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立体图像质量是评价立体视频系统性能的有效途径,而如何利用人类视觉特性对立体图像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价是目前的研究难点。本文通过分析最小可察觉失真(JND,just noticeable distortion)视觉感知模型,并结合反映图像结构信息的奇异值矢量,提出了一种基于JND的立体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评价方法由图像质量评价和深度感知评价两部分组成,首先提取反映图像质量和深度感知的特征信息作为立体图像特征信息,然后根据立体图像的不同失真类型情况对其特征进行融合,通过支持向量回归(SVR,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预测得出立体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值。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客观评价方法对立体数据测试库进行评价,在不同失真类型或混合失真评价结果中,Pearson线性相关系数(CC)值均在0.94以上,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SROCC)值均在0.92以上,符合人眼视觉特性,能够很好地预测人眼对立体图像的主观感知。  相似文献   

2.
根据梯度结构张量能够表示图像结构信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结构张量的立体图像客观质量评价方法。首先分别求取原始和失真的立体图像水平、垂直和视点方向的梯度信息,以及敏感区域,并构造出立体图像中每个像素的三维结构张量矩阵;然后,提取三维结构张量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信息;最后,根据特征值和特征向量预测得到立体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值。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客观评价方法对立体图像测试库进行评价,总体评价的Pearson线性相关系数(PLCC)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SROCC)值均在0.92左右,Kendall相关系数(KROCC)值接近0.80,均方根误差(RMSE)值均在6.00左右;与其他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确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实时地对各种类型失真立体图像质量 进行评价,提出了一种基于极端学习(ELM) 和四元数小波交换(QWT)的无参考(NR)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方法。首先利用SSI M密度立体匹 配模型生成相关的视差图、差异度可信图和右视图差异补偿图3D映射图;然后分别对左右视 图、视差图和差异度可信图进行 QWT,计算图像QWT第3相位系数相位幅值加权标准差和能量;再计算右视图 差异补偿图统 计特征熵和中值;最后将所提取的所有特征输入到基于核映射ELM 学习,预测失真立体图像 质量。在LIVE 3D图像质量评价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与人类主观质量评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在LIVE 3D图 像质量库I(Phase I)和库II(Phase II)上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SROCC) 分别达到0.926和0.914  相似文献   

4.
基于三维结构张量的立体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梯度结构张量能够表示图像结构信息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结构张 量的立体图像客观质量评价方法。首先分别求取原始和失真的立体图像水平、垂直和 视点方向的梯度信息,以及敏感区域,并构造出立体图像中每个像素的三维结构张量矩 阵;然后,提 取三维结构张量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信息;最后,根据特征值和特征向量预测得到立体 图像质量的客 观评价值。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客观评价方法对立体图像测试库进行评价,总体 评价的Pearson 线性相关系数(PLCC)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SROCC)值均在0.92左右,Kendall相关系数 (KROCC)值 接近0.80,均方根误差(RMSE)值均在6.00左右;与其他方法相 比,本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确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双目能量响应的无参考立体图像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实现对不同失真类型立体图像的质量评价,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能量响应的无参考立体图像质量评价(NR-IAQ)方法。首先,通过对各失真图像进行Gabor滤波,提取出不同频率、不同方向、不同视差响应下的局部特征矢量,作为立体图像特征信息;然后,利用支持向量回归(SVR)建立立体图像特征与主观评价值的关系,从而预测得到立体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值。实验结果表明,对于NBU-3D测试库,Pearson线性相关系数值在0.92以上,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值在0.93以上;对于LIVE-3D测试库,Pearson线性相关系数值在0.96以上,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值在0.96以上;与现有的全参考(FR)和(NR)质量评价方法相比,本方法得到的客观评价值与主观评价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更加符合人眼视觉系统。  相似文献   

6.
通过模拟人类视觉系统(HVS)的双目视觉行为,提 出一种基于双目特征联合的无参考立 体图像质量评价(NR-SIQA)方法。首先分析立体视觉感知中的双目联合行为,提出 可应用于立体图像质量预 测的双目联合模型;然后采用学习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分别提取局部和全局特征并联合作 为感知特征; 最后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特征和质量的关系模型,并结合基于特征的双目联合模型预测 立体图像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对称立体图像库上的Pearson线性相关系数(PLCC)和Spearman等级系数(SRCC)高于0.93,在非对称库上高于0.87,优 于现有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对立体图像质量的精确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和特征点匹配的立体图像客观质量评价方法。首先,对图像的质量进行评价,在基于结构相似度的质量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考虑了边缘信息对人眼视觉特性的重要性,加入了边缘结构相似度指标;然后,对图像的立体感进行评价,采用特征点匹配的方法提取立体感指标。最后,根据总体视差失真法将图像质量和立体感指标拟合为一个综合指标。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对立体图像测试库进行评价,总体评价的PLCC(Pearson 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均在0.94以上;与其他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确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立体图像客观质量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是评价立体视频系统性能的有效途径,而如何利用人类视觉特性对立体图像质量进行有效评价是目前的研究难点。该文根据图像奇异值有较强稳定性的特点,结合立体图像的主观视觉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的立体图像客观质量评价模型。该模型通过分析立体图像的视觉特性,提取左右图像的奇异值作为立体图像的特征信息,然后根据立体图像的不同失真类型情况对其特征进行融合,通过SVR预测得到立体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值。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文提出的客观评价模型对立体数据测试库进行评价,Pearson线性相关系数值在0.93以上,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值在0.94以上,均方根误差值接近6,异常值比率值为0.00%,符合人眼视觉特性,能够很好地预测人眼对立体图像的主观感知。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层特征学习的无参考(NR)立体图 像质量评价方 法。与传统人工提取图像特征不同,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NN)自动提取图像特征,评价过程 分为训练和 测试两阶段。在训练阶段,将图像分块训练CNN网络,利用CNN提取图像块特征,并结合不同 的整合方式 得到图像的全局特征,通过支持向量回归(SVR)建立主观质量与全局特征的回归模型;在测 试阶段,由已训练的CNN网 络和回归模型,得到左右图像和独眼图的质量。最后,根据人眼双目视觉特性融合左图像、 右图像和独眼 图的质量,得到立体图像质量。本文方法在LIVE-I和LIVE-II数据库上的Spearman等级系 数(SROCC)分别达 到了0.94,评价结果准确,与人眼的主 观感受一致。  相似文献   

10.
通过模拟人脑视觉神经接收视觉信息形成表面感知 的处理机制,提出一种基于大脑层状皮质模型的全参考立体图像的图像质量评价(IQA)方法 。首先, 分析大脑形成表面感知的过程,提出可运用于立体图像的IQA的层状皮质模型;然后依据 模型得到各层的响应输出,构建感知特征向量;最后利用机器学 习算法,建立 特征和质量的关系模型,预测立体图像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对称立体图像库上 的Pearson线 性相关系数(PLCC)和Spearman等级系数(S ROCC)高于 0.91,在非对称库上高于0.93。与现有的相关方法相比 ,本文方法与主观评价更加吻合,更适合立体图像的评价和优化。  相似文献   

11.
针对立体图像质量预测准确性不足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结合空间域和变换域提取质量感知特征的无参考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模型。在空间域和变换域分别提取输入的左、右视图的自然场景统计特征,并在变换域提取合成独眼图的自然场景统计特征,然后将其输入到支持向量回归(SVR)中,训练从特征域到质量分数域的预测模型,并以此建立SIQA客观质量评价模型。在4个公开的立体图像数据库上与一些主流的立体图像质量评价算法进行对比,以在LIVE 3D Phase I图像库中的性能测试为例,Spearman秩相关系数、皮尔逊线性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达到0.967,0.946和5.603,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梯度结构相似度的无参考模糊图像质量评价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在对模糊图像边缘膨胀后进行边缘膨胀块提取的 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梯 度结构相似度(GSIM)的无参考模糊图像质量评价方法(NRGSIM)。首先,将原始模糊图像经过低 通滤波生成再模糊图像;之后,将原始模糊图像生成的边缘膨胀图像进行8×8分块,并将子块 划分为边缘膨胀块和平滑块;然后,计算原始模糊图像和再模糊图像中所有对应到边缘膨胀 图 中边缘膨胀块的相应子块的GSIM;最后,平均得到整幅图像的模糊值。在4个数据 库上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评价结果合理、稳定,更加符合人类视觉特性,与主观评分有 较好的一致性,而且计算简单,取得了很好的评价效果,LIVE2数据库上的SROCC指标达到0.964。  相似文献   

13.
In full reference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IQA), the images without distortion are usually employed as reference, while the structures in both reference images and distorted images are ignored and all pixels are equally treated. In addition, the role of human visual system (HVS) is not taken account into subjective IQA metric. In this paper, a weighted full-reference image quality metric is proposed, where a weight imposed on each pixel indicates its importance in IQA. Furthermore, the weights can be estimated via visual saliency computation, which can approximate the subjective IQA via exploiting the HVS. In the experiments, the proposed metric is compared with several objective IQA metrics on LIVE release 2 and TID 2008 database.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SROCC and PLCC of the proposed metric are 0.9647 and 0.9721, respectively,which are higher than other methods and it only takes 427.5 s, which is lower than that of most other methods.  相似文献   

14.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is an indispensable in computer vision applications, such as image classification, image pars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image data acquisition becomes more conveniently. However, image distortion is inevitable due to imperfect image acquisition system, image transmission medium and image recording equipment. Traditional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algorithms only focus on low-level visual features such as color or texture, which could not encode high-level features effectively. CNN-based methods have shown satisfactory results in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However, existing methods have problems such as incomplete feature extraction, partial image block distortion, and inability to determine scores. So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ovel framework for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based on deep learning. We incorporate both low-level visual features and high-level semantic features to better describe images. And image quality is analyzed in a parallel processing mode.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on LIVE and TID2008 datasets demonstrate the proposed model can predict the quality of the distorted image well, and both SROCC and PLCC can reach 0.92 or high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