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抽油机井杆管偏磨问题十分突出,抽油杆柱受力状况变坏,抽油杆在下行程时纵向压缩载荷增大,使得抽油杆柱失稳产生纵向弯曲的屈曲变形波数增加,因此抽油杆与油管偏磨加重,杆断率增大,检泵周期短,作业井次明显增加,使得作业费用增加,采油成本加大。根据现场出现的偏磨情况,对偏磨位置进行了统计以及对偏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杆管受力分析出发探讨了偏磨现象产生的机理,分析了油井含水、井斜和腐蚀对杆管偏磨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偏磨措施,取得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油井抽油杆弯曲这一造成油井偏磨的主要原因,在进行了充分的理论计算、可行性研究及相应井下工艺研究基础上,通过抽油杆柱组合优化设计,在偏磨井段应用空心结构抽油杆,不增加悬点载荷、不增加能耗、不降低系统效率的条件下保证抽油杆柱在井下各种载荷作用下不发生弯曲,进而在油田泵筒管理中找到一条更为经济有效的油井防偏磨手段。  相似文献   

3.
抽油井正常生产过程中,抽油杆在上、下冲程往复运动时与油管接触摩擦,杆管发生磨损,这种磨损能损害抽油杆及接箍,同时也损坏油管,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造成油井杆管偏磨因素主要有井斜、载荷、产液等。通过近两年的研究分析,并采用防偏磨措施,有效缓解了油井偏磨现象。对油井偏磨导致的抽油杆断脱和泵卡等问题,提供解决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有杆泵抽油杆柱偏磨是造成抽油杆柱和油管柱失效的最主要因素,针对有杆泵抽油杆柱面临的偏磨问题,从抽油杆柱、油管、井身结构等因素出发,开展抽油杆柱偏磨原因分析。得出井身结构、封隔器坐封力、生产参数、油管弯曲和抽油杆柱弯曲是造成有杆泵采油井抽油杆柱偏磨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偏磨杆柱设计方法,并提出了抽油杆柱扶正器配置方法,通过优化抽油杆柱组合、合理配置扶正器等措施来防止或减少抽油杆柱偏磨,有效保障了有杆抽油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5.
抽油杆偏磨机理及扶正器校正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锦州采油厂有偏磨油井将近100口,经常发生倒井现象,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首先研究了产生偏磨的影响因素,对产生偏磨的机理进行分析,对抽油杆的受力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计算出了受力的力学模型,找出受力的边界条件,计算了配置扶正器后的力学模型,给出了扶正器的合理间距及安放位置,从而达到减少管杆偏磨现象的发生,增加有效生产时间,使油井正产生产。  相似文献   

6.
结合X队历年来的作业情况,分析抽油杆断脱的原因及优化措施。抽油杆断脱是杆柱下行程时遇到的阻力达到一定值后,抽油杆柱产生弯曲偏磨造成的。通过采取调整杆组合、善于运用扶正器及清防蜡技术管理等措施,可减少杆管偏磨,降低柱断比例,提高泵效,延长检泵周期,保证油井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7.
在有杆泵采油过程中,油管和抽油杆柱的偏磨问题十分突出,会造成油管磨损、抽油杆断裂等问题,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纯梁油田油井偏磨现状的调查,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下部抽油杆柱、管柱失稳弯曲造成偏磨及油井采出液“三高”的环境加剧杆管间的磨损。文章全面地介绍了油井杆管偏磨和“三高”治理工艺技术在现场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油房庄作业区斜井采油难度大,因井斜造成杆柱偏磨,导致抽油杆断脱、油管漏等问题,该区研究应用了一些防偏磨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抽油杆柱的偏磨,提高了油井时率,延长了检泵周期,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油井开采过程中,区块综合含水率不断上升,油井偏磨日趋严重的情况。抽油杆断脱是影响油井免修期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深入了解井下抽油杆柱的受力情况,研究出减少杆柱断脱的治理对策,以延长油井免修期。本文主要对抽油机井井下杆管的受力分析进行了研究,并从油井含水率和出沙等方面入手,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防偏磨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油气开采过程中,抽油杆是保证石油输送的载体,井眼轨迹及自身屈曲影响会导致抽油管偏磨,威胁管杆的寿命,增加开采成本。针对油管内壁与抽油杆柱接触发生的磨损,对抽油杆偏磨机理进行分析,建立了抽油杆与油管二维力学分析模型,实现了对抽油杆井下受力状况分析,以某井抽油过程作为实例开展分析。结论表明:当抽油杆柱受到集中载荷大于临界屈曲载荷时,杆柱发生屈曲与油管内壁接触产生偏磨现象,屈曲呈现正弦形状;抽油杆发生偏磨现象与狗腿度关系较大,狗腿度越大磨损深度越大。  相似文献   

12.
聚驱会给有杆泵举升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表现最突出的就是由于产出液中含有聚合物使得杆管偏磨现象更为严重。抽油机井杆管偏磨是指油井生产过程中,抽油杆柱与油管内壁之间产生摩擦而导致的杆管磨损失效现象。造成杆管偏磨的机理主要有:井眼弯曲,上顶力以及法向力等主要因素。本文对这几个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应用机采系统采油存在着管杆偏磨问题。管杆偏磨是指抽油杆接箍及其本体与油管内壁产生摩擦,而引起抽油杆、管磨损导致损坏的现象,它是油井频繁作业、缩短检泵周期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东胜高青公司近两年来维护作业井作业原因的深入调查分析,针对油田开发中后期的特点,提出并应用了减少管杆偏磨的系列配套措施,提高了检泵周期和油井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由于油田含水量上升、油井结蜡严重等原因,使得抽油机井管杆偏磨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目前,为解决该问题,主要以加装抽油杆扶正器的方法来避免抽油杆和油管的直接接触,达到防止管杆偏磨的目的。但由于抽油泵与油管连接处的变径原因,柱塞上第一根抽油杆上不能安装扶正器,因此导致泵口处成为管、杆偏磨的严重区。针对该问题,研制了抽油机井泵口扶正装置,以达到减缓泵口偏磨、延长检泵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兴茂油田偏磨井增多的实际问题,在统计分析管杆偏磨现状的基础上,对抽油井井下油管与抽油杆偏磨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目前已采取的防偏磨措施进行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其它相应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兴茂油田偏磨井增多的实际问题,在统计分析管杆偏磨现状的基础上,对抽油井井下油管与抽油杆偏磨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目前已采取的防偏磨措施进行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其它相应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中原油田的一种新防偏磨工具——间隙式旋转悬绳器。理论上旋转采油井口的应用使偏磨油井的油管柱均匀磨损,以延长油管的有效使用周期,但是,这同样不能避免抽油杆柱单个方向的偏磨。为了延长偏磨油井的检泵周期,我们研究应用了自动间歇式旋转抽油杆悬挂器以配合旋转采油井口使用,这两个工具同时配合使用,使偏磨油井的油管和抽油杆能均匀磨损,从而延长检泵周期,减少躺井。  相似文献   

18.
通过现场的作业跟踪,发现采油作业三区的油井偏磨大部分是由于活塞的往复运动与光杆的运动不一致,落后于光杆的往复运动,造成在下冲程时抽油杆产生挠曲,形成油井的偏磨。插入式缓冲器防偏磨技术是利用在抽油杆上的中部位置连接一个缓冲器,在抽油机下冲程时缓冲活塞与泵筒内液体产生的冲击载荷,释放抽油杆中和点以下抽油杆由于受压而产生的螺旋弯曲,从而减少管杆的偏磨。  相似文献   

19.
在有杆泵抽油系统中,为防止杆管偏磨,油田工程技术人员曾研制和使用了油管旋转器和抽油杆扶正器,均取得一定成效,但不能完全解决实际生产存在的杆管偏磨问题;为进一步解决抽油井油杆的偏磨问题,从而进一步延长杆管偏磨油井的检泵周期,使其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工程技术人员研制了抽油杆自动间歇旋转器,解决了抽油杆安装扶正器后还发生偏磨的问题,和油管旋转器等配套使用,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20.
1抽油杆偏磨原因分析 造成抽油井管、杆偏磨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抽油杆在井下受多种力的作用产生交变载荷,受力状况复杂,抽油杆柱不是刚性体,在抽油过程中会发生不同程度弯曲,与油管接触产生偏磨。另一个原因是由于抽油杆、油管弯曲或倾斜,使抽油杆柱与油管内壁接触摩擦,在深抽井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