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5 毫秒
1.
采用有机早强剂三乙醇胺,无机早强剂硝酸钙、硫酸钠与自制早强型聚羧酸系减水剂(BS-C3)进行复配改性,运用正交试验分析法,探讨了早强剂掺量对减水剂性能的影响,综合考虑得出最佳复配组合。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最佳复配组合改性而成的早强型聚羧酸系复合减水剂与BS-C3减水剂相比,分散性和减水率基本保持不变,混凝土的3天早强性能提高11.03%。  相似文献   

2.
通过选用不同配比的聚羧酸系、氨基磺酸系和萘系减水剂改进聚合物无机胶凝材料的抗压、耐弯和附着力等物理性能,发现:萘系减水剂的减水效果最差,氨基磺酸系减水剂次之,而聚羧酸系减水剂添加量在0.9%~1.2%时减水效果最好,所得聚合物无机胶凝材料的物理性能也最优。  相似文献   

3.
聚合物改性无机基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优异的新型功能材料,而聚合物乳液添加量对其抗开裂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将聚四氟乙烯-聚丙烯酸酯乳液按照不同比例加入到复合材料体系中,然后涂覆至打磨光滑的马口铁板上制成样板在常温养护后经140 h热氧老化实验并检测其力学性能,结果发现:添加质量比为40%时样板开裂情况最为严重,另外乳液对复合材料附着性能和抗弯折性能改善较大,对其耐冲击性能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纳米CaCO3改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碳酸钙是一种原料丰富、性能优良的无机填料,在聚合物填充改性方面,纳米碳酸钙填充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具有一些普通填充体系无法达到的优良性能。本文综述了纳米碳酸钙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和聚丙烯等材料中的改性研究进展,并对纳米填充粒子和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及增强增韧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两性聚羧酸减水剂是聚酰胺-聚乙烯乙二醇支链型聚合物,是目前正大力研发的新型聚羧酸型减水剂,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被广泛用于混泥土减水剂领域。从两性聚羧酸减水剂的作用机理出发,介绍了两性聚羧酸减水剂的分子结构及其性能特点,总结了其发展历程和主要的产品种类及特点,提出了两性聚羧酸减水剂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不同酯类单体对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能及分散保持性能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采用不同分子结构酯类单体作为改性原料制备不同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并通过水泥浆体经时流动度、Zeta电位、总有机碳、电导率、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测试分析其宏观分散性能及分散保持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采用单酯类单体(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甲酯)和双酯类单体(马来酸二甲酯)作为功能单体改性的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分散保持性能较为优异,4 h时流动度相比初始流动度仍有所提升,同时相比未改性空白组,4 h 时流动度显著提升,后期分散性能更为优异。主要机理为:碱性环境下酯基在水泥浆体中缓慢水解出锚固基团羧基阴离子,发挥分散作用;不同分子结构的酯类单体位阻效应和基团电负性存在差异,导致水解速率和水解程度不同,从而使各种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能及分散保持性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陈宝璠 《硅酸盐通报》2013,32(8):1484-1489
采用自制的MPEGAA-AA-AMPS改性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和国内外同类产品进行对比试验,在掺量(折固掺量)为0.24%情况下,测定了混凝土的减水率、拌合后C50 HPC的初始坍落度和拌合后1h、1.5h内的坍落度保持度以及凝结时间以表征每种减水剂的工作性能.结果表明: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MPEGAA-AA-AMPS改性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不仅在减水效果而且在坍落度保持性能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以葡萄糖(G)作为原料,在冰水浴的条件和丙烯酰氯进行酰氯化反应得到丙烯酸葡萄糖酯(AGE)。通过自由基共聚法将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TPEG-2400)、丙烯酸(AA)和丙烯酸葡萄糖酯聚合得到改性的聚羧酸减水剂,讨论了不同条件对聚羧酸减水剂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谱图(FTIR)等手段对丙烯酸葡萄糖酯和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实验中获得的最佳条件是: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3.5h,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丙烯酸和丙烯酸葡萄糖酯的摩尔比是1∶3∶0.5。通过净浆流动度实验表明,改性后的聚羧酸减水剂在1h以内可以保持流动度为280mm不变,同时对比了未改性的聚羧酸减水剂和只加入葡萄糖单体的聚羧酸减水剂,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聚羧酸减水剂在分散和保持性能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崔芳  赵苏 《辽宁化工》2023,(4):502-505+512
为了探讨改性前后硅藻土的吸附性能差异,选用溶胶凝胶法和高温酸改法对硅藻土进行改性处理,研究改性前后硅藻土对液态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高温酸改法改性硅藻土试验中,当焙烧温度为500℃、焙烧时间为120 min、盐酸溶液浓度为2.5 mol·L-1时,改性效果最佳;溶胶凝胶法改性的硅藻土对液态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量大于高温酸改法,溶胶凝胶法改性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影响程度由大到小顺序为温度、浓度、时间;吸附动力学证明,硅藻土吸附液态聚羧酸减水剂的行为过程符合速率控制步骤,吸附过程由外部传质控制。  相似文献   

10.
《弹性体》2017,(5)
合成了一种新的单体蔗糖酯,并通过化学接枝将其引入聚羧酸减水剂主链上合成蔗糖酯改性的聚羧酸减水剂,通过蔗糖酯的引入,改善了传统聚羧酸减水剂适应性差、试块后期强度不足的问题。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得出其最佳合成条件为:甲代烯丙基聚氧乙烯醚、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蔗糖酯的量比为1∶4∶1.0,反应时间为5h,反应温度为50℃,引发剂质量分数为4%。后期混凝土性能测试表明,蔗糖酯改性减水剂的水泥净浆流动度相比于未改性聚羧酸减水剂的水泥样品有很大提高;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测试表明,蔗糖酯改性减水剂可以有效提高水泥试块的后期抗压、抗折强度;扫描电镜(SEM)分析测试表明,蔗糖酯改性聚羧酸减水剂有利于针状钙矾石的生成,从而提高水泥基体后期强度。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固体强酸SO42-/Zr4+作为催化剂合成中间体PA,再用其制备具有梳型结构的聚羧酸系减水剂PAMMA。结果表明,当催化剂添加量为聚己二醇质量的0.75%时,生成的PA酯化率为97.6%,且催化剂经过回收后能重复使用;讨论了合成的减水剂分子及其应用于华新P42.5水泥时的流变性能、共混形态、抗折、抗压等力学性能。采用SO42-/Zr4+作为催化剂合成的高性能减水剂,红外图谱表明该减水剂分子结构和瑞士Sika公司的Viscocrete 3000型高效减水剂有一定相似性,应用于水泥时,在0.5%的掺量下能达到315.5mm的流动度,同时能使后期强度提高约125%。  相似文献   

12.
孙兆雄  张述善 《水泥》1999,(8):6-10
试验研究了在425R普通水泥中掺加不同种类引气剂的气引气效果,测试了内掺PC-2引气剂和木钙M减水剂生产的引气型普通水泥的物理性能,并与外掺引气剂的普通水泥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内,外掺引气剂对水涨都有显著缓凝作用,当水泥胶砂采用常规水灰比0.44时,胶少流动度大幅度增大,各龄期强度大幅度下降,只有掺入减水剂,降低水灰比为0.32-0.36,保持常规流动度时,试件胶砂强度才可提高,但仍比原水泥标号  相似文献   

13.
不同材料表面镍-磷-锌盐纳米复合化学镀层性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比较了D310硅钢片和A3钢片表面Ni-P-Zn3(PO4)2,Ni-P-ZnSnO3和Ni-P-ZnSiO3纳米复合化学镀层的外貌和性质。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外貌:称重法测定厚度,通过10%NaCl溶液,1%H2S气体加速腐蚀试验,10%,CuSO4溶液点滴试验,饱和KCl溶液循环伏安(CV)试验,抗粘性试验及抗高温氧化试验等多种手段测定其性能。结果表明:纳米复合化学镀层的性能优于镍-磷镀层和其它微米复合镀层。  相似文献   

14.
四脚状氧化锌晶须增强MC尼龙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四脚状氧化锌(T-ZnO)晶须增强浇注(MC)尼龙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吸水率及耐热性进行了研究,并用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的拉伸断口进行了形态观察。研究表明,添加经KH-550处理的5%质量分数的T-ZnO晶须可提高MC尼龙的拉伸强度达45%,随晶须添加量增加,MC尼龙的吸水率下降,耐热性提高。  相似文献   

15.
针对磷石膏-石灰-粉煤灰体系胶结材大量利用磷石膏时,强度发展以及耐水性能的缺陷,采用机械粉磨以改善其粒度分布。探究了不同粒度分布对磷石膏-石灰-粉煤灰体系胶结材的物理性能和耐水性的影响。将磷石膏样品与生石灰以及粉煤灰按一定比例混合,陈化24h再通过粉磨不同时间,达到不同的粒度分布。将不同粒度的样品外掺5%水泥,3%AC增强剂以及0.5%聚羧酸减水剂,按照标准稠度用水量加水在160 mm×40 mm×40 mm试模中成型,在养护室中养护到规定龄期再测定试件的物理性能以及微观分析。结果表明,磷石膏掺量达到40%,通过粉磨的物理活化,该体系按照水泥砂浆砌块成型,28 d抗压强度≥27.76 MPa,软化系数达到86%的胶凝材料,并且无废水排除,杜绝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6.
有机-无机(硅溶胶)复合涂料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徐进 《上海涂料》2003,41(6):7-9
有机-无机(硅溶胶)复合涂料,既具有硅溶胶耐候性好、硬度高、附着力强、耐水、耐碱、耐沾污等特点,又具有有机聚合物成膜性好、韧性大、光泽高等特点。本法选用江阴国联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交联改性的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与硅溶胶通过物理混拼法,并辅以适当的颜填料、助剂制备的涂料,可作为外墙封闭型底漆用于水泥砂浆、混凝土等硅酸盐基材及用于外墙装饰。文章还述及制备工艺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从提高混凝土本体的密实性与防腐能力和维持钢筋钝化性能的化学环境出发,对影响地下隧道衬砌混凝土抗蚀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胶凝材料组分与颗粒级配、高效减水剂与新型高效钢筋阻锈剂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了对水化产物相和界面结构的调控与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地下隧道衬砌混凝土的优化配比为5%~10%(质量分数,下同)硅灰与30%~40%大掺量粉煤灰复合内掺,1.30%萘系或1.25%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与8%还原铁粉或0.05%D-葡萄糖酸钠阻锈剂复合外掺,该多元组分混凝土满足抗渗等级>P20,氯离子扩散系数DRCM<1×10-12 m2/s,抗硫酸盐腐蚀系数K>0.80的高防水抗蚀要求.  相似文献   

18.
利用粉磨至不同比表面积的转炉钢渣微细粉取代部分水泥进行了C60混凝土的早期和后期强度及坍落度试验,考察了钢渣微细粉的比表面积及掺入量、水胶比和减水剂掺入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用PoreMaster——60孔测定仪测定了硬化混凝土的孔分布。试验结果表明,钢渣微细粉的比表面积为487m^2/kg、掺入量为15%-20%时,可获得令人满意的混凝土3d和28d抗压强度;随着水胶比的增大,混凝土3d和28d抗压强度显著降低,坍落度急剧增大;减水剂掺入量对混凝土坍落度影响明显,但对混凝土强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采用乳胶粒子共混法制备了淀粉/NaAA/CR复合材料,研究了丙烯酸钠(NaAA)对复合材料物理性能、吸水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丙烯酸钠用量为30份时,复合材料综合性能最优;浸水294 h后,体积吸水率和质量吸水率分别达到970%和700%.随着丙烯酸钠用量的增加,吸水性能和吸水速率都有所提高;用量多于40份时...  相似文献   

20.
张长松  张继昌 《应用化工》2006,35(6):482-483,486
采用溶液共聚合成了一种聚羧酸型高效减水剂,对合成中影响减水剂性能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运用正交实验法,得出了合成该减水剂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并研究了该减水剂对水泥净浆性能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产品掺量少(1.2%)、分散性能好(减水率25.4%)、混凝土性能高(抗压强度比178%)、不含甲醛等有害物,是一种良好的混凝土减水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