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云雾爆炸场实验数据的分析,建立了超压和冲量的数学模型;基于遗传算法拟合了云雾爆炸场的超压和冲量计算公式,获得了爆炸场威力参数分布规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且能实现对云雾爆炸场空间的连续计算.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不同比例液体与固体燃料云雾爆炸特性和热效应,采用爆炸驱动的方式将燃料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无约束爆炸性混合物,利用二次起爆药柱引爆云雾.通过高速录像系统、压力测试系统以及红外热成像仪研究乙醚/铝粉/空气混合物的爆炸冲击波压力、火球表面温度、高温持续时间等参数.实验结果表明:乙醚与铝粉的质量比为1:1时,爆炸火焰在云雾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形成的爆炸冲击波压力最高;与纯液体燃料相比,加入铝粉可以有效提高燃料云雾爆炸的热效应.该结果可以为化工爆炸事故的预防以及燃料空气炸药配方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云雾爆炸场的工程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爆轰波和冲击波理论对国内外资料和野外试验结果做了分析,并且把云雾爆炸场划分成云雾区、云雾区界面和冲击波区。相应的爆炸超压和比冲量按有关的公式计算,其结果与实验测定值较接近。  相似文献   

4.
多相云雾爆炸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气固液多相云雾热力学和湍流燃烧理论为基础,对较大空间范围内燃料空气炸药爆炸进行了数值仿真,揭示了云雾爆炸过程中爆炸场参数的变化规律,该研究对于工业生产安全和燃料空气炸药武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次引爆型燃料空气炸药装置结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介绍一次引爆燃料空气炸药(FAE)装置四种不同结构爆炸作用的实验结果。其结果表明,燃料分散的均匀性是影响一次爆燃料空气炸药爆炸效果的主要因素。非中心对称装药爆炸分散造成云雾分布的非均匀性,爆炸效果较差;中心对称装药有利于形成环向均匀分布的云雾区,改善爆炸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速运动液体燃料爆炸抛撒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速运动液体燃料爆炸抛撒模型的建立对数值模拟高速运动液体燃料爆炸抛撒形成的云雾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高速运动的液体燃料爆炸抛撒过程,建立了包含液滴蒸发、破碎、碰撞聚合等作用的物理数学模型。用高速运动液体燃料爆炸抛撒建立的模型对初速为200m/s、0m/s的燃料空气炸药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静爆所得的云雾场的参数随时间及空间变化与实验数据吻合得很好,证明本模型能比较有效地反映云雾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中心药管和径向药管爆炸抛撒对FAE爆轰特性及威力影响,通过高速录像、压电传感器和红外热像仪记录FAE静爆实验。获得两发50kg PO、1.5kg抛撒装药、两种爆炸抛撒作用下的云雾扩散、火球温度、冲击波超压数据。结果表明,采用中心药管和径向药管爆炸抛撒形成的云雾覆盖面积和起爆形态相差不大;后者在云雾和破片均匀性方面优于前者,火球温度比前者增益约12%,冲击波超压比前者增益约20%~35%。  相似文献   

8.
方伟  赵省向  李文祥  贾宪振  姚李娜 《含能材料》2015,23(11):1061-1066
为研究爆炸抛撒过程中燃料空气炸药(FAE)云雾的发展和变化特征,通过高速摄影观测了不同密度FAE的云雾形成和运动状态,用数值仿真计算了燃料圆柱外表面中心点处质点的速度变化,在距爆心2.5 m处利用光电探测方法测量了云雾相对浓度变化。结果表明:燃料在云雾形成之前的运动主要以射流为主,云雾形成后主要为扩散运动。燃料密度越大,相同时刻云雾扩展直径越大。燃料质点的速度在爆炸抛撒条件下经历先快速增大后缓慢降低的过程,最高速度达到377 m·s-1。在10~80 ms,燃料浓度的变化幅度表现出由大到小的变化,显示抛撒云雾内部的燃料颗粒空间分布具有非均匀性的特点,并且适当延长云雾运动时间,燃料颗粒分布的均匀性可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9.
云雾爆炸场超压的威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FAE爆炸场超压规律,对FAE和TNT进行了静爆对比试验,获得了各自的爆炸场超压实测数据。分析得到了各自的拟合公式、曲线及TNT当量值。研究结果表明,FAE爆炸场超压规律与TNT有显著区别,可划分为云雾爆轰区和冲击波作用区,其中云雾爆轰区是强毁伤区。在云雾区(爆炸近场),FAE超压值很低但近似相等,TNT具有高超压但衰减迅速的变化规律.在冲击波作用区(爆炸远场),FAE和TNT超压分布具有某种“相似性”,均呈衰减趋势,其中尤以TNT衰减更为迅速。  相似文献   

10.
液体燃料云团形成过程的数值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珏  刘家骢 《兵工学报》2001,22(4):481-484
针对液体燃料的爆炸抛散问题,本文建立了物理数学模型来描述气液云雾形成的初期运动和发展过程。对于初期运动(近场),建立一维气相运动模型,同时利用移动边界法处理气、液的接触边界。对于后期的气、液多相混合流动过程(远场),建立二维多相流模型。对爆炸抛散全过程编制了计算程序。数值仿真给出了云雾区内重要参数的分布,计算得到的云雾外形变化与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