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梁志国 《计量学报》2018,39(6):888-894
介绍了用4参数正弦波最小二乘拟合法拟合参数不确定度分析和评价过程。讨论了主要的不确定度来源,包括信号源误差、采集序列谐波失真、采集序列噪声及非谐波失真、采集序列中信号周期抖动、软件拟合运算误差的影响等,给出了减小不确定度的主要措施。结合一个幅度拟合实例给出了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2.
拟合测量正弦信号频率的不确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四参数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法评价正弦信号频率时不确定度的分析和评价.通过使用国军标GJB 3756-1999"测量不确定度的表述及评定"中推荐的方法,讨论了影响评价结果不确定度的几个主要误差来源,包括采集速率误差、采集序列的谐波失真、采集序列的噪声及非谐波失真、采集序列中信号周期的抖动、软件拟合运算误差的影响等,给出了正弦信号频率的测量不确定度及减小不确定度的主要措施.结合一个实际例证的评价结果,验证了该过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通道间延迟时间差的测量不确定度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梁志国 《计量学报》2005,26(4):354-359
介绍了用正弦波拟合法评价测量系统通道间延迟时间差不确定度的分析和评定过程。讨论了几个主要的不确定度来源,包括信号源误差、采集序列的谐波失真、噪声及非谐波失真、抖动、软件拟合运算误差等。结合一个实例,给出了通道间延迟时间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该过程可用于相应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度分析与评定。  相似文献   

4.
梁志国  孟晓风 《计量学报》2011,32(4):361-367
提出了使用正弦波激励评价波形记录仪触发延迟的新方法,通过一个波形在有触发延迟和无触发延迟时,采集序列间的相位差对应的时间差来最终判定触发延迟结果。讨论了影响评价结果不确定度的几个主要误差来源,包括信号源误差、采集序列的谐波失真、噪声与非谐波失真、抖动、软件拟合运算误差等,同时给出了不确定度评定结果。以一组实验结果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和切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直流偏移的测量不确定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用4参数正弦波最小二乘拟合法评价线性测量系统直流偏移指标时,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和评价过程.通过使用国军标GJB 3756-1999“测量不确定度的表述及评定”中推荐的方法,讨论了影响评价结果不确定度的几个主要误差来源,包括信号源误差、采集序列的谐波失真、采集序列的噪声及非谐波失真、采集序列中信号周期的抖动、软件拟合运算误差的影响等,给出了直流偏移的测量不确定度及减小直流偏移指标评价不确定度的主要措施.在一个实际评价例子上,给出了直流偏移指标不确定度评价结果,表明该过程的正确性和切实可行性.该过程及结论可应用在对于计量标准进行直流偏移指标的不确定度分析上,也可用于估计直流偏移指标本身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介绍了用标准周期计数法评价线性测量系统采集速率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和评价过程;讨论了影响评价结果不确定的几个主要误差来源,包括输入信号频率、采集序列长度、采集序列中所含信号周期个数。方法 给出了减小采集速率评价不确定度的主要措施。结果 在一组采集速率实际评价例子上,给出其不确定度分析和评价结果。结论该过程及结论可用于对计量标准进行相应指标的不确定度分析上,也可用于估计采集速率指标本身的不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介绍了用标准周期计数法评价线性测量系统采集速率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和评价过程 ;讨论了影响评价结果不确定的几个主要误差来源 ,包括输入信号频率、采集序列长度、采集序列中所含信号周期个数 .方法 给出了减小采集速率评价不确定度的主要措施 .结果 在一组采集速率实际评价例子上 ,给出其不确定度分析和评价结果 .结论该过程及结论可用于对计量标准进行相应指标的不确定度分析上 ,也可用于估计采集速率指标本身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8.
梁志国  盛晓岩  孙宇 《计量技术》2003,16(12):56-58
介绍了用标准周期计数法评价线性测量系统采集速率时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和评价过程 ,讨论了影响评价结果不确定度的几个主要误差来源 ;给出了减小采集速率评价不确定度的主要措施 ;在一组采集速率实际评价例子上 ,给出了其不确定度分析和评价结果 ,该过程及结论可应用在对于计量标准进行相应指标的不确定度分析上 ,也可用于估计采集速率指标本身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介绍数据采集系统采集速率的一种简单实用的精确评价方法 ,即正弦波拟合评价法 .方法 核心技术除了采用最小二乘波形拟合手段外 ,还采用了一种性能独特的单频数字滤波器技术 ,该滤波器仅对噪声和谐波有滤除作用 ,从原理上说 ,对于正弦信号的幅度、相位、频率和直流分量 4个参数均无影响 .讨论了评价过程的误差来源 ,以及减小其评价误差的几种对策 ;并阐述了滤波方法及过程 ,同时 ,以滤波前后效果对比的方式给出了评价过程的计算机仿真结果 .结果 使用该方法评价采集速率 ,结果不确定度可达到 1 0 - 6量级 ,加上数字滤波器后 ,不确定度可降低一半以上 .结论 所述方法可以用于采集速率的精确评价  相似文献   

10.
梁志国 《计量学报》2023,(9):1429-1437
针对波形拟合法估计正弦参数时,测量条件对拟合参数带来的误差,进行了误差界的搜索研究。选取的条件变量分别是A/D位数、序列所含波形的周波数、序列长度。以仿真条件变化方式进行误差界变化规律搜索,获得了幅度、频率、相位、直流偏移、A/D有效位数等拟合参数的误差界随不同条件变化而变化的曲线规律。并对A/D位数、序列所含波形的周波数、以及序列长度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获得了拟合参数的误差界随序列长度变化呈现量子化阶梯特征的显著规律,给出了量子化阶梯宽度及高度的变化规律。当周波数不变时,各个拟合参数误差随量子化阶梯序号m的变化呈1/m2规律变化;当量子化误差阶梯号m相同时,拟合频率误差和拟合相位误差均随序列周波数N的变化呈1/N2规律变化,而拟合幅度、拟合直流偏移、有效位数三个参数的误差均随序列周波数N的增大呈缓慢线性规律降低。该结果可用于拟合正弦参数的误差评价和不确定度估计,也可用于在设定拟合误差和不确定度情况下,选择测量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介绍了用最小二乘法评价线性测量系统性度、直流增益和直流偏移几项指标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和评价过程。方法 讨论了影响评价结果不确定度的几个主要误差来源,包括信号源误差、被校系统测量误差、被校系统增益影响、量程范围内输入信号数值个数、环境影响等等,给出了减小线性度、直流增益和直流偏移几项指标评价不确定度的主要措施:(1)环境控制措施,以减少环境带来的不确定度;(2)选取高精度信号,以减少信  相似文献   

12.
直流增益和直流偏移的不确定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用最小二乘法评价线性测量系统直流增益和直流偏移指标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和评价过程。讨论了影响评价结果不确定度的几个主要因素 ,包括信号源误差、被校系统量化误差、被校系统重复性影响、非线性误差影响等等。对一个实例 ,给出了直流增益和直流偏移几项指标不确定度分析和评价结果。该过程及结论可用于分析计量标准相应指标的不确定度 ,也可用于估计直流增益和直流偏移的测量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用最小二乘法评价外差式激光测振仪信号处理电路直流增益和直流偏移指标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和评定过程.讨论了影响直流增益测量不确定度的几个主要误差来源,包括信号源误差、被校仪器响应误差、被校仪器直流增益、标准仪器测量误差的影响等等.给出了减小直流增益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措施:①环境控制措施,以减少环境带来的不确定度;②选取高精度信号,以减少信号源误差带来的不确定度;③选取高精度标准测量仪器,以减少测量误差带来的不确定度.通过一个实例,给出了激光测振仪信号处理电路直流增益和直流偏移指标不确定度分析和评定结果.该过程及结论可应用在相应参数的计量校准中.  相似文献   

14.
梁志国  孟晓风 《计测技术》2007,27(4):50-52,68
介绍了用端基直线法评价线性测量系统直流增益和直流偏移指标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包含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和评价过程.讨论了影响评价结果不确定度的几个主要误差来源,包括信号源误差、被校系统测量误差、被校系统量化误差的影响等等,给出了端基直流增益和直流偏移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在一个实际评价例子上,给出了直流增益和直流偏移指标不确定度分析和评价结果;不确定度验证表明了该过程的正确性和切实可行性.该过程及结论可应用在对于计量标准进行直流增益和直流偏移指标的不确定度分析上.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用标准周期计数法评价线性测量系统采集速率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和评价过程;讨论了影响评价结果不确定度的几个主要来源;给出了减小采集速率评价不确定度的主要措施,通过一组实例,给出了采集速率不确定度分析和评价结果,该过程及结论可应用在对于计量标准进行相应指标的不确定度分析上,也可用于估计采集速率指标本身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6.
梁志国 《计量学报》2012,33(6):555-558
介绍了用阶跃响应法评价数字存储示波器上升时间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与评定过程。讨论了主要的不确定度来源,包括信号源上升时间及其误差、示波器时基误差、示波器幅度测量误差、上升时间区间端点处波形曲线随变化率的影响,以及测量重复性等,给出了不确定度模型,以及减小不确定度的主要措施,并结合实例,给出了上升时间的不确定度评定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