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对QY12A型汽车起重机箱形伸缩吊臂静应力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吊臂盖板局部稳定性是引起吊臂破坏的主要因素,为吊臂设计提供有效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2.
林国湘 《工程机械》1995,26(11):11-13
模糊概率设计是一种新的设计方法,本文论述了工程车辆传动轴的模糊概率设计方法,介绍了汽车起重机传动轴的模糊概率分析,并对QY-3汽车起重机传动轴进行静强度模糊可靠性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3.
QY125型汽车起重机是目前国内生产的最大轮式起重机。它采用了一些新的结构,也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我们受长江起重机厂的委托,对QY125型起重机转台进行了有限元分析。QY125型汽车起重机采用了高架式转台,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这种转台在结构上有如下特点:它是由钢板焊接起来的,三维尺寸基本上属于同一数量级;在受力上则有以下特点:吊臂载荷通过销轴直接传递到转台上,因而转台不仅承受设备的重量,还要受到弯、扭、拉  相似文献   

4.
汽车起重机在凹凸不平的道路上行驶时,转台结构将受到无规则变化的随机应力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编制汽车起重机转台载荷谱的COMTRAN程序和QY16汽车起重机转台应力载荷谱的计算实例。使用该程序,可在产品设计阶段,在计算机上算出起重机转台的载荷谱,为转台的疲劳强度计算和疲劳模拟试验提供载荷依据。  相似文献   

5.
汽车起重机转台的设计是一个繁琐和耗时的过程,为了提高其设计效率和智能化,本文将实例推理(CBR)技术应用到汽车起重机转台设计中。首先,分析了现有汽车起重机转台设计方法的研究情况,并阐述了CBR的原理;其次,结合汽车起重机转台的特点,分析了CBR的三大关键技术和相应的方法,给出了面向对象模型的汽车起重机转台表示方法、归纳索引和最邻近法相结合的实例检索方法和基于规则的修正和人工修正相合的实例修正方法。同时,为了提高实例检索的可靠性,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值和粗糙集理论确定权值的组合赋权法。最后应用以上技术,以VB、Pro/E、Access2003为工具开发了基于汽车起重机转台的设计系统,该系统充分体现了实例推理技术在汽车起重机转台快速设计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王美成 《工程机械》2005,36(8):24-26
转台是汽车起重机的三大主要承载结构件之一,构造及受力复杂。以有限元方法为工具,对100t汽车起重机的转台进行强度和刚度有限元分析,其分析结果对产品开发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并为大吨位汽车起重机设计和转台的开发设计提供了分析计算基础。  相似文献   

7.
安天印 《建筑机械》2000,(11):60-61
北京起重机器厂早期生产的 QY20B型起重机最大起重量为20t,主吊臂为箱型结构,共有三节伸缩臂,长度10.2-24.5m,主吊臂的前端可装设7.5m的副吊臂。在起重作业中,发现起重机在不装副臂的工况下,副卷扬机构不能使用,而实际吊装时,往往在主臂允许的工作范围内,所吊重物远远小于主钩额定起重量。由于主钩钢丝绳倍率大,影响起重机工作效率,如果采用频繁变换倍率的方法,既费时又费力,易造成主钩钢丝绳早期磨损,而副卷扬机构却得不到利用。为了充分发挥QY20B型汽车起重机的工作效率,更加合理地利用副卷扬…  相似文献   

8.
谭毅 《工程机械》2001,32(8):49-49
我单位一台QY25型汽车起重机,其转台立板出现如下问题(见图1):轴套2与立板焊接处严重开裂、变形,导致吊臂左右倾斜,伸缩受阻;两立板变形严重,轴套2开裂处有多处裂纹,并产生扭曲。该机曾修理过两次,均未拆下吊臂,仅在轴套2外面进行焊接加固,结果均只使用月余,轴套2焊缝又开裂且立板变形。若重新换转台总成,不仅资金投入多,且时间较长。为此,我们听从用户的意见决定对该转台进行整形修复。修复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拆卸、测量、整形拆掉吊臂、起升机构、回转机构、配重及油路,然后拆下转台。用卡尺测得两轴孔水平距离为…  相似文献   

9.
由浦沅集团公司自行开发的第一台大吨位汽车起重机--QY80汽车起重机已顺利地通过了国家汽车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试验。QY80汽车起重机技术先进,开发难度较大,该机无论是在起重量、工作速度、整机自重等基本指标上,还是在可靠性、操纵舒适性等方面都体现了国际90年代汽车起重机的先进水平。1产品主要性能参数最大额定起重量x幅度(t·m)80x3.5主臂长(m)(5节)12-44副臂长(m)9.5、15全程起臂时间max(s)50全程伸臂时间max(s)150主副卷扬单绳速度max(m/min)124支腿…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125吨位汽车起重机的转台进行了受力分析,使用Patran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了强度和刚度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给出了改进转台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针对汽车起重机倾翻事故频发的现状,研究影响汽车起重机工作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建立某300 t级全路面汽车起重机最大允许起重量与主臂长度、转台回转角、起重臂仰角关系的数学模型,基于该模型对影响汽车起重机工作稳定性的多种典型因素,如工作幅度、稳定系数、场地坡度、风载荷、惯性力、离心力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各因素的变化情况对汽车起重机工作稳定性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2.
李华文 《工程机械》1998,29(9):40-40
工程起重机超吊重时,就可能出现倾翻等恶性事故。因而,为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发展称重仪这一有效的安全装置势在必行。我厂与兵器工业总公司214所联合开发了起重机用HDA-02智能型称重仪,用于QY8、QY12型起重机,效果很好。1 HDA-02型称重仪工作原理HDA-02型称重仪由电脑主机、显示器、压力传感器、卷线盒、传输屏蔽电缆、报警控制电路等组成。工作原理框图见附图。主机采用16位8098单片机,其指令功能强,运算精确迅速,并带10位A/D,转换器,监视时钟等。当吊重时,重物使压力传感器中应变…  相似文献   

13.
廖伟  杨晓玲 《工程机械》1994,25(1):30-33
以NK-500EⅢ型液压汽车起重机为例,介绍从提高装对质量入手,采取反变形及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来控制转台钢结构焊接变形的方法,既可保证大型结构件的制造质量,又可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4.
QYU160汽车起重机转台结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转台结构是汽车起重机的关键结构件之一,受载状况和结构型式复杂,难以用传统的计算方法进行强度和刚度计算。本文介绍采用一体化有限元分析系统CADDS/STRESSLAB对160吨特大型全路面汽车起重机转台结构进行整体有限元分析,并用该系统的后处理功能给出形象、直观的应力和位移结果。计算结果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5.
履带起重机具有接地比压小,转弯半径小,吊重作业不需打支腿、可带载行驶、起重性能好等优点,具有其它起重设备无法替代的地位。随着需要吊运物的质量、体积和要达到的起升高度越来越大,履带起重机愈来愈显示出其优越性。转台作为起重机的三大结构件之一,是联系上下车的关键承载结构件。  履带起重机转台与汽车起重机转台受力不同,且由于履带起重机转台上安装的零部件较多,怎样提高履带起重机转台的强度和刚度,并同时保证其零部件的易安装、易维修性,将是设计中的最大难题。现将徐州重型机械厂近一年来所开发的QUY150和QUY100…  相似文献   

16.
1概述目前,轻量化设计已广泛应用在航天科技、汽车电子产业上,但在国内汽车起重机领域的应用还不系统、不深入,尚没有完全实现汽车起重机核心部件(起重臂、底盘、转台等)的结构轻量化以及国产高强钢的产业化运用。作为一门新兴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德、美等发达国家较为系统的开展并掌握了汽车起重机轻量化设计的关键技术,其汽车起重机产品整体重量轻,综合性能高。国内汽车起重机在此领域还处于刚刚起步阶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0月19—22日,在北京经开汇展中心举行“第八届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与技术交法流会”(8th BICES)上,中联重科浦沅分公司以其强大阵容,向参展者展示了其2005最新研发的QY30V型、QY70V型汽车起重机和QUY70、QUY200型履带起重机,其中QY70V型汽车起重机还荣获大会颁发的“外观造型特等奖”。  相似文献   

18.
汽车起重机回转支承的有限元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转支承装置是起重机的重要承载部件之一,它与构造及受力复杂的转台焊接体相连接.以有限元方法为工具,建立了QY25型汽车起重机回转支承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结构强度与刚度分析.其分析结果对产品开发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并为其选择紧固用的高强度螺栓提供了分析计算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汽车起重机转台抗摆动技术,以转台侧向刚度为研究对象,研究减少转台上铰点侧向变形的措施.采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分析转台上铰点高度和侧向惯性矩大小对上铰点侧向变形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转台上铰点高度越低、侧向惯性矩越大,转台上铰点的侧向变形量就越小,钢丝绳侧向摆动量也越小.  相似文献   

20.
李宁  陈其华  周隽 《工程机械》2012,43(3):69-72
对一起50 t级汽车起重机倾覆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发现汽车起重机支撑腿梁上检修手孔存在应力集中,在一定应力循环后产生疲劳裂纹,进一步使用后,裂纹扩展,发生开裂,引起支撑腿梁腹板变形,最终导致汽车起重机倾覆.通过力学分析和疲劳强度计算对该结论进行验证.依据事故结论,对另一台隐患汽车起重机进行预防性修复处理,并进行载荷试验,试验结果及实际应用效果表明,修复后强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