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黄河流域水资源需求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水资源需求管理的内涵和实施手段进行探讨的基础上,针对目前黄河流域水资源紧缺与用水效率低下的突出矛盾,分析了黄河流域实施需求管理的必要性。从行政管理、水价制定、经济激励、节水技术推广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对黄河流域实施水资源需求管理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8月24日,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国英主持召开部务会议,审议关于实施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行动的意见、推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全国"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会议强调,实施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行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要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为重,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全面实施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行动,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要统筹加强需求和供给管理,深度实施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严格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完善水资源监测体系,强化节水监督考核结果运用,确保深度节水控水行动落地见效。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短缺一直是黄河流域最大矛盾,以节约用水扩大发展空间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黄河保护法的颁布施行,黄河流域节约用水管理也面临新的形势。为落实“节水优先”治水思路,探索破解现状难题的有效途径,归纳了黄河流域节水发展历程,分析了流域节水现状,探究了现阶段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还存在对节水认识不到位、高耗水行业用水定额差别化管理不足和节水激励新政策新制度有待制定等问题,针对性提出了进一步增强节水意识、深化流域高耗水工业和服务业用水管理、强化节水管理和多管齐下助力节水发展的对策建议,更好发挥流域机构对节约用水管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民黄河》2021,(1):61-66
明晰黄河用水演变特征、探究黄河未来水资源情势,对流域有效管理水资源、合理制定规划方案、优化布局重大水利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多种方法开展了黄河流域用水演变特征分析、用水变化影响因素判别及未来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势识别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1980—2016年用水增长主要为城镇生活用水,37 a增加了37.0亿m~3;2012—2016年工业用水量有所下降,2000—2016年农业用水量整体呈现减少特征,农业节水量能够满足新增灌溉面积用水需求;未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用水量仍将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这可能会加剧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黄河流域2001—2016年总耗水量整体呈增加趋势,地表水是黄河流域主要水源,但现阶段流域用水仍无法摆脱对地下水的依赖,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考虑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河川径流量变化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生效前,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将日益凸显。黄河流域农业灌溉尚有一定的节水潜力,可通过加大灌区节水改造、完善田间工程配套等措施实现流域深度节水。  相似文献   

5.
随着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作用的加剧,流域水资源受变化环境的影响愈加显著。研究变化环境下的流域水资源系统变化特征及需水预测对支撑流域水资源管理与合理配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耦合了考虑物理机制的需水预测方法,建立水资源系统模型,以黄河流域为例,分析了多因子驱动及多要素胁迫作用下黄河流域水资源系统变化特征,采用MPI气候模式预估的未来气温、降水结果及未来流域5种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形,预测了黄河流域2017—2030年的水资源供需演变趋势。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的生活需水量随着流域人口及人均用水需求的增加不断增长。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工业需水量呈现缓慢减少态势,生态及三产需水量逐年增加,农业灌溉需水量呈下降趋势;②在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力度、增加节水技术投资的前提下,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注重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满足黄河流域下一阶段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③为保障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要调整流域水资源管理策略,提高节水程度,促进流域产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6.
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贫乏,缺水已成为沿黄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针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状况,制定符合实际的节水措施,走出有特色的节水管理之路,实现节水型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必须强化节水,率先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在分析黄河流域节水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黄河流域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按照"补短板、严约束、健机制"的思路,提出了黄河流域落实节水优先的分区重点和对策措施,可为推动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公众的节水、惜水意识,促进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分配、节约和保护。本文介绍了黄河流域水资源及其利用情况。采用趋势和对比方法,分析了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变化,地表、地下水资源和用水组成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年来,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呈减少趋势,而用水量在逐年增加。通过本次分析研究,提高了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及用水情况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声音     
<正>"河套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已由0.42提高到0.49,年节水5亿~7亿m3。"——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工程建设管理处处长郭平黄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节水,是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要务,也是"塞上粮仓"——内蒙古河套灌区发展的重中之重。1998年以来,河套灌区大力实施节水改造工程,通过衬砌、整治、疏浚总干渠等骨干渠道,配套改造各类建筑物等措施,提高了渠系水利用系数,推进了水资源高效利用,并完成水权转让项目18.6亿元。  相似文献   

10.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河流域供水量、用水量、耗水量、排水量和入河污染物的基本情况,分析了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实际缺水情况和现状水质状况。黄河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存在水资源总量不足、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用水效率偏低、水污染形势严峻等问题。为缓解流域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应在建设节水减污型社会的基础上实施跨流域调水。  相似文献   

11.
黄河水资源的调度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民治黄以来,黄河水资源管理得到加强,三门峡,刘家峡水库纺凌调度方式不断完善和改进,黄河水量调度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黄河水资源必须统一管理和调度,在保证黄河防洪、防凌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各种手段强化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合理调度黄河水量,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今后应建立适应黄河特点的黄河水资源管理体制,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取水许可、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管理水量与水质,使有  相似文献   

12.
关于缓解黄河下游断流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黄河下游断流现象愈演愈烈。除已分析的流域干旱,降雨偏少,工农业用水剧增以及管理工作跟不上等原因外,笔者认为地上河的自然因素,也是一个带有决定性的成因。目前,在平水年份,黄河的水量除工农业用水及输沙入海用水外,每年尚有约100亿^3弃水,在工农业用水中,有100多亿立方米的水量是动摇流域以外的,评估其为水资源贫乏,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3.
黄河流域发展节水型农业的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已变得十分突出。在分析了黄河不资源状况和流域农田灌溉水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建立节水型 必要性,并针对目前农田灌溉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黄河了水灌溉应从推广应用新型节水技术,完善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水利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入手,才能杜绝农田灌溉水资源浪费的现象,才能使灌区管理运行真正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相似文献   

14.
黄河水资源矛盾及其出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为武 《人民黄河》1996,18(6):54-57
针对黄河水资源日前紧张的状况,分析了龙羊峡和刘家峡水库蓄水黄河下游的影响,提出了解决缺水问题的几条出路:(1)黄河上游水库群应从整体利益出发,尽可能满足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龙羊峡水库远在上游,其运行应重点考虑发电,而刘家峡水库应减少冬季泄量,更多地考虑宁蒙河段防凌,灌溉和防洪要求;(2)应促使大柳树反调节水库尽快兴建;(3)小浪底水库建成后,应以保证下游防洪,供水和减淤为主,而三门峡水库则应以加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现状,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四个水平年进行多方案的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分析了黄河水对经济各部门需水的可能满足程度及供水效益,得到了关于黄河水资源利用问题的一些认识,提出了黄河供水能力可基本满足2010年水平黄河地区各部门低限用水要求的观点及解决水资源不足问题的对策,为黄河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裴勇  龚华  张锁成 《人民黄河》2001,23(8):16-17
分析了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预测了21世纪初期沿黄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对黄河水资源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十五”期间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布局以及工程建设安排的原则。为促进沿黄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并保障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充分考虑各省(区)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建设安排的原则,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提出了“十五”期间各类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安排的规划意见,工程安排上突出了节水和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量的合理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入水量前后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对2020年调水40亿m^3,2030年调水100亿m^3,2050年调水190亿m^34进行了分配研究,提出了重点水资源利用的水源工程和不同调水量的受水区范围,并建议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第一期工程应加快前期工作步伐,尽快实施以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紧张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黄河流域水沙资源区域分布的基础上,本文采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和水文量累计曲线法分析黄河水沙资源量的变化特征,进而探讨了黄河泥沙的资源化及水沙资源量变化对泥沙资源化的影响。黄河龙羊峡水库以上河段年径流量和输沙量没有明显变化,其他干流河段和中游大部分典型支流的径流量和输沙量随时间具有明显的减少趋势。黄河水沙资源量大幅减少对泥沙资源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水沙资源量大幅减少会降低引洪淤滩、淤临和淤背的效率,限制灌区黄河泥沙烧制建筑材料、淤改与稻改等途径的实施,减小黄河口泥沙造陆的速率,影响黄河与河口湿地质量与数量的塑造;而对灌区浑水灌溉、清淤泥沙利用等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黄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水平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1956~2000年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评价结果和入海水量资料,对黄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水平进行初步分析,指出基于全年地表水资源量与出境量的洪水资源利用水平较稳定地维持在400亿m3左右;探讨了黄河流域历年来水利工程空间布局及运行方式变化与洪水资源利用过程的关系,并采用洪水资源利用程度的概念来显示不同流域之间洪水资源利用水平的相对差异,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程度在20世纪90年代呈上升趋势,至2000年已接近90%;指出黄河上游低含沙洪水资源的利用对中游高含沙洪水资源利用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