制部分功率越弱时,电磁干扰就越强烈。因此,为了电子设备运行可靠,必须深入研究电磁兼容技术。本文用具体实例说明抗电磁干扰的思路和一些措施。特别注重对电磁干扰源有明确认识,对电磁干扰引入路径有清楚了解,对电磁干扰敏感的接收电路进行重声、保护。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类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家电设备、移动式和个人携带式电子设备日益增多,于是各电子设备间的相互影响和干扰问题变得日趋严重和复杂化。IBM公司对计算机电源故障进行分析后认为,近90%的故障源于电磁干扰(EMI)。 而今,如何降低甚至消除电子设备的EMI已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业及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利用近年来发展的铁氧体——陶瓷叠层共烧技术,可以将若干个铁氧体叠层电感器和陶瓷叠层电容器集成在一起,经过共绕制构成截止特性锐敏的片式电磁干扰滤波器。根据电路  相似文献   

19.
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和磁是客观联系在一起的,每当一电子设备产生时,磁就结伴而来,电磁干扰就不可避免,特别是当电子设备的功率越强频率越高,而其控制部分功率越弱时,电磁干扰就越强烈。因此,为了电子设备运行可靠,必须深入研究电磁兼容技术,本文用具体实例说明抗电磁干扰的思路和一些措施。特别注重对电磁干扰源有明确认识,对电磁干扰引入路径有清楚了解,对电磁干扰敏感的接收电路进行重点保护。  相似文献   

20.
继电器是电子设备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干扰源,文章通过一例继电器电磁干扰的检测试验分析说明了继电器电磁干扰的机理,提出了诊断这种干扰的试验方法和有效的干扰抑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