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传统Census变换在匹配代价计算中易受噪声影响、匹配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引入噪声容限的四状态Census变换算法。在匹配代价计算中,首先将改进的Census匹配代价与灰度绝对差值和梯度代价进行融合,并加入相应的截断阈值,以提高初始匹配代价空间的可靠性。然后通过引导图滤波进行代价聚合,并采用赢家通吃策略计算初始视差值。最后通过左右一致性检验、视差填充和加权中值滤波来优化初始视差值,得到最终视差图。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噪声鲁棒性优于传统Census变换算法,且立体匹配算法的整体误匹配率降低至5.59%。  相似文献   

2.
尽管传统的立体匹配模型在精度和鲁棒性方面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但在弱纹理和深度不连续区域的视差精度问题依然存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匹配代价和均值分割的最小生成树立体匹配算法。首先,在匹配代价计算阶段,通过Census变换进行初始匹配代价计算,利用Sobel算子对输入图像进行边缘信息提取,将提取后的图像边缘信息与Census变换后的匹配代价值进行融合,并将其与基于图像亮度信息的代价值进行非线性融合,以提高匹配代价的精度;然后,使用最小生成树代价聚合模型进行聚合操作并利用赢者通吃策略估计图像的初始视差;最后,在视差优化阶段,采用MeanShift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割,结合图像的轮廓信息对误匹配点进行修正,进一步提高在弱纹理及边缘区域的视差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与一些传统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具有更高的视差精度,且视差图的边缘、纹理较其他算法更为平滑,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立体匹配算法在图像弱纹理区和重复纹理区存在匹配困难、误差大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代价计算和视差候选策略的立体匹配算法。首先结合改进的Census变换和自适应加权融合的双向梯度信息来计算初始匹配代价,提高代价计算的可靠性。其中:为传统Census变换增加内圈编码,提高邻域信息利用率,同时降低噪声的影响;利用自适应权重函数融合横向和纵向梯度代价,降低物体边缘区域的误匹配率。其次,采用自适应十字交叉窗口进行代价聚合,并通过建立候选视差集和引入邻域视差信息的方法来获取初始视差。最后通过两轮插值策略优化视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提高弱纹理区和重复纹理区的匹配效果,在Middlebury中4幅标准立体图像对的平均误匹配率为5.33%。  相似文献   

4.
针对基于Census变换的立体匹配算法匹配精度不理想、易受噪声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窗口结合改进Census变换的方法。通过自适应选择变换窗口大小,并在Census变换中引入噪声容限参数,且将其改进Census代价与RGB颜色差值代价加权融合,再采用四路径代价聚合策略完成初始代价聚合,最后用WTA算法计算初始视差后通过后处理优化得到最终视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误匹配率较低,抗噪性能有较好提升。  相似文献   

5.
双目立体匹配根据视差原理将平面视觉转化到三维立体视觉,是三维重建的核心步骤之一。针对局部立体匹配算法在深度不连续、弱纹理区域匹配精度低且易受光照、噪声等因素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立体匹配算法。首先,在代价计算阶段将改进的Census代价与梯度代价进行融合,并采用引导滤波算法对图像进行多尺度代价聚合;然后,采用赢家通吃算法计算初始视差;最后,采用左右一致性检测、中值滤波进行视差后处理,得到最终的视差图。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在Middlebury2.0测试平台上的平均误匹配率为5.11%,且具有很好的稳健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立体匹配一直以来都是双目视觉领域中研究的重点 和难点。针对现有立体匹配算法边 缘保持性差、匹配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二次加权引导滤波融合双色彩空间模型的立体 匹配算法(Secondary Weighted Guided Filtering fusion double color model,SWGF)。首 先在代价计算阶段提出了一种双色彩空间模型,从两个颜色空间进行像素颜色匹配代价计算 ,增强像素在低纹理区域的特征;然后在代价聚合阶段基于HSV颜色空间利用不同窗口中像 素纹理不同加入一个边缘保持项,从而使正则化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在一次引导滤波之后 ,我们使用Census变换得到的汉明距离和初始视差完成一次代价更新,再次对其进行代价聚 合,随后计算视差并对视差进行左右一致性检测、空洞填充和加权中值滤波等优化,最后获 得视差图。本文算法在Middlebury测试平台上测试结果表明SWGF算法误匹配率仅为 4.61%,可以大幅提升立体匹配的精度,同时增强其边缘保持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立体匹配算法在弱纹理区域及深度不连续区域匹配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区域划分的立体匹配算法。首先,利用十字交叉域算法获取像素点臂长,计算像素变化率完成区域划分。然后,通过绝对差算法,改进Census变换和自适应加权梯度算子计算初始代价卷,利用十字交叉域进行代价聚合,对聚合后图像通过改进引导图滤波优化,使用赢者通吃策略筛选最优视差。最后,利用左右一致性检测、迭代区域投票、视差填充优化和中值滤波得到最终视差图。在Middlebury测试平台上测试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平均误差率为4.21%,能够有效提升在弱纹理区域及深度不连续区域的匹配精度。  相似文献   

8.
李小林  李文国  李浩 《电子科技》2019,32(11):12-18
针对传统局部匹配支持窗难以利用空间、灰度距离远的像素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视差和灰度的双层支持窗立体匹配算法。该算法根据视差图获得第一层视差支持窗,在视差支持窗内配合参考图RGB颜色灰度值获得灰度相似子支持窗;随后以视差窗、灰度窗、中心像素为优化路径,通过类动态规划算法优化聚合匹配代价;最后采用WTA策略选取最佳视差,更新所有视差,并不断迭代优化视差图直到视差收敛。经过Middlebury 平台的测评,新算法的平均误匹配率为5.15%。  相似文献   

9.
基于改进Census变换的局部立体匹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基于传统Census变换的立体匹配算法鲁棒性差和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Census变换的自适应权重立体匹配算法.首先,用Census变换窗口中邻域像素的中值来替换中心像素的灰度值,克服了邻域像素对中心像素的依赖;然后用自适应权重的方法分别计算匹配代价和进行立体匹配,得到初始视差;最后通过左右一致性校验和亚像素提精的方法得到稠密的视差图.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很强的鲁棒性和很高的匹配精度.  相似文献   

10.
《现代电子技术》2018,(1):62-66
提出一种基于"客观度量"和"深度学习"共同驱动的立体匹配方法,互补"度量"和"学习"特征,提升立体匹配视差图的精度。将基于灰度差绝对和(SAD)与灰度梯度差绝对和(GRAD)两类算子的客观计算特征和基于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特征进行加权融合,构建匹配代价模型;采用引导滤波器对匹配代价进行聚合;通过胜者全赢算法得到初始视差图;最后,运用左右一致性校验和加权中值滤波器优化视差图,去除误匹配点,得到最优视差图。在Middlebury立体匹配评估平台上的测试实验表明,所提算法能有效降低视差图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  相似文献   

11.
张建业  朴燕 《液晶与显示》2018,33(4):357-364
针对稳态匹配概率(Steady-State Matching Probability,SSMP)立体匹配算法在处理视差范围大的测试图中产生的空洞现象以及使用该算法后由于右视差图中的错误视差导致的左视差图中正确视差丢失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稳态匹配概率和半全局匹配(Semi-Global Matching,SGM)相结合的立体匹配算法。首先使用SSMP算法求取初始视差图。接着,使用基于爬山法颜色分割的填充准则进行填充。然后使用SGM算法重新获取视差图,将两幅视差图中一致的视差信息填充到经过左右一致性检测后的含有空洞的视差图中。最后,使用SSMP算法中的空洞填充和中值滤波得到精化后的视差图。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SMP算法在Middlebury测试平台上第2版本的四组图像的平均匹配误差从5.38%减少到5.23%,第3版本部分测试图像的平均匹配误差从24.7%减少到21.5%,该算法能很好地处理上述问题,有效提高匹配精确度,且具有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陆明军  叶兵 《半导体光电》2021,42(6):931-935
立体匹配是双目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为在保证图片纹理区域匹配精度的同时降低弱纹理区域的误匹配率,提出一种基于引导滤波及视差图融合的立体匹配方法.首先,根据图像颜色相似性将图片划分为纹理较丰富区域和弱纹理区域.接着,分别采用不同参数的引导滤波进行代价聚合及视差计算,得到两张视差图.然后依据纹理区域划分的结果对获得的两张视差图进行融合.最后,通过左右一致性检测、加权中值滤波等视差优化步骤得到最终视差图.对Middlebury测试平台上标准图像对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6组弱纹理图像上的平均误匹配率为9.67%,较传统引导滤波立体匹配算法具有更高的匹配精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局部立体匹配算法在计算匹配代价时, 不能很好区分强弱纹理区域,及在视差计算过程 中,不能很好的解决视差歧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梯度特性与置信度的立体匹配算法。首先 计算梯度特 征,并根据梯度特征信息选择匹配代价计算的匹配窗口,针对强弱不同纹理区域选择不同尺 寸的匹配窗 口,有效的提高了立体匹配精度,降低了误匹配率;然后在视差计算中引入置信度约束条件 ,解决了视差 计算中视差歧义的问题,提高了立体匹配算法的稳定性与精度;最后使用水平与垂直方向交 叉区域检测进 行奇异值的修正。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Middlebury数据集中31对 立体图像对的平均误匹配率为7.96%,有效的提高了立体匹配精度。  相似文献   

14.
鉴于同一边缘线上像素的视差变化具有连续性的特点,本文提出边缘视差连续性约束的航空影像特征线匹配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左影像进行特征线提取,将Freeman链码跟踪得到的每条边缘特征线作为一个整体,利用相互连接直线段对其进行拟合。将拟合直线端点作为该特征线上的一组匹配基元,通过对其进行匹配实现该特征线的整体匹配。初始匹配过程中,综合利用核线约束、单应矩阵约束和灰度相似性约束对拟合直线的端点进行匹配。然后利用视差连续性约束对每条特征线上点的匹配结果进行检核及余点同名点构建,取得较好匹配结果。论文选取UCX和DMC三组数字航空影像进行特征线匹配实验,验证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