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永 《酿酒科技》2013,(1):116-119
阐释了地理标志保护对葡萄酒产业集群发展的重大意义,指出因为葡萄酒地理标志的公共性与开放性以及战略定位不同而导致了葡萄酒地理标志发展的中外差异.结合山东地理标志葡萄酒生产的现状,说明山东葡萄酒地理标志的资源整合与产区整合亟待加强,并强调要科学处理葡萄酒地理标志与驰名商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昌黎县葡萄酒产业集群化发展已初见端倪,集群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也举足轻重。然而,并非所有的集群都能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对于昌黎县葡萄酒产业集群而言,也是优势与风险并存。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载体,其竞争优势来源于其动力机制。通过分析葡萄酒产业生成动力体系,提出了生态资本、组织资本和文化资本是葡萄酒产业集群动力新源,并结合甘肃葡萄酒产业动力源分析,提出了促进甘肃葡萄酒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正近期,烟台市财政局与市经信委联合印发了《烟台市果蔬加工及葡萄酒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暂行办法》。"果蔬加工及葡萄酒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工作专项资金"(以下简称"果蔬加工及葡萄酒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是指由省级财政、经信预算安排的,用于推动2018-2020年烟台果蔬加工及葡萄酒产业集群快速发展,落实《烟台市果蔬加工及  相似文献   

5.
昌黎县葡萄酒产业集群化发展已初见端倪,集群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也举足轻重,必将成为昌黎县区域经济发展的依托、动力。然而,该集群的发展无疑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首先对昌黎县葡萄酒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其次对该集群存在问题进行了大致剖析。  相似文献   

6.
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小酒庄,大产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探讨了葡萄酒持续生产模式后,深入分析了饮料葡萄酒与酒庄葡萄酒的内涵、在葡萄酒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认为目前我国应在葡萄酒的优质产区大力发展葡萄酒庄,并通过葡萄酒庄的集群发展,形成葡萄酒大产业,以实现葡萄酒产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滨州医学院葡萄酒学院副院长刘世松的新专著《中国葡萄酒可持续发展研究》一书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各大新华书店、网络商城同步开售。这是刘世松长期专注于中国葡萄酒产业管理研究与产业实践的又一重要学术成果。刘世松是我国著名的葡萄酒文化与经济研究学者,从事葡萄酒产业经济研究20多年。《中国葡萄酒可持续发展研究》一书,共分六个章节,内容涉及到国内外葡萄酒产业管理体系、政府规制、产区竞争力、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文化重塑等方面。第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葡萄酒产业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节点。山东几乎占了全国葡萄酒生产的半壁江山。作为中国葡萄酒的一个大省和强省,山东在一些关乎产业战略定位的关键举措上,应当先行一步,起好步,带好头,发挥好导向与示范作用。1高度重视优质原料基地建设葡萄酒是"种"出来的,"七分在原料,三分在酿  相似文献   

9.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坚持"小酒庄、大产业"的发展理念,该发展理念是在借鉴法国波尔多等成熟的葡萄酒产区现状和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虽然发展理念对产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还没有关于"小酒庄、大产业"的发展理念是否适合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的研究。此研究用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结合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现状来对此问题进行了论述,填补了这个研究空白。研究显示,"小酒庄、大产业"的发展理念并不适合现阶段的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实际,并提出了"多样性、强产业、大文化"的新型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葡萄酒产业经历了近十年的快速增长,现已进入理性调整期。2012年之后,葡萄酒产量在114万千升上下浮动,目前依然没有走出调整期,而国内葡萄酒市场消费量每年呈递增趋势,消费量与产量之差约为60万千升,即每年约有60万千升的葡萄酒通过进口补充,所以,国内葡萄酒产业面临着极大的冲击和竞争压力,引起了行业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基于此,本文对我国葡萄酒产业生命周期、葡萄酒产品以及葡萄酒文化等主要特点进行剖析,认为通过创新葡萄酒生产技术与产品种类,完善葡萄酒产业集群建设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葡萄酒知识、文化普及和人才体系建设等措施来提高中国葡萄酒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