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介绍了建筑行业建筑信息化模型设计的两次变革,简述了两次变革的特征,并分析了建筑信息化模型在建筑生命周期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了建筑类高职院校建筑CAD课程改革的思路与意见。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预制建筑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现实空间的建造活动仍不能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全面实时掌控,常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建造效率过慢和质量问题。通过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之间的信息交互可以推进建筑产业变革,进而突破现存的重要瓶颈问题。从全生命周期管理视角出发,分析预制建筑在设计、制造、现场装配和运维等各阶段存在的问题,基于数字孪生五维结构模型,提出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数字孪生技术在各阶段的实施途径。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可为提升预制建筑信息化管理效率提供一种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BIM技术是建筑信息化的工具和手段,将给建筑行业带来巨大的变革。本文介绍了BIM技术应用的大背景,概述了BIM技术的特点,并以消防设计、图纸审查、消防运维以及消防救援为例,探讨了BIM技术在建筑消防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对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大力推动,建筑信息模型应用于建筑全生命周期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对BIM的n D技术模型加以阐释并将BIM模型应用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详细论述了BIM模型在建筑运维阶段的应用,旨在突出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梁爽 《山西建筑》2009,35(30):367-368
介绍了建筑信息模型是通过数字信息化技术,将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容纳在三维模型数据库中,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建筑设计所建立的模型系统,其所采用的IFC标准,是建筑行业的数据交换与共享的基本标准,以IFC为标准,并探讨了建筑信息模型与其他建筑行业的专业软件之间实现数据转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沈丹丹 《建筑施工》2021,43(10):2162-2166
建立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模型,定量研究生产、运输、建造、运行、拆除和回收不同阶段的碳排放量,并以上海某公共建筑为案例,进行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的计算,结果表明,该建筑全生命周期单位面积碳排放量指标为2.72 t/m2,运行期间的建筑碳排放量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占比最高,其次为建材生产阶段.降低运行阶段的能源需求,选择可再循环和碳排放因子小的建材、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和浪费有助于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该模型的建立,可为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提供依据,为优化设计方案、建造方案和运行方案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7.
沈丹丹 《建筑施工》2021,43(10):2162-2166
建立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模型,定量研究生产、运输、建造、运行、拆除和回收不同阶段的碳排放量,并以上海某公共建筑为案例,进行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的计算,结果表明,该建筑全生命周期单位面积碳排放量指标为2.72 t/m2,运行期间的建筑碳排放量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占比最高,其次为建材生产阶段.降低运行阶段的能源需求,选择可再循环和碳排放因子小的建材、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和浪费有助于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该模型的建立,可为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提供依据,为优化设计方案、建造方案和运行方案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8.
沈丹丹 《建筑施工》2021,43(10):2162-2166
建立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模型,定量研究生产、运输、建造、运行、拆除和回收不同阶段的碳排放量,并以上海某公共建筑为案例,进行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的计算,结果表明,该建筑全生命周期单位面积碳排放量指标为2.72 t/m2,运行期间的建筑碳排放量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占比最高,其次为建材生产阶段.降低运行阶段的能源需求,选择可再循环和碳排放因子小的建材、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和浪费有助于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该模型的建立,可为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提供依据,为优化设计方案、建造方案和运行方案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9.
正编者按:装配式建筑最大的特点便是模块化,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模块化设计和建立构件库,这使得BIM建模的难度降低。建筑工业化要求实现全产业链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这与BIM技术所擅长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不谋而合。建筑业信息化是建筑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提质增效、节能减排的必然要求,对建筑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命周期评价通过对建筑产品从原材料挖掘到报废拆除整个生命期的分析,为全面衡量建筑的可持续能力提供了工具。在介绍生命周期评价概念和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对生命周期评价三种主要模型(过程生命周期评价模型、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模型、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模型)的内容与特点进行了总结。针对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回顾了生命周期评价在建筑材料与部品和整体建筑产品的应用,对生命周期评价在建筑领域中的发展给予展望。研究深入了当前对于生命期评价理论的认识与了解,指明了全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在建筑可持续能力评估方面的优点与不足,推动了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在我国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装配式建筑具有节能环保,施工高效的优点,已然成为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代表,但其信息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运用现状,在装配式建筑中引入BIM技术。主要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内各阶段的BIM技术应用情况,BIM技术的引入能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各阶段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建筑业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快建筑业数字化发展和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宣云干 《江苏建筑》2012,(6):111-113
计算机辅助设计是从手工绘图渐进变革而来,其本质是一种方法替代另一种方法。当前,更重要的变革正在发生,那就是电子绘图到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发展。BIM的基础是参数化建筑建模,使用参数以确定一个图形实体的行为,并定义模型组件之间的关系。文章首先探讨参数化建筑建模,并通过案例研究,讨论如何实现参数化建筑建模。  相似文献   

13.
本文引入全生命周期理念对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区别分析,在进行理论分析的同时,也进行数字化分析。将绿色建筑相较于传统建筑的成本进行细化分析,与时同时,将绿色建筑相较于传统建筑的效益也进行货币化分析,构建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对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与效益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4.
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温不断升高,而建筑业产生的能耗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为实现建筑业节能,将建筑能耗分为建筑材料生产和加工阶段、施工阶段、建筑运行使用阶段及建筑的拆除处置阶段,并采用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构建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模型,统计2000—2019年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分析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的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关战略规划和节能减排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BIM技术在装配式建设项目全过程带来的技术性变革,包括其在设计阶段、生产阶段、施工阶段、运维阶段的全面应用,BIM技术作为主线贯穿装配式建筑建设项目的设计,生产,施工,运维管理的全过程,将设计、建设、运维、拆除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化,通过运用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实现工程项目各指标参数在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提升和优化。  相似文献   

16.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绿色度评价能够促进建筑生产方式转型和绿色发展。从全生命周期角度构建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和使用维护4阶段装配式建筑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耦合云模型和AHP建立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绿色度评价模型,并结合甘肃省装配式建筑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甘肃省装配式建筑绿色度评价等级为一级,装配式建筑绿色度评价模型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提出基于BIM的区域建筑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系统整体方案,研发BIM模型与异构系统数据集成标准化、全生命周期BIM模型管理、3DGIS+BIM融合关键技术,构建信息管理系统。以实际项目展示系统应用,说明其对于区域建筑规划、建设、运行三维可视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具有支撑作用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现有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模型的研究,在其基础上结合工业化建造模式的规律和特点,重新划分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共6个阶段。以工业化预制装配式住宅为例,建立基于全流程控制的工业化建造模式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模型,使其科学化、系统化、精确化,实现碳排放计算的可控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为国家节能减排的发展战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大陆掀起了超高层建筑的兴建热潮。超高层建筑体量巨大,其碳排放和能源消耗对环境有显著影响。在评估和优化超高层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环境成本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全生命周期模型。新模型有两大特征:首先,同时考虑了建筑材料的空间分布与时间特征;其次,把单尺度生命周期概念拓展到多尺度生命周期概念,以从更多角度来研究碳排放情况。建立了一个基准超高层建筑模型来阐释对新模型的应用。根据初步研究结果,应用新方法可以选择出更优化的结构设计方法,以最大程度减少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20.
随着建筑业转型升级,装配式建筑得到广泛应用,而标准化设计和信息化管理在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本文介绍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中的应用,并展望未来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