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电镀废水中铅、镉,优化了试验条件。本方法测定铅、镉的适用浓度范围分别在0.2mg/L~10mg/L、0.05mg/L—1mg/L,铅、镉的检出限分别为0.03mg/L,0.01mg/L,电镀废水样品铅、镉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5%、2.7%,铅、镉的加标回收率为92%-102%、89%-96%。  相似文献   

2.
植物性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扩大样品处理量,用稀硝酸润湿──炭化——高温灰化方法进行样品预处理,空氧一乙炔火焰直接测定溶液,氘灯扣除背景吸收原子吸收法,测定植物性食物中锌、铜、铁、锰、镉、铅元素的含量。平均回收率:锌 108%、铜 99%、铁 118%、锰98%、镉97%、铅 98%相对标准偏差:锌2.02%、铜11.24%、铁12.41%、锰1.27%、镉6.90%、铅7.03%  相似文献   

3.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空气与废气中的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空气与废气中铅尘和铅烟气溶胶中的铅。对四种消解方法作了比较。讨论了酸度及样品基体干扰影响。测定结果令人满意。铅的检出限为0.05mg/L,线性范围0.5-10.0mg/L,采样效率为98%,样品回收率为92.3%。  相似文献   

4.
蔬菜鲜样中重金属镉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定五种新鲜蔬菜,选择湿式消解法消解后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镉的含量。所检测的五种蔬菜中镉的含量均未超无公害蔬菜规定的限量指标。同时对两种蔬菜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8.3%和115%,测定最低检出限为0.2ug/Kg。  相似文献   

5.
快速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地面水中痕量镉和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用快速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需水中痕量镉和铅。系统地研究了石墨炉升温程序及基体改进剂对测定的影响。提出了删去灰化步骤,在不需要基体改进剂情况下快速测定环境清洁地面水中镉和铅的方法。镉和铅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 0.05ug/1和 1.2ug/1,相对标准偏差(RSD)(Cd:n=9,Pb:n=11)分别为7.2%和4.1%,加标回收率分别在113%-116%和90.0%-92.0%之间。  相似文献   

6.
采用DEENA石墨消解仪对采集的废气样品进行前处理,利用contrAA700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样品中重金属铜、锌、镍、铅、镉、锰。本试验优化了消解液的组合,使样品消解更完全,且克服了传统火焰原子吸收法需要更换空心阴极灯的缺陷,提高了分析速度。各元素的检出限分别为铜0.0025mg/m~3,锌0.0012mg/m~3,镍0.0038mg/m~3,锰0.0025mg/m~3,铅0.0075mg/m~3,镉0.0025mg/m~3。各元素的回收率分别为铜94.2%,锌102.5%,镍95.6%,锰104.1%,铅97.3%,镉95.3%。本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相比传统的火焰原子吸收法有更高的工作效率,适用于废气中多种重金属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标准系列钴酸锂基体匹配,用1+1盐酸溶解,在1%的盐酸介质中,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钴酸锂中钾、钠、钙、镁、铜、铅、锌、铁、锰、镍等微量杂质含量。通过试验,确定了溶剂和介质的用量;对释放剂SrCl,的加入量进行了实验,选择了最佳加入量;对溶剂和样品中的共存元素进行了干扰实验。各元素的检出限分别为:钾:0.005μg/mL,钠:0.004μg/mL,钙:0.009μg/mL,镁:0.005μg/mL,铜:0.005μg/mL,铅:0.019μg/mL,锌:0.009μg/mL,铁:0.0151μg/mL,锰:0.005μg/mL,镍:0.012μg/mL,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8—10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6-9%,方法简便、快捷,仪器低廉,易于普及,适于钴酸锂中的微量元素检测。  相似文献   

8.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水中痕量铜、铅、镉、镍,方法的特征浓度(1%吸收)分别为铜:0.808μg/L、铅:1.20μg/L、镉:0.063 7μg/L、镍:1.12μg/L,最低检出限分别为铜:0.24μg/L、铅:0.36μg/L、镉:0.019μg/L、镍:0.34μg/L。室内控样测试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为铜:3.5%、铅:0.8%、镉:4.2%、镍:4.9%,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铜:5.6%、铅:3.6%、镉:5.3%、镍:5.8%。  相似文献   

9.
采用硝酸-过氧化氢-盐酸常压消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的钾含量,对影响钾测定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在试验条件下,测定样品中钾的回收率为95%~104%,检出限为0.02mg/L,测定结果的RSD小于3%。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能满足实际检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氰化物能与铜离子生成络合物,再用正丁醇将络合物萃入有机相,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络合物中铜的含量,间接求得氰的含量。该法检出限为0.05μg/L,样品加标准的回收率为97.6-102.4%。  相似文献   

11.
介绍用WFX-IE2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痕量铅。通过用粉尘采样器采集一定量的车间空气,用硝酸浸出法处理玻璃纤维滤膜上的铅,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其中的铅含量,可以准确测定含铅在0.002mg/1000L以上的空气含铅量。操作简便,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土壤样品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消解,并加入基体改进剂磷酸氢二铵,采用氘灯作背景校正,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铅的含量。加标回收率在98%~106%之间,RSD≤4.4%(n=6)。方法的检出为限为0.1mg/kg。应用该法对某区域土壤背景采样点不同土层中铅的背景值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表层铅为25.1mg/kg,在纵向分布上无明显差异;与全国土壤表层铅的背景值26.0mg/ku相比,两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采用磷酸二氢铵作为基体改进剂,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不同地区水中痕量镉的含量。镉在0.2~1.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为3.5%,回收率为99.0%~103.0%,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回收率,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4.
ICP—OES法测铅矿中砷、镉、铜、镍、锌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消解方法溶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了铅矿中砷、镉、铜、镍、锌的含量。检出限:As、Cd、Cu、Ni及Zn等元素分别为0.0082μg/mL、O.0003μg/mL、O.0028μg/mL、0.0022μg/mL和0.00549g/mL。回收率:93.15-101.57%。本方法的检测范围宽,对于铅精矿和铅矿砂样品都能适用,同时还具有精确度高、快速简便等优点,能满足口岸大批铅矿检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高分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HS-CS-AAS)的基本特点,并利用HS-CS-AAS同时测定水系沉积物中的铜、铅、镉、锰微量元素。结果表明,测定国家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铜为96.2%~100.9%;铅为95.2%~102.0%;镉为91.2%~105.7%;锰为93.1%~99.9%。相对标准偏差(RSD,n=7)铜、铅、镉、锰分别为0.1 0%~2.90%,0.40%~3.50%,0.25%~4.90%,0.50%~2.0%。  相似文献   

16.
利用ICP-MS测定电子电气产品中镉、铬、铅、汞和溴。用高压微波消解技术处理样品,在消除Hg和Br的高记忆效应后,2,5%的硝酸介质下,上述元素的检测限(Cr,Cd,Hg,Pb)和Br分别为0.08 μg/L、6.0μg/L。样品的分析精密度(RSD%)小于5%和12%(Br);标准加入回收率在80—134%之间。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温压力罐,将机电产品中的聚氯乙烯样品用硝酸.氟硼酸.过氧化氢溶解后,用全谱直读双向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DUO-ICP-AES)同时测定聚氯乙烯中的铅、镉、铬和汞,方法的检测限为0.0015~0.014μg/mL,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分别为87.7%~100.0%和0.12%~4.60%,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较为满意。该方法快速简便,可应用于机电产品密封外壳部件聚氯乙烯中的铅、镉、铬和汞日常检验。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微波炉溶样,石墨炉法原子吸收测定含镁矿物质中铅,镉含量,选择了钴盐和硝酸镁为混合基度改进剂。在1% ̄2%的硝酸介质中应用塞曼效应扣除背景,直接测定痕量铅、镉。  相似文献   

19.
采用微波消化技术,用石墨炉子原子吸收法测定进口西洋参中的铅。铅的线性范围为0-100μg/L,检出限为2.80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0.92%。  相似文献   

20.
超声波提取-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叶片中的叶绿素总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ml 0.5mol/L盐酸为提取剂,超声波辅助酸置换出卟啉环中的镁离子,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了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平均含量。方法的回收率为99.0%,RSD为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