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真空钎焊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仇绪亮  李卫兵 《真空》1995,(3):32-34
综述了真空钎焊技术的特点和在国内外航空发动机、空气分离设备、工程机械、车船和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吴浩 《中国科技博览》2010,(30):263-263
桥墩在施工和使用中,由于碰撞等原因产生裂缝,拆除重建影响交通通行,也不利于节约和环境保护,在保证结构受力要求的前提下,对裂缝进行处理和加固,速度快,花费低。  相似文献   

3.
以Steadicam为代表的减震器是运动摄影技术史上的里程碑,将其与轨道、脚轮、摇臂、车船、飞行器、水下套装等其他承托组合使用则镜效更佳。本文详细分述这九种匹配模式,并结合中外优秀范例,剖析高难度复杂长镜头的践行要领与美学韵致。  相似文献   

4.
设计包装画面要考虑许多因素,其中有一些是无形因素。这些无形因素的影响是心理上的,又是复杂和相矛盾的。如果人们没看见过一样东西,就无所谓说它优或劣。促使人们意识到画面存在的关键是其可见度,因此,可见度是最重要的无形因素。一般地说,一件东西越大,越注目,它的可见度也越大。画面的可见度要依靠颜色、形象和包装尺寸、形状之间的关系来实现,而实际包装的尺寸、形状是由内容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用于高过载,低量程加速度测试的传感器-电容式抗高过载低量程传感。文中主要介绍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该传感器适用于中间弹道和外弹道上弹丸飞行参数的测试,以及颤振,飞行,碰撞试验等场合的参数测试。  相似文献   

6.
光纤传感器中偏振开关法消偏振衰落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低双折射光纤双光束干涉型传感器两臂偏振态随机变化引起的信号衰落,提出的一种新型消偏振方式可以在可见度略有下降的情况下,较好地消除偏振态变化引起的干涉信号可见度的随机变化。该方案是通过相互正交的两个偏振态,补偿由于其中一个偏振态变化导致的干涉信号衰落。通过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可以使传感信号稳定,能够在信噪比有所下降的情况下消除偏振衰落的影响,实现干涉型光纤传感器的消偏振衰落。  相似文献   

7.
《广东包装》2007,(5):I0003-I0003
近十年来,美国市场对“高可见度包装”的需求持续增加,到2008年时,“高可见度包装”的需求;舟达到72亿美元。其中,泡罩包装将是开发前景最大的形式之一。提及泡罩包装,我们想到的即是医药包装,但是目前的市场需求已经将泡罩包装拓展至很多行业和领域。泡罩包装对于在寻找新突破点的软包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潜力无穷的方向。[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90年代初,DGPS动态定位已应用于车船甚至低轨卫星的定位测量。本文在介绍DGPS系统原理后,提出了载波相位DGPS动态定位中,启动及失锁后整周模糊度的一种快速解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液压式材料多冲碰撞试验机中的电磁换向控制阀换向频率低,流量小等不足,设计了一种新型旋转换向控制阀,可使换向频率和流量得以大大提高。对旋转换向控制阀的结构、工作原理进行了设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忠峙 《上海包装》1994,(1):32-32
根据美国Freedonia集团的“泡罩包装和其他高可见度包装”调查报告介绍,近十年来,美国市场对“高可见度包装”(high—visibilitg packaging)的需求继续在增加,因为美国消费者需要这种可以直接窥见内装产品的包装形式。  相似文献   

11.
汶川大地震中桥梁结构横向抗震挡块遭到严重破坏,其中部分是由于梁体与其发生碰撞所致。针对桥梁结构横向抗震挡块与梁体在强震作用下的碰撞现象,建立了考虑上部结构与挡块间偏心距、支座非线性和墩柱弹塑性的横桥向单墩碰撞模型。采用非线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方法,详细研究了偏心距、碰撞刚度、初始间隙、桥墩线刚度、上部结构与盖梁质量比、上下部结构周期比以及墩柱弹塑性等参数对桥梁结构横向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偏心的碰撞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非线性,低高度梁(e<70cm)不考虑偏心碰撞分析可能导致不保守的结果,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碰撞振动(即物体之间的反复碰撞)广泛存在于机械和结构系统之中,并且对系统的动态特性、可靠性和寿命等技术指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工程界迫切需要了解碰撞振动的规律,对其实施有效的控制。然而,碰撞振动属于强非线性动力学过程,并具有非光滑性或非连续性,呈现比光滑振动系统更为丰富的现象,其研究难度很大。近20年来,国内外学者发展了一系列新的非线性动力学理论、计算和实验方法来研究碰撞振动问题,从而取得了丰硕成果。金栋平、胡海岩两位教授长期从事碰撞振动及其控制研究,在该领域取得了系统性的学术成果。他们所编著的《碰撞振动与控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介绍了研究碰撞问题的主要方法,总结了碰撞振动研究的重要进展,尤其是作者所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3.
张丽娜 《硅谷》2011,(22):53-53,84
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的多个标签同时应答时会引起数据碰撞现象,使阅读器正确读取信息所使用的算法称为防碰撞算法,深入分析目前RFID系统常用的防碰撞算法的特点,提出基于标签的唯一标志符的防碰撞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明显的优越性,得到高吞吐率、低错误率。  相似文献   

14.
研究车辆与自行车碰撞事故中骑车人的下肢损伤风险,并确定车辆碰撞速度、自行车速度和骑车人特征等参数对骑车人下肢严重损伤的影响。为此,从德国深入事故数据库(German in-depth accident study, GIDAS)中挑选出471个带有骑车人下肢损伤的案例,并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成组独立样本T检验,使用逻辑回归方法建立自行车骑车人下肢严重损伤风险函数模型,分析车辆碰撞速度、自行车速度和骑车人特征(年龄、身高和体重)对骑车人下肢严重损伤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辆碰撞速度、骑车人年龄和体重是影响骑车人下肢严重损伤的显著性因素,其中车辆碰撞速度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年龄和体重,且骑车人的下肢严重损伤风险与车辆碰撞速度、骑车人年龄和体重呈正相关。当汽车碰撞速度为55 km/h时,骑车人下肢严重损伤风险几率为50%。  相似文献   

15.
根据宏观检查、化学分析、金相检验、裂纹形貌和裂纹成因分析,认为锅炉汽包在开孔内壁处产生方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锅炉进水口供水温度过低,过泠水从进水管冲入汽包,碰撞到档水板引起过冷水飞溅到汽包开孔内壁处使该处产生温差应力而导致裂纹,提出了增加防护板或改进进水方式等有效的修复方法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低地球轨道距地面200~700km,是对地观测卫星、气象卫星、空间站等航天器运行区域,在此区间内大多数空间飞行器运动部件选用固体润滑材料,其中二硫化钼(MoS2)使用最为广泛。在低地球轨道内,大气残余气体中氧分子在紫外光作用下发生光致解离,产生原子态氧并长时间在轨稳定存在,原子氧与轨道内高速飞行航天器碰撞时能量为5.3eV,这种高速碰撞氧化对材料侵蚀作用非常严重,因此,原子氧辐照被认为是低地球轨道航天器表面最危险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7.
振动能量采集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清洁能源技术,在飞行器结构传感器网络等方面有重要应用潜景。针对低频振动能量采集技术主要存在的功率密度低、采集频带窄等问题,提了出碰振升频振动能量采集设计方案。在考虑机电耦合的前提下,建立了碰振升频采集系统的碰撞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不同碰撞间隙对系统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的影响,探讨了碰撞次数对电能输出改变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频采集振子对低频驱动振子起到限位作用;随碰撞间隙的减小,输出电压的均方根峰值往高频方向移动,并不明显影响最大的输出电压;在碰撞发生频带,高频采集振子对总功率输出的贡献比例明显提升,约提升30%;相较于多次碰撞而言,单次碰撞更能确保电能输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粉体工业》2007,(2):25-26
气流粉碎技术是利用物料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获得巨大的动能,在粉碎室中造成物料颗粒之间的高速碰撞、剧烈摩擦,同时高速气流对物料产生剪切作用,从而达到粉碎物料的目的,它能将原料加工成极细的粉末(〈10μm)。它的优点在于:1、粉碎温度低,可粉碎热敏性、低融点的物料。2、生产周期短,收粉率高。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对大跨度斜拉桥抗震性能的研究多只以主桥为分析对象,而对斜拉桥与引桥之间碰撞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这一现象,以某九江大桥为例建立了斜拉桥与引桥之间的碰撞分析模型,分别对场地类型、斜拉桥重心高度和引桥结构形式等影响斜拉桥主桥与引桥之间碰撞效应的主要因素进行的系统分析,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可为类似工程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陈绍桥 《塑料包装》2000,10(4):40-44
一、乙烯──聚乙烯醇缩醛薄膜 乙烯──醋酸乙烯(EVA)共聚物属于聚烯烃类。它们是从基本的聚乙烯结构得来的,其抗化学物性能大致与低密度聚乙烯相同。 同LDPE比较,EVA树脂薄膜的耐碰撞性更好,热合温度也更低。耐碰撞性是随着分子量的增加和醋酸乙烯的含量增加而增强的。增加醋酸乙烯含量和降低分子量即可降低热合温度。 醋酸乙烯含量增加时,EVA树脂的结晶度就较小了,但是却更加有弹性,而且还有更大的粘性。这与很高的摩擦系数有关。由于粘性的问题,所以当需要低摩擦系数性能时,EVA树脂就需要加入更多的滑爽性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