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汾河水库隧洞工程岩塞爆破的组织与实施郑国和(山西省汾河水库隧洞工程指挥部,太原,030002)1岩塞爆破的组织与管理汾河水库泄洪隧洞进水口岩塞爆破是技术比较复杂而国内外尚无先例的水和淤泥下的大型岩塞爆破工程,又由于工程所处位置的重要,其成败与否关系重...  相似文献   

2.
汾河水库泄洪隧洞进水口在24m深的水下和18m厚的淤泥下成功地实施了一项大型岩塞爆破工程。这次爆破在技术上有重要创新,它成功地解决了有深厚淤积物覆盖下的岩塞爆破技术问题,为多泥沙河流水库改建进行岩塞爆破积累了经验。这样的岩塞爆破。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工程实例可供借鉴,它的成功,提高了我国水下岩塞爆破技术水平,和、原岩坎方案相比,综合经济效益为1530.3万元。  相似文献   

3.
4月25日上午,在全省最大的水库——汾河水库,成功地实施了水库泄洪隧洞进水口工程的岩塞爆破。这一在水和淤泥下实施的大型岩塞爆破工程,在世界上尚属首例。它的爆破成功,使汾河水库的综合防洪调蓄兴利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汾河水库是我省1958年兴建的具有防洪、灌溉、供水、兼顾发电和养鱼综合功能的大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5268平方公里。水库在运行过程中,一直存在着防洪标准偏低,泥沙淤积严  相似文献   

4.
水下岩塞爆破技术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在无水及淤泥下采用集中药室方案的岩塞爆破却不多见.汾河水库处于黄土高原多泥沙的汾河干流上,岩塞体为构造发育的变质岩体,其特定的地理位置与地质环境,决定了水库严重淤积(岩塞上淤泥厚度12m)岩体强烈风化(强风化层厚4~12m),深达岩塞中部,导致上下抵抗线岩体强度相差悬殊·以上特点使得依靠经验方法不能解决淤泥的作用和风化岩体强度大幅度降低对阻抗比计算的影响,而采用了强度折算法和抗剪力法寻求较精确的分析计算方法.1岩塞上下抵抗线的几何比值汾河水库岩塞直径为8m,厚度为9m,H…  相似文献   

5.
汾河水库水及淤泥下的大型岩塞爆破工程在国内外尚属首例。在吸取国内外已进行的水下岩塞爆破工程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细致的测量勘探工作。通过对现场模拟试验、水工模型试验等资料的科学分析,进行了岩塞爆破的多方案比选,确定了洞室加排的岩塞爆破方案,布置了药室及预裂孔、扩大孔和渠底孔,总装药量有2908.64kg,最大一响药量为1291kg,爆破岩塞总方量为1743.5m^3,采用并串并爆破网路,首次在  相似文献   

6.
汾河水库岩塞爆破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下岩塞爆破涉及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四个方面;即岩塞稳定问题,药室洞涌水及渗透稳定问题,进水口成型及周边稳定问题,进水口在长期运行中的稳定问题。本文以汾河水库泄洪隧洞进水口岩塞爆破工程为实例,对具有水及淤泥下特征的岩塞爆破地质问题,进行了定性、定量的分析,为设计施工提供了重要依据;并已经过岩塞实施及爆破成功的实践验证。对于岩塞爆破技术在水利工程中推广应用,有其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山西省汾河水库新增建的泄洪隧洞为例,研究了在淤泥下岩塞爆破的试验模拟方法,试验技术以及有关的试验成果;并根据模型试验成果,制度制订了爆破现场实施操作方案。1995年4月25日在汾河水库现场对新建隧洞进行了水口进行了岩塞爆破,爆破库水位为1112.50m,采用平板门和弧形门全开,用半闭平板门控制的闸门操作方案,启事平板门开始关闭时间不得早于10min。display structure  相似文献   

8.
GN83.我国第8个水下岩塞爆破成功1984年9月15日横锦水库放空隧洞进水口水下岩塞爆破成功,这是自1971年辽宁省清河水库首次水下岩塞爆破之后,我国成功进行的第8个水下岩塞爆破工程。横锦水库位于浙江省东阳县,完建于1964年,上述放空隧洞是按防汛要求而增设的工程。由于水库已  相似文献   

9.
由山西院与东北院设计并组织实施的山西省汾河水库泄洪隧洞进口岩塞爆破现场试验于1992年5月27日在汾河水库获得成功。汾河水库位于山西汾河干流上,距太原市98km,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为主,兼顾发电和养鱼的大型水利工程。为提高水库防洪标准,增大水库排沙能力,于1989年9月动工增建泄洪隧洞。隧洞进口采用水下岩塞爆破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汾河水库8m 泄洪排沙洞岩塞爆破水力冲渣的水工模型试验成果及与原型观测成果的比较。该工程的主要特点是洞口前库区已有18m 厚的淤泥,且淤积泥沙粒径很细,干容重平均为1-25t/ ,岩石破碎,构造复杂  相似文献   

11.
印江岩口岩塞属大型深水岩塞,为泄碴、排孔、敞开式岩塞爆破类型,是特大型滑坡抢险救灾工程的技术关键。是我国首次采用的洞室无衬砌、泄水无闸门,岩碴处理无集碴坑或缓冲坑的条件下的岩塞爆破新技术,在喀斯特发育地区成功的应用;采用直径6m的排孔岩塞爆破,超过国内外5m的经验上限值。解决了碎石层及砂卵石层覆盖物下的岩塞爆破技术。爆破首次选用浆状炸药(第三代乳化炸药)。爆破后,预裂孔残孔率接近100%,进水口成型好,泄碴洞室磨蚀轻微,为国内外所罕见,被专家誉为1997年中国关键的一炮。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岩塞爆破岩塞爆破是一种水下控制爆破,是在已成水库或湖泊修建遂洞进水口的一种施工方法。它的施工特点是将隧洞开挖至库底邻近,预留一定厚度的岩体(即岩塞),待遂洞完建后,用爆破的方法一次爆除预留的岩塞,使隧洞与水库贯通。由于预裂爆破和毫秒延期爆破技术...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汾河水库泄洪隧洞进水口水和淤泥下的岩塞爆破技术成果于12月18日至19日在太原通过专家鉴定。 这项科技成果是我省水利系统近年来较重大的一项成果。按照新的科技成果鉴定规则,成果鉴定由省科委组织,省科委成果处李星记处长主持,邀请了全国爆破界和水利界15名知名度较高的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这些专家来自科研、高校、生产和技术管理等不同的岗位,主任委员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第一副理事长、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冯叔瑜担任;  相似文献   

14.
刘家峡水电站洮河口排沙洞进口段岩塞爆破工程,具有岩塞直径大、承受水头高、淤泥覆盖层厚,爆破条件复杂,爆破设计和施工难度大等特点。爆破网路设计是整个爆破工程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数码雷管作为一种新产品和新技术在近几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数码雷管爆破网路,具有安全可靠、延期时间精确度高、设定灵活、施工简单、检查方便等优点。因此,为了保证主体岩塞一次成功爆通,在主体岩塞爆破网路设计中采用了数码雷管起爆为主,导爆索起爆和导爆管起爆为辅的混合网路起爆法进行起爆,以达到安全爆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刘家峡水库-岩塞塞口水深70m,外部淤泥层厚30m,深厚淤泥层多年固结,整体冲刷启动难度大,爆破技术复杂,风险高,岩塞每一道施工工序都直接影响岩塞能否成功爆破,在国内外没有相同和相近的工程可以借鉴。本文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阐述了岩塞施工过程中技术控制和施工要点,对类似工程具体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开展岩塞爆破进口区淤泥的静态试验,论证岩塞口上方淤泥层的稳定性。结合分析,评价岩塞爆通后,淤泥能否通过岩塞口,给出了结论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汾河水库岩塞爆破施工要求标准高,由于省水工局领导重视和施工准备工作充分,施工进展顺利。药室导洞开挖断面规整标准,对预裂孔的装药进行了试验,药室开挖满足设计要求。渠底孔的施钻和装药,虽难度较大,但都按要求质量和进度完成。爆前对水胶炸药、雷管及导爆索等火工材料的各种性能都按要求作了72h浸水测试,电爆网路也进行了1:1的试验。正式爆破联网前后定时测试电阻、杂散电流,各种数据都符合要求标准,使岩塞爆破准时成功起爆。  相似文献   

18.
刘家峡水电站岩塞爆破为世界上淤泥层最厚的高水头大型岩塞爆破,爆破体量大,多年固结形成的深厚淤泥层结构复杂,施工环境、爆破技术复杂。岩塞爆破需一次性高质量爆通。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装药技术,优质高效完成了装药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高岩水库放空隧洞进口施工,经技术经济比较,采用岩塞爆破方案。在借鉴国内岩塞爆破工程施工成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根据高岩水库放空隧洞进水口具体的地形地质等条件,对岩塞采用排孔爆破方式和泄渣处理方案,并对岩塞体形和尺寸、炮孔布置和装药量进行了较详细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20.
泥沙淤积严重的水电站增建排沙洞,进水口多采用水下岩塞爆破方案.厚淤泥层的存在对岩塞口爆破会带来不利影响;在排沙洞运行过程中,若渣块进入洞内,也会影响排沙洞的正常运行,成为工程隐患.本文以刘家峡排沙洞岩塞口区及排沙洞为研究对象,采用Euler多相流模型,建立三维排沙洞水沙非恒定多相流计算模型,模拟正常蓄水位、淤泥层不同颗粒组成等条件下,排沙洞水下岩塞爆破后排沙洞中多相流运动过程,为排沙洞水下岩塞爆破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