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沈娜  王炅  王晓峰 《电子测量技术》2007,30(12):126-129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SP2812的磁流变阻尼器智能控制器的实现方法.控制器由执行系统,DSP控制主系统,外部控制系统3部分组成,可以实现PC在线仿真控制,手动输入输出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功能,并提供外接测控系统的接口.讨论了控制器的硬件设计方案、驱动电路、接口电路与软件设计方案.设计出的该系统样机已在实际的磁流变阻尼器冲击振动控制当中得到应用,满足了实现现场测控和独立运行的不同需要.  相似文献   

2.
浅谈照明控制及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照明控制的基本原则、主要实现方式,以及不同场合对照明控制的基本要求.重点对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进行了阐述,同时给出了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应用案例.从设计、安装以及使用等几方面介绍了DALI智能照明制系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即插即用"的设计思想研究并实现了基于能量管理系统(EMS)平台的嵌入式软件系统.该系统分为核心模块和接口模块2部分,前者负责完成系统核心计算功能,后者实现与EMS的数据交互.通过付核心模块的封装,使其可在不同厂家的EMS平台上应用.为保证核心模块与EMS分离,使它们都可独立地变化,接口模块采用Bridge模式来设计实现,各类功能接口可通过标准化、应用程序接口(API)、双方约定等3种方式来实现.基于该"即插即用"框架设计实现的嵌入式自动电压控制(AVC)主站系统已在多家网/省级电网控制中心得到实际应用.现场实践表明,该主站系统能将EMS的平台优势与AVC系统的控制算法优势相结合,提高AVC系统的实用化水平.所设计实现的嵌入式系统为控制中心的EMS软件集成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4.
根据TG-3MI型煤气炉工艺要求及加煤系统机械结构特点,设计以PLC为核心部件,应用联锁、步进控制方法实现煤气炉自动加煤功能的自动加煤控制系统,并应用主控指令MC MCR实现手动、自动控制方式转换.实践证明,该系统能提高煤气质量和煤气炉安全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马林 《电气传动自动化》2011,33(5):31-32,46
风机设备应用广泛,锅炉燃烧系统、通风系统和烘干等系统中都有所应用,变频器的运行控制方式采用U/f控制方式.变频器外部FWD控制模式,选择X4、X5端子控制,端子的通断实现变频器的升降速,变频器一旦发生故障,风杌由变频运行切换为工频运行的控制,实现风机工频运行.  相似文献   

6.
地区电网自动电压控制系统主要通过调度自动化SCADA系统采集实时遥测遥信数据进行在线分析计算。结合实际工程应用,阐述系统实现的方法、模式,控制策略以及通信方式的实现。旨在同行之间交流经验,从而提高AVC系统应用的可靠性,实用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桥梁监测声光报警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利用计算机声卡,配合继电器控制电路,实现声光报警功能的方法.讨论了电路设计的具体方案,并给出了PSpice模拟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报警电路简单、可靠、实用,完全可以实现声光报警功能.基于声卡的声光报警系统现已在桥梁监测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8.
冯建修  盛杰  王涛 《电气自动化》2011,33(4):58-60,64
介绍了一种基于Lenze9300伺服变频器卷绕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案.给出了卷绕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Lenze9300伺服变频器数频网络原理,分析了牵引辊速度闭环控制和卷绕系统的实际应用.根据卷绕辊转矩控制模式信号流程图详尽地阐述了卷绕辊转速度控制模式和矩控制模式的实现.重点分析玻纤纸产品卷绕系统锥度张力控制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双电动机新型交流调速实验系统的结构及其调速控制原理,给出了应用STM32微控制器设计硬件模块并编程实现系统的单机空间电压矢量控制和双机频差控制技术方法.与传统调速系统相比,新系统具有高效节能、低成本和灵活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基于GPRS的风电并网稳定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风电场并网存在的稳定问题,针对风电场通信通道的特殊性,研制了基于GPRS的风电场并网稳定控制系统,实现了风电并网的有功潮流和无功电压的综合自动控制.系统应用GPRS实现了如下通信功能:数据缓冲功能、心跳报文功能、自动重拨功能、数据标识功能、软硬件看门狗功能.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过载切机;低压切机;高频切机;系统运行状态接近稳定极限时,若风机出力波动幅度持续较大,切除风电机组;根据系统关键断面潮流的情况实时调整风机出力的上限;依据风电场并网节点母线电压水平,控制风电场无功补偿设备的投切.最后,介绍了风电场并网稳定控制系统在阜新电网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电厂侧自动电压控制是实现全网自动电压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电厂侧自动电压控制实现的原理,列举了三种实现方法,并对这三种实现方法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基于火电厂的电厂侧自动电压控制器的具体设计方案。通过仿真验证和分析说明,电厂侧自动电压控制器可以代替发电厂运行人员手动调节发电机励磁系统的工作,自动调节发电厂的母线电压和无功值,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电压分层控制及无功源区域性分布的特点,结合现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EMS)的一体化调度需求,阐明了省地自动电压控制(AVC)系统协调控制原理,提出了一种适合省地AVC系统联合优化的协调控制技术方案,并分别探讨了省调侧和地调侧的控制策略以及它们之间通信方案的实现.经实际系统的工程应用表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和控制策略是...  相似文献   

13.
一个县级电网AVC系统的应用和技术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级电网建立自动电压控制(AVC)系统可以实现电网的无功电压优化协调控制。介绍了一个县级电网AVC系统的结构、技术特点以及应用情况。该县级电网AVC系统实现了与上级AVC系统的协调,又符合本地实际,开发了合理的县级电网AVC系统的功能模块。实践表明该AVC系统在县级电网投入运行后取得较好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4.
江门供电局自动电压控制(AVC)系统采用遗传算法作为优化搜索算法,并采用灵敏度分析法计算电力系统可控变量与状态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介绍了AVC系统应用遗传算法的运算过程,讨论了灵敏度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其在AVC系统中的应用,并对AVC系统的推广普及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张玲  刘箫 《电气技术》2011,(11):48-51
AVC是地区电网电压无功优化调度发展的最新阶段,文章介绍了地区电网AVC系统的体系结构,详细介绍了地调AVC系统控制原理、控制策略以及系统安全策略。通过控制策略与安全策略研究寻求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最佳途径,为地区电网电压无功自动控制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随着柔性交流输电(FACTS)技术的典型应用,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和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在电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将可以实现连续调节的FACTS元件统一纳入到电网电压无功控制系统中,对于离散调节的AVC系统无功调节起到了弥补的作用,使系统保持足够的可调无功储备,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相应地对于不同FACTS元件在电压无功控制系统中的交互影响及协调应用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笔者提出了基于"离散设备优先动作,连续设备精细调节"原则的3级协调控制策略:采用AVC系统将变电站内电容、电抗及各种FACTS元件统一纳入控制体系,并简单分析了STATCOM控制器在控制系统中的交互影响(时间分级上及空间分区上)。最后通过仿真对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仿真显示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17.
林菲  谷海彤 《广东电力》2012,25(10):81-85
针对目前广州电网将基于变电站独立控制模式的电压无功控制(voltage quality control,VQC)系统改造成自动电压控制(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AVC)系统的问题,介绍了AVC系统的控制原理、控制模式、无功控制策略及AVC系统在广州电网的建设思路、运行效果、应用特点和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影响AVC系统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对研究城市电网的自动电压控制方案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发电厂侧自动电压控制(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AVC)子站进行机组的优先协调是控制策略的关键。为此,详细分析和比较了用于AVC子站控制策略的折算分配法和宽裕度优先调节法,提出应根据当地区域无功优化的响应速度及调节精度的要求来选取这两种电压调节方法。最后阐述和分析AVC子站控制策略实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约束条件问题。  相似文献   

19.
自动电压控制(AVC)系统的应用对于降低网损、提高电压合格率、保证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减轻运行人员工作强度等具有积极作用.文章针对青海电网实际,详细阐述了AVC系统的总体架构、省地协调控制策略及工程化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地区电网AVC系统应用分析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地区电网AVC系统的控制原理及功能,分析了AVC系统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AVC系统存在"软闭锁"的安全隐患,并对工程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旨在增进同行间的经验交流,进一步提高AVC系统的实用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