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纯金中14种杂质元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纯金中14种杂质元素的分析条件、标准样品及分析样品处理方法,确定了各杂质元素工作曲线线性范围。采用压片方法制备漂移校正样品和纯金试样,用稀盐酸去除试样表面的沾污,工作曲线采用仪器内置的纯金标准曲线,并通过内部质量控制样品和校正样品监控。对于纯金中14种杂质元素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76%;测定结果与其他方法相比,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非白口铸铁的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直接利用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测定各种非白口化铸铁样品中主次元素含量的方法。使用光源对同一区域重复激发5~7次,促使灰口、球墨铸铁等铸铁样品中的游离碳转化成化合碳(Fe3C),形成可供光谱分析的白口化层,满足了光谱分析铸铁的条件。使用本法测定了合金轧辊、球墨铸铁以及生铁等非白口化样品中的C,Mn,Si,P,S,Cr,Ni,Cu,Mo,As和Mg 11种元素,测定结果与其他化学分析方法(红外吸收法,ICP-AES法,分光光度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刘启新  陈会兴 《冶金分析》2004,24(Z1):76-77
应用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对钢材中各种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和测定,通过制备样品,选用合适的分析曲线,在加入类标校正的条件下,测定了钢铁中C,Si,Mn,P,S,Al,Cu.标准偏差小于7%,准确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应用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白口化生铁样品中主次元素含量,并进一步探讨了取样、样品激发部位对试样白口化及检测结果的影响。通过选用基体元素作内标,对谱线进行基体校正和共存元素校正,建立了标准工作曲线。使用本法测定了白口化生铁样品中的Si、Mn、 P、S、Cu、As、Sn、Ti 8种元素,测定结果与认证值及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分析数据能够满足钢铁企业实验室生产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林英玲 《冶金分析》2014,34(5):56-59
探讨了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银中杂质元素铜、铋、铁、铅、锑、钯、硒和碲的分析条件、样品处理方法, 确定了各杂质元素测定范围。采用对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的车床或压样机加工样品表面, 用盐酸(1+9)去除试样表面的沾污, 校准曲线采用仪器内置的纯银标准曲线, 并通过内部质量控制样品和校正样品监控。实验方法用于纯银标准样品中8种元素的分析, 测定值与认定值一致;对银锭样品进行分析, 各元素11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0%~4.0%之间。方法可用于纯银和银锭中包括钯的杂质元素分析。  相似文献   

6.
对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中的4种典型的分析方法--脉冲分辨分析法、峰值积分法、单火花评估法和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法在钢中夹杂物的状态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各种方法分析夹杂物的主要原理、特点和分析进展,也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指出了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在钢中夹杂物状态分析中的优势,并提出了该法在夹杂物分析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张毅  赵涛  朱莉  缪乐德 《冶金分析》2009,29(5):24-30
在用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钢中酸溶铝时发现,无论是采用峰值积分法还是脉冲分布分析法,酸溶铝的分析结果与湿法分析结果之间时常出现偏差,且这种偏差表观上没有一定的规律性。本文针对这种偏差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证实了这种偏差现象与样品中AlN析出物的粒径大小存在的关系:AlN析出物的粒径越大,酸溶铝分析偏差越大;当AlN析出物的粒径小于300 nm时,酸溶铝分析偏差可以小到可忽略的程度。因此,采用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钢中酸溶铝应该注意样品中的元素组成和成分含量,并通过氮含量和微合金化元素含量判断该法准确分析酸溶铝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ARL-4460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仪,通过Spark-DAT法对钢中的硼元素进行测定,并对钢中夹杂物进行分析。该方法检测速度快,分析精度高,有利于钢铁冶炼过程中的杂质控制和工艺优化。  相似文献   

9.
任维萍 《冶金分析》2014,34(8):16-21
从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以下简称光谱法)测定不锈钢中氮元素的现状入手,以光谱法测定结果与热导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规律为主线,探讨了影响光谱法测定氮元素精度的主要因素及解决方案。结果表明,使用较新的砂轮片研磨样品、样品表面温度保持室温、采用空冷冷却样品以及旋转式清刷电极等方法均可有效提高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不锈钢中氮元素检测准确度。试验确定了仪器的最佳激发参数,并采用分段拟合的方式绘制校准曲线。当冲洗时间由8 s增加至10 s、预燃时间由9 s增加为10 s时,可大大提高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不锈钢中氮含量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对铝箔分析中样品的制备实验技术,比较各种制备手段、制备方法的可行性及由其所得到的样品检测效果。采用机械压样机破碎样压制方法制备的铝箔样品可在光电直读光谱仪上进行快速分析。在35 T压力,压力保持延时60 s,重复压制7次,预燃时间40 s时,测定铝箔样品中的Zn,Ni,Mg,Si,Fe,Cu,Mn,Cr,Ti 9种元素,测定方法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0%,测定结果与ICP-AES法、化学分析方法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