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快淬及热处理工艺,通过复合添加Dy和Ga,制备了高磁性能的NdFeB纳米复合永磁合金。最佳条件下,添加Dy和Ga的合金磁性能力Jr=1.16T、Hci=580.92kA/m和(BH)max=162.74kJ/m3;而不含Dy和Ga的NdFeB合金为JR=1.18t、Hci=379.5ka/m和(BH)max=119.5kJ/m3。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分析表明两种合金均由2:14:1硬磁相和α-Fe相晶粒尺寸和含量分别小于和低于不含Dy和Ga的NdFeB合金。  相似文献   

2.
高温Sm(Co,Fe,Cu,Zr)z永磁体的设计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出制造具有较高的最高使用温度的高温Sm(Co,Fe,Cu,Zr)z永磁体的设计要求,根据最高使用温度公式中影响TMO的Hci,TR及β值,提出了高温Sm(Co,Fe,Cu,Zr)z永磁体的成分设计要求为:Cu含量高,Fe含量低,Zr含量适当,z值小,用粉末冶金方法分析制造了4种成分不同的合金,其中:Cu含量高,Fe含量低,Zr含量适当,z值小的C样品Sm(Cobal,Fe0.1Cu0.08Zr0.03)z永磁体的室温内禀矫顽力Hci为1830.8kA/m,高温系数β(20-200℃)为-0.20%/℃,估算其使用温度能超过400℃,Fe含量高,Cu含量低,z值大的B样品Sm(CobalFe0.2Cu0.06Zr0.02)8.5永磁体的Hci为2388kA/m,β为-0.33%/℃(20-200℃),其tMO仅为270℃;而A,D样品的性能及使用温度介于B与C之间,实验结果表明,Cu含量高,Fe含量低,Zr含量适当,z值小是制造高温Sm(Co,Fe,Cu,Zr)z永磁体的必要条件,为制造高温Sm(Co,Fe,Cu,Zr)z永磁体提供了成分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NdFeB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矫顽力偏低的现状,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了Nd8DyxFe82Co6B4(x=0,0.4,0.8,1.2,1.6)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研究了Dy和Co的添加对NdFeB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y的添加可提高材料的各向异性场,提高矫顽力,但是Dy元素的添加使材料的剩磁降低,结晶温度升高,因此添加量不宜过多;复合添加Co原子不仅可以提高材料的剩磁和矫顽力,而且可以弥补只添加Dy元素使材料的结晶温度升高的缺陷.在最佳的热处理条件下,Dy含量x=0.8时的样品表现出最佳的磁性能,矫顽力jHc=524kA/m,剩磁Br=1.11T,最大磁能积(BH)max=158kJ/m^3.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纳米晶Nd2Fe14B/α-Fe磁性材料的温度稳定性,研究了不同Nd和Co原子分数对纳米双相磁体温度特性的影响.在添加Zr的基础上,使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XRD, 研究了NdxFe93-xB6Zr1(x=9,9.5,10,10.5,11)和Nd10Fe83-xB6CoxZr1(x=2,4,6,8)的温度稳定性和磁性能.结果表明,在NdxFe93-xB6Zr1中,当Nd原子分数为10%时,合金具有最高的剩磁0.932 T、较高的矫顽力780 kA/m,以及最好的温度稳定性.在180 ℃时的剩磁温度系数为-0.154 %/℃,矫顽力温度系数为-0.39 %/℃.在Nd10Fe83-xB6CoxZr1中,随着Co原子分数的增加, 剩磁温度系数的绝对值逐渐降低.当Co原子分数为4%时,合金有最好的温度稳定性.在180 ℃时的剩磁温度系数为-0.100 %/℃、矫顽力温度系数为-0.40 %/℃.  相似文献   

5.
选择不同Gd含量制备了永磁材料,使用磁性能测量设备NIM-200C和环境扫面电子显微镜FEI QUAN-TA400研究了(GdxPrNd1-x)33.2 Fe65.25Al0.5B105(x=1.5,3,4.5,6,7.5,9)的温度稳定性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在(GdxPrNd1-x)33.2Fe65.25Al0.5B1.05中,当Gd的质量分数为3%时,样品具有最高矫顽力1 015 kA/m,较好的剩磁1.203 T,以及最好的温度稳定性.在200℃时的剩磁温度系数为-0.001 27%/℃,矫顽力温度系数为-0.004 94%/℃.Gd的添加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α-Fe相,并使富稀土相均匀化分布,从而提高了铸锭的破碎性能和磁体的致密程度.  相似文献   

6.
采用金相观察、羞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分析确定了稀土永磁合金——(Sm,Dy-Fe-Co)的(Sm,Dy)Fe2-(Sm,Dy)Co2的变温截面图;寻找出了合金的晶格常数的大小随合金中元素变化的规律性.相图由2个单相区,2个两相区和2个三相区组成,包含有两个三元包晶反应;晶格常数随着合金中Co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7.
采用二次正交回归法,探索精炼渣内不同物质对熔化温度、粘度和脱硫率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BaO含量提高,熔化温度减小,至12%左右持续平缓;当2<CaO/Al2O3 <2.6时,熔化温度上升,2.5左右达到峰值.当2.6< CaO/Al2O3<4时,熔化温度减小;Si02含量提高,熔化温度加大,在w(SiO2)为12%左右加速上升.当0< w(BaO) <15%时,粘度变小,w(BaO)为12%左右曲线斜率接近零;当2<CaO/Al2O3<4时,粘度升高;当10%<w(SiO2) <20%时,粘度升高,至w(SiO2)达14%左右,精炼温度图像斜率稍有增加.当0<w(BaO)<15%时,脱硫率先增加后降低;脱硫率随CaO/Al2 O3比值增加,先升后降,在该比值为2.6左右最高;脱硫率则随SiO2含量的提高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8.
采用草酸盐沉淀法,以硝酸锶、硝酸钡、钛酸丁酯和草酸为原料,Dy2O3为掺杂剂,制得了Ba0.6Sr0.4TiO3粉体,并于1 250 ℃将其烧结成Ba0.6Sr0.4TiO3系电介质陶瓷.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TH2818自动元件分析仪对Dy2O3 掺杂量为0.2%~2%的Ba0.6Sr0.4TiO3陶瓷的微观结构和介电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y2O3的掺杂没有影响到BST陶瓷的主晶相钙钛矿结构,且一定量的Dy3+进入到BST晶格中.BST陶瓷的介电损耗随着掺杂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介电常数随着掺杂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掺杂量为0.5%时,介电常数最大,为4 474.48.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稀土资源综合利用和减少稀土资源浪费的考虑,直接采用混合稀土金属(MM)制备MMFeB永磁材料,研究了添加纳米PrNd对MMFeB磁体的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MM14.6Fe79B6.4粉末添加5%的纳米PrNd后取向压坯,当烧结温度为1 050℃时,综合磁性能均最好,Br为0.89 T、Hcj为196.0 kA/m以及(BH)max72.05 kJ/m3.此外,纳米PrNd的添加可以改善磁体的取向度,从而提高磁体的剩磁,同时纳米PrNd的添加还可以起到阻碍晶粒长大,细化晶粒的作用,提高了磁体的矫顽力,从而提高最大磁能积.这也为稀土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0.
用SrCO3、Al2O3、Eu2O3和Dy2O3烧制SrAl2O4:Eu^2 ,Dy^3 长余辉光致发光陶瓷,其烧结温度为1300℃--1400℃,烧结时间为3小时。H3BO3作为助溶剂,掺入量为3-5%,可有效降低烧结温度。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SrAl2O4:Eu^2 ,Dy^3 发光陶瓷的晶体结构为SrAl2O4单斜晶系晶体结构,晶格常数为a=8.4424A,b=8.822A,c=5.1607A。激发光谱和发光光谱分析表明:发光光谱是峰值位于520nm的宽带谱,激发光谱是位于240nm-80nm之间的连续宽带谱,表明SrAl2O4:Eu^2 ,Dy^3 发光陶瓷由紫外光至可见光均可有效地激发而发光。  相似文献   

11.
利用X射线衍射和磁化强度测量,研究了Dy1-x,SmxMn6Ge6(x=0.2~1.0)化合物的磁性和输运性质。结果表明:x≤0.4的样品主要由HfFe6Ge6型相构成;0.6≤x≤1.0的样品主要由YCo6Ge6型相构成。样品的点阵常数和单胞体积随着Sm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Sm含量的增加,样品发生反铁磁-亚铁磁-铁磁性转变。x=0.2,0.4的样品为反铁磁性,其夸尔温度分别为425,430K,并在50K下发生二次磁相转变。x=0.6,0.8,1.0的样品在整个磁有序温度区间,其磁性由亚铁磁过渡为铁磁性,其居里温度分别为445,450,454K。x=0.6的样品在磁场高达5T下的磁电阻曲线上的拐点可能是由于磁场对费米面的影响,也可能是由于磁矩和洛仑兹力对传导电子散射作用之间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钢液与夹杂物间的热力学平衡计算,对Al脱氧弹簧钢钙处理过程中铝酸钙硫化物的析出行为进行热力学分析,探讨[Al]、[Ca]、[S]浓度和钢液温度对Al2O3夹杂物变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600℃钢液温度下,w[Al]=0.03%时,Al2O3生成为低熔点12CaO ·7Al2O3时的 w[Ca]>0.0034%,其值随钢液温度降低而减小,随铝含量增大而增大。CaS析出时的临界钙含量随钢液温度降低而显著减小,当w [S ]<0.005%时,w[Ca]随w[S]变化而显著变化。要使钢中夹杂物控制在低熔点12CaO ·7Al2O3区域,需控制w [S]<0.0037%,该值随钢液温度的降低或铝含量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蓝色Sr2MgSi2O7:Eu2 ,Dy3 长余辉发光材料,并且表征其晶体结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余辉衰减特性.确定高温固相法合成该材料的最佳温度在1200℃.XRD分析表明,所合成的样品为Sr2MgSi2O7晶体结构.发光粉体的激发光谱为一宽带连续谱,表明从紫外光至可见光均可激发该发光材料.发射光谱主峰位于470nm附近.当Eu2 /Dy3 掺杂摩尔比是1/2时,发光材料的余辉效果最好,产品经自然光激发一段时间后,移至黑暗处,可持续8h以上发出人眼可辨的蓝光.  相似文献   

14.
溶胶—凝胶法合成的羟基磷灰石的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用溶胶-凝胶法法合成了具有不同Ca/P摩尔比的羟基磷灰石(HAP)和不同CO3^2-含量的碳羟磷灰石(CHAP),采用DTA,TG,XRD,FT-IR,BET比表面积测定,晶粒密度测定等方法研究了此两类磷灰石的热稳定性,探讨了影响热稳定性的晶体结构因素,结果表明;(1)由于Ca亏HAP存在空位缺陷结构,在781℃脱羟分解,正常配比HAP不存在缺陷结构,Ca盈HAP由于存在的是填隙缺陷结构,表现出较高的热稳定性,甚至于在1100℃仍不脱羟分解;(2)在150-180℃范围内脱除CHAP中的CO3^2-是非平衡态的连续固溶体分解,同时其结晶度增加且晶粒重结晶长大,CO3^2-质量分数含量小于3.34的CHAP在776℃时脱羟分解,CO32-质量分数≥3.34%的CHAP在150-1100℃范围内不发生脱羟分解。  相似文献   

15.
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进行CaO-BaO-Al2O3-SiO2-MgO-CaF2精炼渣系熔化温度的研究,结果表明,BaO的质量分数在0~15%范围内精炼渣系的熔化温度随BaO含量升高而降低;CaO/Al2O3含量比值由1增加到2,精炼渣系熔化温度逐渐升高,而CaO/Al2O3含量比值由2增加到4,精炼渣系熔化温度又开始下降;SiO2的质量分数由8%~20%,精炼渣系熔化温度随SiO2含量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化学镀方法在平均粒径为200nm的Al2O3粉体表面镀覆Ni-P合金,制备出了Ni-P/Al2O3复合粉体,再利用无压烧结将此种复合粉体制备成氧化铝基特种陶瓷。这一方法不仅降低了烧结温度,也进一步提高了陶瓷的性能,尤其是在提高韧性方面。结果表明,粉体镀层为晶态,主要由NiP2相和NiP相组成,镀层中含镍量为9.32%,含磷量为2.38%。为低磷合金镀层,制备特种陶瓷所需的烧结温度由制备单一氧化铝陶瓷所需的1700℃降低至1350℃;断裂韧性也从单一Al2O3陶瓷的3.0MPa·m^1/2提高到6.91MPa·m^1/2,增加了130.3%;耐磨性与纯氧化铝陶瓷相当。  相似文献   

17.
用沉淀法制备了La2Sn2O7微粉.XRD分析表明,在1100℃下合成了单相的La2Sn2O7微粉,属于立方晶系,空间群为Fd3m.实验表明,焙烧温度是影响La2Sn2O7相形成的主要因素,而焙烧时间则是次要因素.SEM分析表明,La2Sn2O7粒子基于本呈球形,粒度小于0.5um.相对密度分析表明,随焙烧温度的增加,粉末的密度增大.  相似文献   

18.
以硝酸盐和尿素为基质,采用一次燃烧法在较低炉温(600-620℃)下合成了SrA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原料的用量对产物合成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n(尿素):n(硝酸盐)=12:1,硼酸摩尔分数为0.10%~0.12%,Eu2O3为0.2%,Dy2O3为0.4%时,制备的SrAl2O4:Eu^2+,Dy^3+具有好的余辉性能.  相似文献   

19.
太阳能电池银浆中玻璃粉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红  董群伟  王丹鹏 《宁夏工程技术》2009,8(2):115-116,120
通过研究玻璃粉的几个重要控制指标如析晶、玻璃化温度,确定了玻璃粉的最佳配比.以总质量为20g的玻璃粉计算,m(Ph0)控制在16.634~17.188g,m(Pb0):m(SiO2)=7.56-9.55.试验表明,Al2O3可增加玻璃粉的化学稳定性、韧性;ZrO2能显著提高玻璃的耐碱性;P2O5是典型的网络形成剂之一.经试验,由银粉最佳性能参数决定的玻璃粉配比量制备的玻璃粉不析晶,且在形成玻璃粉的前提下使玻璃化温度控制在最佳温度区380~400℃,满足银浆的使用要托  相似文献   

20.
针对通常用合金化法提高烧结NdFeB磁体耐蚀性的同时使磁性能严重下降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元素
Dy、Nb复合添加的方法,提高磁体耐蚀性和磁性能.结果表明,同时添加Dy、Nb元素,不仅可以大幅增加
磁体矫顽力,而且能削减Dy元素添加对剩磁降低的不利影响,使磁能积增大;当w(Dy)=1.0%,w(Nb)=0.8%
时的磁体显微结构较好、综合磁性能优异.磁体耐蚀性随着Dy、Nb元素添加量的增大而提高.因此通过元素
复合添加,可以提高磁体磁性能及耐腐蚀性,使其能广泛应用于腐蚀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