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汽车ABS系统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经过计算、推导,建立了适合汽车ABS系统的4个重要模型,即整车模型、制动器模型、轮胎模型、控制器模型.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ABS系统制动性能仿真模型,同时对车轮加减速度门限值的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P1R4控制逻辑,能较好地利用路面的附着性能,提高汽车制动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车辆动力学模拟与动态控制研究中所采用的经验轮胎模型需要大量实验数据的情况,探讨了利用理论轮胎模型来进行车辆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的实现方法,以改善轮胎经验模型对实验数据过于依赖的不足。通过研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实现了Gim理论轮胎模型的模块化建模和动力学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和实验数据的对比表明:Gim理论轮胎模型的精度高,能准确预测轮胎的力学特性;所建立的Simulink轮胎子模块通用性强,所需参数少,运算快,为车辆动力学的实时仿真提供了很大方便。  相似文献   

3.
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汽车ABS系统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经过计算、推导,建立了适合汽车ABS系统的4个重要模型,即整车模型、制动器模型、轮胎模型、控制器模型。应用MATLAB/SIMUuNK软件建立了ABS系统制动性能仿真模型,同时对车轮加减速度门限值的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P1R4控制逻辑,能较好地利用路面的附着性能,提高汽车制动效果。  相似文献   

4.
汽车ABS混合仿真试验台的开发与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郭孔辉  丁海涛  刘溧 《中国机械工程》2000,11(12):1417-1421
对汽车防抱制动系统(ABS)混合仿真试验台进行了系统分析,建立了用于硬件在环仿真的车辆模型、轮胎模型、路面模型以及ABS液压系统模型,并进行了硬件在环的仿真试验。把ABS实际部件嵌入到软件环境中进行混合仿真极大地扩展了软件仿真的功能,为ABS产品开发提供了开发工具和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5.
基于Matlab系统函数法的汽车轮胎力计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轮胎力在汽车动力学模拟及控制系统开发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了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中的系统函数来建立Gim理论轮胎模型的模块化实现方法,所建立的轮胎模块在车辆动力学模拟中可直接作为Simulink中的子模块被调用来计算地面作用于汽车轮胎的纵向与横向力。通过动力学数值仿真与实验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Gim理论轮胎模型具有很高的精度,能准确的预测轮胎的力学特性,所建立的轮胎子模块通用性强,所需参数少,可直接应用于各种车辆动力学分析与控制系统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6.
在基于有限元法的轮胎磨损性能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205/55/R16型子午线轮胎2种胎面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使用ABAQUS软件的显式分析方法获得轮胎接地区域节点在汽车行驶过程9种工况下的法向反力和滑移速度,通过摩擦能量损失和磨损量之间的关系,求得轮胎在组合工况下行驶特定里程的磨损量。光面轮胎的磨损量明显小于花纹轮胎磨损量的仿真分析结果,说明了仿真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同时,通过对ABAQUS软件的二次开发,实现了轮胎接地区域摩擦能量损失率分布的实时描述。  相似文献   

7.
来飞  黄超群 《机械》2014,(2):13-15,59
介绍了四种常见的车辆操纵稳定性仿真用轮胎模型,即简单非线性轮胎模型、半经验公式轮胎模型、魔术公式轮胎模型和分析轮胎模型。通过对含上述四种轮胎模型的车辆动力学系统进行C级不平路面上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车辆系统响应总体趋势一致。以简单非线性轮胎模型为例,对比了车辆在水平路面与正弦路面上的响应,分析了不平路面的频率和幅值及车速对车辆操稳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三次光顺样条函数在大学生FSAE轮胎测试数据处理中的应用。通过使用三次光顺样条函数对赛车轮胎原始测试数据进行侧偏、纵向等特性曲线的拟合,可构造出便于建模的新轮胎数据。使用新的轮胎数据可以快速、准确地实现轮胎特性曲面的可视化,构建轮胎四变量仿真模型以及实现Magic Formula轮胎模型参数的识别,从而便于FSAE设计人员了解轮胎特性,构建轮胎模型以及进行整车动力学仿真。通过Matlab/Simulink编程以及ADAMS的仿真验证了上述轮胎数据处理方法的可行性,为中国大学生FSAE在轮胎数据处理领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轮胎滑水现象发生的原理,建立了基于Ls—dyna软件能够进行滑水评价的轮胎有限元模型和水膜模型。通过仿真计算,模拟了轮胎滑水产生的全过程并分析了滑水现象产生的原因,对比了只带纵向花纹的轮胎与带横、纵混合花纹的轮胎滑水临界速度。对轮胎滑水产生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带有横、纵花纹的轮胎滑水性能明显优于只带纵向花纹的轮胎。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非线性汽车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横摆力矩的轮胎侧向力估计算法。轮胎侧向力的估计采用三个基本步骤,首先基于干扰观测器对侧向力横摆力矩进行估计,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对两前轮与两后轮侧向力之和进行估计,最后采用垂向载荷按比例分配的经验方法对各轮胎侧向力进行估计。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对此轮胎侧向力估计系统进行仿真,将所得结果与CarSim动力学仿真软件结果进行对比,并采用硬件在环仿真平台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估计算法能够准确地估计出轮胎侧向力,避免了复杂轮胎模型的运用以及对地面附着系数的依赖。  相似文献   

11.
基于模型构件的动态企业建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金  付国良  李霞 《机电工程》2004,21(4):35-38
企业模型为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提供了设计蓝图。在分析动态企业建模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模型构件的动态企业建模体系,通过对模型构件的重组快速构建动态企业模型,有利于提高企业建模效率和企业模型的动态性。  相似文献   

12.
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建立完整、可重用、高度一致的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模型,提出了一种产品全生命周期模型的体系框架。该框架由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过程模型、扩展企业资源模型和产品信息模型组成。重点对组成产品生命周期的需求分析阶段、概念设计阶段、工程设计阶段、产品制造阶段及产品支持服务阶段各模型的组成、表达及其各阶段模型的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应用层、服务层和数据层的3层信息体系结构的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集成框架,支持网络环境中产品数据分布式互操作。  相似文献   

13.
基于企业建模的产品CAPP信息共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产品CAPP信息的复杂性,在基于Web的产品CAPP信息共享系统中很难建立适用于大多数企业的CAPP信息共享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企业建模的解决方案,并在企业建立的模型和企业产品数据库中建立映射,通过CAPP信息采编器实现企业CAPP共享信息的自动采集、管理与发布。最终的共享产品CAPP信息以XML为储存载体按照企业模型进行组织,便于后续的产品信息裁剪及客户化定制。  相似文献   

14.
该文在认真分析自适应油源液压系统结构基础上,对自适应油源液压系统控制原理进行了数学推导,建立了自适应油源控制数学模型,得到了自适应油源的传递函数方框图,在此基础上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了自适应油源液压系统仿真模型,仿真了定量泵控制信号对自适应油源液压系统输出的影响,并对控制信号和系统输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基于智能 CAD 系统的产品建模方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研究了基于智能CAD系统自顶向下的产品建模方法,以胶印机凸轮连杆机构为例,以变量设计技术为基础,建立了该机构的概念模型、装配模型和零件模型。不仅实现了运动仿真、结构仿真和工作点运动规律的输出,而且,通过模型与变量、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联,建立了它们之间的设计参数双向传递机制,实现了三种模型的联动设计,为并行设计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星载嵌入式软件测试过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普通软件相比,星载嵌入式软件对软件的可靠性有更严格的要求。而软件测试过程模型是指导我们按照科学的流程和方法测试,提高软件可靠性的必要手段。本文在W模型和X模型的基础上,针对星载嵌入式软件的特点,给出一种适用于星载嵌入式软件的测试过程模型——蝴蝶模型。该模型不仅完整体现了对整个开发活动的测试,而且支持迭代及变更,尤其适用于星载嵌入式软件的研制需要经历多个周期的特点,为星载嵌入式软件高效的研制和满足高可靠性要求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粗糙表面接触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际工程中的接触表面都不是绝对光滑的,当两物体相互接触时,真实表面的接触实际上是微凸体间的接触.粗糙表面间的接触行为对摩擦、磨损、润滑、密封和传热等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摩擦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介绍了Hertz弹性接触模型、统计学接触模型和分形接触模型,对粗糙表面接触模型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作了分析和评述.由Hertz模型只能求解一些几何形状比较规则的物体,应用范围非常有限;各种统计学模型都是经过简化的理想模型,这些简化究竟能导致多大误差目前还没有精确的分析;分形模型利用了包含全部表面粗糙度信息的分形参数D和G,其对粗糙表面接触性质的预测不受仪器分辨率和取样长度的影响,使预测具有惟一性或确定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代理的可重构制造执行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构建基于代理的可重构制造执行系统,将重构划分为实体重构和实体关系重构,提出了基于代理模型、角色模型和特征模型实现重构的方法,建立了基于代理模型、角色模型和特征模型的可重构制造执行系统,并通过工序任务外协实例说明了如何用上述方法实现重构。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共有4种分析模型应用于注塑成形CAE系统:1维分析模型;2·5维中面分析模型;2·5维双面网格分析模型;3维实体分析模型。详细讨论了2·5维中面分析模型,2·5维双面网格分析模型和3维实体分析模型3种分析模型的优缺点,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模拟结果的比较,研究了不同分析模型对注塑分析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在使用CAE系统中选择分析模型的规则。  相似文献   

20.
并行环境下基于层次与特征技术的设备资源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庆夕 《中国机械工程》1999,10(11):1231-1234
将层次建模技术及特征建模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对设备资源数据进行了分析与抽象,并应用面向对象技术,提出了设备资源特征的面向对象表达策略,建立了设备资源的层次模型和特征模型,为不同应用环境提供了不同层次的设备资源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