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锂作为未来的战略资源,全球已掀起了锂矿资源的勘查开发热潮。全球锂矿资源集中分布在南美洲的"锂三角"地区以及中国和澳大利亚,与此同时,在墨西哥、塞尔维亚、阿富汗和捷克亦有重要的勘查发现,加拿大和美国也加紧了本国锂矿资源的开发。在全球锂矿资源勘查开发不断升温、寡头格局不断加剧的资源态势下,全球锂资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短期供给的有限提升,使得全球锂矿供需短期基本平衡。针对全球锂业发展的基本态势,本文提出了一方面加强统筹管理,加大锂资源提取技术研发,提高国内锂资源利用水平;另一方面,应加强境外锂资源的开发利用,重点关注南美和"一带一路"地区。  相似文献   

2.
中国锂资源供应体系研究:现状、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锂资源供应体系是为满足国内消费和出口而形成的国内外锂资源供应系统,包括资源类型、来源、结构等因素。从国内和国外两个维度对我国现有的锂资源供应结构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对2025年我国锂资源供需形势进行了判断。研究发现:我国锂资源供应体系由国内盐湖锂、国内锂辉石、国内锂云母、国外盐湖锂和国外锂辉石五部分构成,2017年对外依存度高达80%,国外进口主要来自成本较高的澳大利亚锂辉石资源;我国本土锂资源储量丰富,但开发难度大、成本高,供应能力弱;预计到2025年我国锂资源需求43.38万t,本土供应能力仅为18万t,缺口达25.38万t,不考虑出口需求的情况下,国内需求对外依存度依然高达58.5%,国外锂资源供应存在结构性风险。建议进一步加强国内资源勘查工作,采用多种措施提高本土锂资源开发,鼓励企业布局南美优质盐湖锂资源。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中国锂资源概况、锂矿生产、锂盐生产、锂消费结构以及消费总量的历史数据及现状出发,系统分析中国锂资源供需形势及对外依存度,并预测未来中国锂资源供需形势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分析研究认为未来国内锂矿资源供应不能满足需求,资源缺口仍将存在,中国锂资源对外依存度将长期保持在70%左右。未来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锂资源的需求会持续快速上升,而国内锂资源供应能力较弱,供应缺口将长期存在。建议进一步加强国内资源勘查工作,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国内锂资源供应量,鼓励企业布局南美优质盐湖锂资源,并制定相关政策,提高盐湖锂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强对废旧锂电池回收处理技术的研发,实现废旧锂电池处置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全球锂矿供应形势及我国资源安全保障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锂矿资源70%以上集中分布在南美普纳高原的锂三角地区,中国锂资源探明储量为649万t,占全球的11.6%,居全球第三位。全球锂资源集中分布导致了寡头供应的格局,澳大利亚、智利和阿根廷供应了全球近90%的锂原料,当前全球锂资源尚处于供需平衡的状态,但中长期供需将为紧平衡状态。目前,我国是全球第一大锂消费国,消费量占全球的47.3%,尽管我国锂资源丰富,但供应能力较弱,生产成本高;虽然我国锂业公司掌握了境外部分优质锂资源,但国际话语权较弱;我国锂原料供应对外依存度高达84.5%,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建议在加强境内锂资源勘查投入和关键性提锂技术研发的同时,实现跨区域联合发展的锂全产业链建设;此外企业应在全球重点矿集区建立境外资源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能源经济的兴起,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首先介绍锂资源分布,锂矿物的物化特性,然后重点综述了锂及锂化合物从富锂矿物中的提取技术,以及富锂矿物在锂离子电池材料和高性能复合材料方面的应用。总体而言,我国锂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高,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大部分的锂资源依赖于进口,亟需提高富锂矿物资源开采、提取以及综合利用水平,加快开发富锂矿物在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全球锂矿资源70%以上集中分布在南美普纳高原的锂三角地区,中国锂资源探明储量为649万t,居全球第3位,占全球的11.6%。全球锂资源分布集中导致了寡头供应的格局,澳大利亚、智利和阿根廷供应了全球近90%的锂原料,当前全球锂资源尚处于供需平衡的状态,但中长期内供需将为紧平衡状态。目前,我国是全球第一大锂消费国,消费量占全球47.3%,尽管我国锂资源丰富,但供应能力较弱,生产成本高,虽然我国锂业公司掌握了境外部分优质锂资源,但国际话语权弱。我国锂原料供应对外依存度高达84.5%,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建议在加强境内锂资源勘查投入和关键性提锂技术研发的同时,还需实现跨区域联合发展的锂全产业链建设;建议企业在全球重点矿集区建立境外资源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7.
锂在新能源产业中应用较为广泛,近年来,全球国家逐渐开始重视锂的战略价值。现阶段我国锂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加快锂矿的资源开发,提高锂的产业水平。本文分析了锂矿资源的发展趋势和供需现状,并针对供需矛盾,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锂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矿种,被世界各国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世界锂矿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北美洲、拉丁美洲、非洲、大洋洲、欧洲及亚洲。截至2019年底,全球已探明的锂矿资源储量达1700万t,中国储量占比为5.88%,排名世界第4。未来随着中国高端装备制造、储能与分布式电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发展,锂资源的需求会持续快速上升,而国内锂资源供应能力较弱,供应缺口将长期存在。通过分析国内外锂矿矿床类型、资源分布特征,结合中国锂矿勘查开发的新进展,提出需加大国内重点成锂区(带)勘探投入、统筹海外优质固液锂资源市场布局、开展盐湖提锂技术攻关与共(伴)生锂矿利用研究、加强锂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深加工技术研发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锂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入手,分析我国锂资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锂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我国锂矿资源主要集中于西藏、新疆、青海、四川、江西,锂矿类型主要为硬岩型和盐湖卤水型。随着近几年对盐湖卤水型锂矿的开发,中国已成为锂资源大国,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锂资源开发程度较低,对外依存度高。同时,我国锂消费量逐年提升,也是全球最大锂消费国。我国锂资源产业存在的问题有提锂工艺水平不够高,锂产业结构不合理,卤水型锂矿开发程度较低,冶炼和回收环节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建议政府完善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企业加强合作,建立产业联盟,加大力度提高生产工艺,提高锂资源利用率,注重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剧增,供应能否满足本国需求,以及制约供应的主要风险点有哪些,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长周期历史数据分析预测法,结合中国铜市场历史的变化趋势,构建了修正版的中国铜矿供应风险评价模型,选取定量指标并设定每个指标处于紧张状态的基准值,评价中国铜矿资源的供应风险及风险点。本文从需求状况、国内供应能力、全球供应集中度、地缘政治风险和供需形势五个维度11个指标对中国铜矿供应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中国的铜矿需求量很大,而国内供应乏力,存在供应风险。但全球铜矿资源分布、生产国家及生产公司的集中度较为宽松,为中国铜矿资源的多元化进口、降低进口风险创造了条件,到2030年中国铜矿供不应求的局面将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11.
企业安全风险评价的建立能为企业的安全管理和考核提供依据,是企业提高安全素养和制定事故预防措施的基础。本文对照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中的风险评价,分析了两种风险评价的区别,指出在风险评价时,必须考虑企业已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及其有效性,而且最终必须确定风险是否在企业可容许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钴是当前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重要原料。为了保障中国钴资源供应安全,本文从资源、市场、政治三个角度选取评价指标,运用历史对比和定量评价方法,对供应风险进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资源保障度低、对外依存度高、再生利用率低、地缘政治风险较大是中国钴资源供应面临的主要风险,钴价大幅波动也是一个必须注意的潜在风险。风险治理建议:政府合理运用收储和投放机制,制定补贴和税收政策,加强与资源国的政府间合作关系;企业加强回收工艺研究,提高资源再生利用率;企业充分利用金融市场,加快海外资源布局;高校和科研院所做好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3.
杨晓松  谢波 《有色金属》1999,51(1):88-91
本文简述了环境风险评价的研究现状及其不确定分析,并以某冶炼厂SO2事故风险为例,对风险因素进行筛选和度量。  相似文献   

14.
针对重庆市煤矿事故风险管理工作,以8类主要煤矿事故为分析对象,以《重庆市突发事件风险管理操作指南(试行)》的“六表一图”为核心框架,开展煤矿事故风险评估工作。首先,列出“煤矿事故风险目录”,用“煤矿事故风险采集表”;其次,计算“煤矿事故风险损害后果”和“煤矿事故风险可能性”,绘制“煤矿事故风险矩阵图”,得出煤矿事故风险等级值;再次,根据煤矿事故风险评估的汇总结果,提出采用综合分析和历史比对方法,形成动态煤矿事故风险动态监测机制,提出风险的管理标准、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应急准备,提出省级区域三级风险管理和信息管理机制;最后,以煤矿事故风险“五表一图”为基础框架,提供一种从9方面编制煤矿事故风险评估报告的方法和目录纲要,为省级区域煤矿事故风险管理提供一种示范案例。  相似文献   

15.
全员参与事故风险管理,是矿山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环节。本文对某露天矿山开展全员参与生产系统风险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讨论和探索。同时,提出了基层员工参与生产系统风险辨识与控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并且提出分阶段实施以逐步强化和提升员工参与水平的思路,可供其他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控制和消除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中大量存在的风险因素,结合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特殊性和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其特点,阐述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实施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采用"生产专业-管理对象-风险类型"的风险辨识模式全面辨识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然后通过综合安全风险指数法和阈值分析法进行风险预测,将不同的煤矿灾害风险指数结果分为5个等级,最后根据等级顺序采取合适的具体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等风险管理手段,从而达到风险损失最小化.  相似文献   

17.
根据煤炭出口业务的特点,分析了出口风险的类型并采用专家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煤炭出口进行风险评估,得出黄骅港煤炭出口处于较低风险,同时根据风险权重提出了相应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ed the theory of three types of hazardous sources, and it recognized and analysed such three types of hazardous sources as the factor of inherent hazardous source, factor of inducing hazardous source and factor of men, which affect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coal-dust explosion risk system and then builds up the risk factor indices of coal-dust explosion according to analysis of conditions inducing the coal-dust explosion. It fixes the risk degree of coal-dust explosion risk system by analyzing loss probability and loss scope of risk system and by means of the probabilistic hazard evaluation method and risk matrix method, etc..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 of strong capability of nonlinear approximation of BP neural network, the paper designed the structure of BP neural network for the risk evaluation of the mine coal-dust explosion with BP neural network. And the weight of the network was finally determined by training the given samples so that the risk degree of samples to be measured could be exactly evaluated and the risk of mine coal-dust explosion could be alarmed in good time.  相似文献   

19.
贾晓霞  张瑶  苏毅 《资源与产业》2012,14(2):158-164
临港产业集群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众多内外部风险因素的影响,随着港口竞争的加剧,一些临港产业集群由于风险管理不到位而在竞争中逐渐走向衰退甚至消亡。为顺应临港产业集群风险管理的需要,从风险形成过程的视角出发,识别出临港产业集群的基础设施风险、网络组织风险、产业导向风险、公共管理风险、经济波动风险和安全风险6种因素及其风险因子,利用专家小组评估方法对各风险因子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估,进而从风险控制和防范角度提出所识别出的风险因子的承受体,尝试为进一步风险控制和预警提供一种管理参照。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了解行业风险状况,辅助风险决策,基于可接受风险理论,以2个"五年计划"("十一五"及"十二五")为时间周期,对煤矿行业的事故数据进行收集推导,采用平均个人风险值法(AIR)和事故累计概率-死亡人数曲线法(FN)建立了煤矿行业可接受风险标准,并对其应用进行研究:基于可接受风险跨领域横向比较了煤矿及化工等行业的风险水平;基于可接受风险-生活质量指数(LQI)分析了煤矿行业当前形式下的最优安全投入;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接受风险-模糊层次分析(Fuzzy-AHP)的煤矿生产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实现了对煤矿生产个人风险及社会风险的综合评估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