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流动空间”及“全球城市区域”等理论概念的指引下,运用城市网络研究方法,对长三角各县市单元以企业分支机构空间数据为支撑的网络联系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获得对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空间组织特征与演变趋势的认知.研究表明,自2001年以来,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组织关系呈现出不断强化的网络化特征.在演变进程中,上海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核心地位得到了巩固,网络能力不断提升;以上海为中心的跨省域近域都市圈也已形成且不断发育;而南京、杭州作为省会城市在其各自省域范围内的中心功能和核心功能腹地亦很显见.在省会以下层面的地级城市则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专业化节点的功能特征,其本级城市和直接腹地空间则受到了多个强中心的辐射而同时融入了不同都市圈;总体而言,在市场经济的自组织作用力下,长三角区域空间的网络化格局日趋显著.文章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的结论,对我国城市群发展规划的要义、趋势和取向做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2.
2018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兰西 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首 次从国家层面提出在我国西北地区建设区域 性城市群。运用基于“流动空间”理论的城市 网络方法,从客流、货流和信息流三个角度 分析兰西城市群的城市网络结构特征,结合 统计数据与“规划”相关要求,探讨兰西城市 群的区域空间格局优化路径。三个角度的城 市网络特征分析均表明,兰西城市群的空间 结构呈以兰州、西宁为主、副中心,东强西弱 的格局,其城市网络还处于初期构建阶段, “规划”现阶段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兰西地区 向成熟“城市群”迈进。构建兰西城市群空间 格局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当地的自然条件,正 确把握其战略定位,高度重视生态优先的基 本原则;近期应重点发展兰州—白银都市圈和西宁—海东都市圈,注重次级节点城市的培育,逐步形成兰西城市群网络化格局,以确保其在 西部大开发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城市网络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网络研究是近年来区域城市体系研究的热点领域,以流动空间理论为基础,通过引入关系数据,对城市之间的网络关系进行研究.回顾了城市网络研究的理论发展历程,明确“中心流理论”作为一种新的“元地理”是传统“中心地理论”的补充.梳理了网络关联度、网络腹地、网络结构和网络层次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然后,以长三角城市群作为示例,探讨城市网络研究在区域城市体系规划中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4.
张沛  杨欢  张中华 《华中建筑》2013,(10):85-88
城乡一体化即城与乡共同促进、共同发展,要求摒弃以往的“城市中心”发展论,更多关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互动联系.乡村空间是城乡空间中的“弱势空间”,以往的研究大多重“城”轻“乡”.该文立足乡村空间发展,研究乡村空间的特征、空间演变过程及动力机制,解读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互动过程,探讨西部乡村地区凭借外部推动力激发内部自生长力的发展模式,试图搭建城乡互动平台,提出西部乡村地区双向螺旋式发展模式,最后以青海省海东地区乐都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乐都县乡村地区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城市群在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地位,也是区域空间格局演变的重要形式。本文以分别位于我国东、中、西部的长三角城市群、武汉城市群地区和成渝城市群为分析对象,从中心-外围的圈层关系视角,运用数量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方法考察城市群空间集聚与扩散的阶段特征和一般规律。研究发现:城市群地区的要素集聚呈现出明显的中心指向和交通指向,外向扩散表现出沿"核心都市区中心市-核心都市区外围县-城市群次圈层-城市群外围地区"的空间梯度扩散规律,且人口扩散滞后于经济扩散。进一步考察了初始规模、投资强度、经济发展、通达性以及市场分割对沿海和内陆城市密集地区空间聚散的不同影响作用,以期揭示和解释这类地区的空间格局演变规律,并为城市群的跨区域协调发展和空间规划提供认识依据。  相似文献   

6.
结合滇中城市群的规划,论文分析了新型城镇化下对城市区域轨道交通规划在规划协调与技术推广2个方面的新要求,进而从规划一体化、新技术应用2个方面对滇中城市群区域轨道交通的规划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
滇中城市群地区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核心区,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陆路与航空交通枢纽站,云南省已经初步确定滇中地区将构建"一核、两轴、三圈、四极、五通道"的空间结构。从自然生长力、市场驱动力和政府调控力三个因素分析了滇中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结果表明自然生长力是滇中城市群自身扩展的原动力,市场发展是城市空间结构扩展的根本原因,政府调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空间结构演变的方向,这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滇中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的最终走向。  相似文献   

8.
要为西部地区城市发展在规划上留更多余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最终必定反映在缩短东、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及其地区中心城市发展的差距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依靠消费作为加速西部城市化的新动力,将为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市群建设留下更多的可能和想象空间,因此,有必要为西部地区各城市的规划预留更多的余地。  相似文献   

9.
国外多中心规划理念与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借鉴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中心性是(后)现代城市和区域空间演变的共同趋势.本文介绍了多中心性最新发展理念和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特点,井以荷兰兰斯塔德地区、欧洲空间发展远景规划和美国大城市地区为例进行典型分析和比较,总结多中心规划或发展在不同尺度和不同维度的特点.最后,在规划实施尺度、战略规划、形成动力、中心区载体、空间与社会经济联系、规划的制度建设和整体考虑社会环境等方面对我国城市和区域规划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科学地分析滇中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性发展问题,应增强交通基础设施的适应性,更好地支撑和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构建了滇中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耦合协调度测度模型,并使用 2014~2016 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滇中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内部差异较大,呈现出高首位空间特征,昆明市远高于其他州市;滇中城市群的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但处于“初级协调”水平,总体上交通基础设施滞后于新型城镇化。应根据滇中城市群内部的协调情况制定合理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1.
The origins of The Year In Industry scheme (UK) are traced, its progress over the past eight years or so, described, and the reasons for its success given.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industry-based training for pre-university engineers and gives practical examples of cost-efficient training projects with views from employers and students. The mutual benefits to industry and university-based students of set project work during the one-year placement programme are underlined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Equity in the delivery of urban services traditionally has been evaluated by considering the quantities of the service provided to residents of different neighborhoods within the city. For services provided at specific locations, such as branch libraries, such an approach fails to incorporate the importance of travel to the facilities and the value placed on accessibility to them. This study examines service provision by 21 branch libraries in Indianapolis using input and output measures. The study evaluates the quantities of library services provided as well as the accessibility of neighborhood residents to them. The findings show clear tradeoffs between quantity and accessibility with different packages of benefits to resident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ity.  相似文献   

13.
14.
在日本     
在日本,我永远不会忘记,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国外生存是何等的艰难。  相似文献   

15.
16.
In memoriam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