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轧钢加热炉余热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一种轧钢加热炉余热利用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和经济效益分析.这套余热利用系统通过生产使用证明,理论上实用性强、结构设计简单、操作使用安全方便,不但节约能源、而且优化生产作业环境,一座加热炉仅需投资十几万元即可获得理想的使用效果,半年就能收回全部投资.  相似文献   

2.
推钢式轧钢加热炉汽化冷却的应用目前并不普遍,尤其是较为新颖先进的低汽包自然循环全汽化的应用为数还更少。为了提高轧材的质量,以及从节约能源的意义考虑,本文结合无锡钢厂在这方面的应用和改造情况介绍如下:1.汽化冷却的产生和发展推钢式轧钢加热炉,主要用来加热被加工的钢锭。炉内支承钢锭的构架必须具备在高温下(一般炉温在1200℃左右)有足够的承载能力。早期的加热炉是一实心体,钢锭放在炉底加热。这样一方面容易粘钢,另一方面钢锭加热不均。后来人们就用炉筋管把它架起来加热,管内通水冷却,冷却水直接排放。这样既需用大量的冷却水,又带走了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江西洪都钢厂轧钢加热炉的汽化冷却技术改造情况 ,论述了改造的效果 ,估算了经济效益 ,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杨有宁 《江苏冶金》2001,29(1):47-47,54
国内轧钢加热炉,过去大多数是以燃煤方式加热钢坯,由于环保等原因,逐渐为燃气、燃油方式加热所替代,在燃气或燃油的轧钢加热炉上装置列管式日交换器,再配上完善的水、汽、电控制装置,即可组合成简单实用的加热炉余热生产蒸汽系统,能为企业生产和生活供应充足的蒸汽。  相似文献   

5.
索勇  尹成雷 《山东冶金》1998,20(6):22-23
在推钢连续加热炉上以低汽包以低汽包自然循环冷却系统替代循环水冷却系统,解决了炉筋管的结垢问题,提高循环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及成材率,回收废热每年可获益32万元,并可节省电费10万元/a。  相似文献   

6.
轧钢加热炉烟气的余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重立 《钢铁》1997,32(8):63-65
阐述了轧钢加热炉烟气余热利用的意义,剖析了我国轧钢加热炉烟气余热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强调了烟气余热利用的原则,指出了提高烟气余热回收率的途径和在“九五”期间轧钢加热炉烟气余热利用要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国轧钢加热炉烟气余热利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作了剖析,指出了提高烟气余热回收率的途径和“九五”期间要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9.
朱昆  舒宏水 《江西冶金》2000,20(4):20-22,F004
介绍了江西洪都钢厂轧钢加热炉的汽化冷却技术改造情况,论述了改造的效果,估算了经济效益,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马忠民  王秉芝 《河南冶金》1996,(3):47-51,64
剖析安钢轧钢系统加热炉烟余热利用低的原因,提出其综合利用和五原则,这个方案实施后年可创纯经济效益409.00万元,同时,指出其现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在永钢集团竖炉生产球团过程中,将炉内水梁循环水冷改为汽化冷却,产生的低压饱和蒸汽用于发电的的工程实例。优化了生产冷却系统,提高了竖炉热稳定性,降低了用电量、耗水量,同时回收竖炉余热产生蒸汽用于发电,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大断面轴承钢由于心部温度下降缓慢,容易引起碳化物成网状析出,破坏其使用性能。传统工艺中必须采用正火热处理加以消除。本文将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相结合,利用计算机模拟给出了轴承圆钢轧后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提出合理的控轧控冷工艺,从而取代正火工艺,达到节能、优化生产工序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为减轻20CrMoH齿轮钢带状组织,进行了Φ80mm棒材在精轧区的3种穿水冷却试验。结果表明:精轧前穿水冷却,轧制温度处在两相区轧制,带状组织级别为2.5~3.0级;精轧后以及精轧前、后进行穿水冷却,轧制温度处在奥氏体区轧制,带状组织级别为1.0~2.0级,尤其在奥氏体未再结晶区轧制时,带状组织级别为1.0~1.5级。  相似文献   

14.
高炉软水闭路循环冷却系统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葆熙 《炼铁》1997,16(4):6-9
从热负荷及水温差的确定,冷却壁结构形式,高炉圆周方向水量的分配,冷却系统的脱气功能,脱气罐与膨胀罐的布置及系统的则控制等方面探讨了设计软水密闭循环系统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汝武 《冶金能源》2004,23(3):42-45,61
论述了以喷射技术为基础的蒸汽系统节能设备,可实现蒸汽升压,闪蒸汽回收,节能降压,凝结水汽水回收,汽轮机压力匹配等用途。节能率20%~30%。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大量使用蒸汽的行业,为企业创造丰厚的节能效益。  相似文献   

16.
通过改变现场连铸冷却制度,发现一冷、二冷工艺对连铸坯的等轴晶比例具有较大的影响。当结晶器冷却水流量下调后,结晶器内冷却水温差提高,冷却水带走的热量增加,结晶器与铸坯的接触情况及结晶前沿的温度分布得到改善,从而控制了柱状晶的生长,扩大了铸坯中心等轴晶区;二冷水量的改变,更进一步有利等轴晶的生成。采用合理的一冷、二冷工艺可...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同冷却方式(随炉冷、沙冷、等温冷、空冷及雾冷)处理T91钢连铸坯,研究冷却速度(2.5~18℃/min)对该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经同一奥氏体化过程后,冷却速度对钢材的组织转变影响较大,缓冷(2.5~4℃/min)时,组织为较多的先共析铁素体和少量板条马氏体;随冷却速度增加(6~18℃/min),马氏体增多,铁素体减少。通过研究发现,缓慢冷却能够大幅提高铸坯的塑性及韧性,塑性最大可提高81.25%,韧性最大可提高22.61%,等温冷却对后序轧管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8.
本对影响氧化铝熟料单筒冷却机冷却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节能技术改造措施,取得了明显的节能效益。  相似文献   

19.
陈登福  潘艳华  董凌燕  韩志伟  冯科 《炼钢》2006,22(4):28-30,34
文中测量了SWRH82B钢高温力学性能参数,找出了SWRH82B钢的脆性温度区间,确定了二次冷却目标表面温度曲线;然后根据铸机参数和热物性参数,利用编制的仿真软件仿真计算出具体铸机的二冷水量,开发了方坯连铸SWRH82B钢的二冷制度,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孟华  王建军  王华  李红娟 《钢铁》2015,(3):84-90,95
针对钢铁企业煤气系统不平衡问题,指出主要是自备电厂机组设计不合理导致煤气系统结构性静态不平衡。采用概率统计与数值分析的方法,以钢铁企业煤气富余量的统计特性为基础,重新审视煤气系统不平衡问题。以年产280万t粗钢的钢铁联合企业为例对自备电厂机组进行设计,以小时煤气富余量最大值为基准设计7种发电方案,并结合各设计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财务评价,得到以90%小时煤气富余量最大值设计本钢铁企业自备电厂机组大小最为合理。以避免生产状况变化较大时煤气的大量放散,使富余煤气得到了合理、安全高效利用,有效缓解煤气系统不平衡的问题,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生产费用。同时针对各方案建立了此钢铁企业自备电厂煤气系统环境成本模型,虽然增加了企业的总运行成本,但对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