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简化的SET协议实现手机支付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萧寒  姜建国 《现代电子技术》2008,31(2):116-118,122
在安全电子交易的前提下,分析目前流行的SET标准协议,指出SET协议在电子交易过程中的缺陷.针对手机支付自身的特点,将简化的SET协议框架应用于手机支付系统的设计,提出手机小额支付与转帐支付2种支付形式,并分析这2种支付形式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这2种支付形式满足了手机支付的安全性、实时性、便捷性等要求.  相似文献   

2.
运营商动态     
《移动通信》2004,28(6):116-117
中国移动将推手机小额购物最近,中国银联与中国移动联合推出一项新的手机应用--手机小额支付业务,手机用户只需简单地发送短信到“01080”,就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购物及缴费等交易支付。据悉,中国移动集团公司计划于10月份全面推出手机小额支付业务,中国银联广州分公司也证实,年  相似文献   

3.
热词     
《世界电信》2014,(9):8-8
指纹支付是利用用户指纹特征作为电子支付交易凭证的一种电子支付模式。它利用指纹的唯一性,结合一些辅助的安全措施来达到安全交易的目的,是电子支付技术的一种有益补充。对于消费者来说,使用指纹系统可以摆脱记忆各种密码的烦恼和繁琐的输入过程,大大简化了消费程序。目前,指纹支付主要定位于小额支付,在手机上或一些特约商户使用。手机应用需要用户先通过手机上的指纹传感器完成指纹的采集和注册,当用户使用手机上的软件进行交易时,不必再输入字符密码,而是通过“刷指纹”的方式完成支付。而商户现场使用指纹支付则需要用户事先申请,将指纹与指定的银行账户进行绑定,并将绑定账户作为付款账户。绑定后,消费者在合作商户结账时,只需按压自己的指纹并通过身份识别,即可完成消费。  相似文献   

4.
徐林 《移动通信》2004,28(9):86-87
小额支付业务即用手机来为小额货款付费的方式, 它以客户为中心吸引客户、方便客户、满足客户,为客户提供多样化及个性化服务。通过它,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随意通过手机使用移动商务SP提供的业务服务,如投注彩票、自动售货机购物、网上购物等等。通过移动小额支付系统,移动运营商建立并管理一个与用户手机号码和本人身份关联的支付帐户,它为移动用户提供一个通过手机进行交易支付和身份认证的途径。在业务的开展初期,在实际业务推广过程中,可根据业务开展的实际情况调整消费限额。从小额支付系统提供的支付途径上来看,它涵盖了定向支付、…  相似文献   

5.
最近,中国银联与中国移动联合推出一项新的手机应用——手机小额支付业务,手机用户只需简单地发送短信到01080,就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购物及缴费等交易支付。  相似文献   

6.
针对手机支付安全问题,通过介绍手机的现场支付和远场支付业务,分析了手机终端、无线网络、支付平台所面临的安全威胁,提出了解决手机支付安全问题的安全框架。该安全框架通过综合应用密码技术、访问控制、安全协议、安全审计等4种安全技术手段和手机终端安全管理策略、通信传输安全管理策略、支付平台安全管理策略等3种安全管理策略为保障手机支付的安全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针对手机支付安全问题,通过介绍手机的现场支付和远场支付业务,分析了手机终端、无线网络、支付平台所面临的安全威胁,提出了解决手机支付安全问题的安全框架。该安全框架通过综合应用密码技术、访问控制、安全协议、安全审计等4种安全技术手段和手机终端安全管理策略、通信传输安全管理策略、支付平台安全管理策略等3种安全管理策略为保障手机支付的安全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7):I0006-I0006
手机支付缺乏法律保障只要你是手机用户,拥有银行账户,开通手机钱包业务并绑定个人手机,就如同随身携带了一个POS刷卡机,你就可以通过手机进行多种移动支付。手机支付的方式随着手机的普及和推广开始影响中国百姓的生活方式。可是老百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思想依然对手机支付的安全有所疑虑,因此有关人士建议为手机支付安全建立相关法律保障势在必行。快捷方便方兴未艾“与朋友约好一起看电影,却不需要提前到电影院买票,只需要用拇指发条短信就可以购买电影城的手机电子票。电子支付成功后,不到一分钟,你的手机即可收到一张‘二维码电子票’,该电子票含有包括影院名称、影厅、片名、日期、场次、时间、座位号及票价等信息,入场时只需将存储在手机里的电子票在电子票专用设备上扫描一下,即可入场观影。”上海某公司的白领吴小姐给记者讲述了手机支付的方便快捷。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手机支付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国移动和银联联合打造的“手机钱包”,另一种则是中国联通与和建设银行打造的“手机银行”。目前用户人数最多的“手机钱包”已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及交通银行、华夏银行、广发行、浦发行、光大、民生等9家国内银行达成合作,手机用户可通过短信、语音、WAP和GPRS四种方式完成彩票购买、数字点卡、购买报刊、金融理财、缴费和小额购物等业务,方便了手机用户的生活。而起步较慢的“手机银行”则仅可以完成用手机办理、查询、转账、交费、支付、汇款等业务,避免了柜台交费等待的烦恼。用户担心安全用手机付款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携带现金。但是,很多用户关注的是使用手机付钱时,银行卡或者手机付款的密码和账号等重要信息会被人偷窃,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手机钱包通常有两个密码来确保交易安全,一是申请开通的时候有一个查询密码,同时具体交易过程中还需要输入支付密码。这两个密码降低了手机盗用的风险。”建行“手机银行”客服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该公司在解决手机支付的流程和技术上设置的多重安全“关卡”。“手机银行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传输是经过多重加密的,并且系统还会自动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最重要的是使用手机银行的所有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不仅全程加密,而且其解密的密钥不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而是在银行的主机里,从而保证了信息和资金在交易过程中的安全。”建设银行北京分行的客服中心的负责人在解释手机支付交易行为安全性时如是说。此外短信的即时性也受到了手机使用者的质疑,由于目前手机支付一般采用双重确认方式,即在交费命令发出和接收时都需要回复密码进行确认。如果遭遇网络拥堵致使短信不能及时到达,难免影响支付的及时方便。  相似文献   

9.
首先介绍了手机大额支付业务系统的体系结构,然后对系统的网络环境部署进行介绍,并对交易中的安全性、典型的支付流程进行分析,最后讨论了手机大额支付业务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崔乐 《电信技术》2009,(12):58-61
1手机支付的概念 手机支付就是用户利用手机进行的支付行为。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种手机支付方式,按具体实现方式大致可分为5种:一是移动业务代收费,二是手机、银行卡捆绑缴费、支付,三是手机上网通过银行或者第三方支付,四是手机钱包在线小额支付,五是基于RFID和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于机非接触现场支付。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飞速发展,应用免费、应用内计费(In-App-Purchase)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主流的计费通道包括支付宝、微信和手机话费支付.本文探讨了如何构建一个应用内话费计费的安全防控体系,通过计费SDK软件加固、异常计费行为发现、常态化计费SDK更新和升级等方式,进行端到端的安全管控.  相似文献   

12.
施涛  王琼 《数字通信》2009,36(1):90-92
简述了移动手机支付的基本概念和RFID的工作原理及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分析了RFID技术在手机支付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制约因素。针对目前RFID技术应用的发展制约因素和瓶颈,从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手机支付的安全性、手机信用体系及手机支付产业链等方面作为切入点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用户通过随身携带的手机来完成支付业务的需求更加普及.但是,随着移动支付规模的大幅增长,移动支付业务各个环节中所面临的安全问题更加不容忽视.文中对移动支付所面临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当前主流安全技术的解决方案,为移动支付业务的安全保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RFID技术在手机支付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琼  施涛 《电子测试》2009,(6):49-52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支付作为第三方电子支付手段的市场空间正在迅速扩大。RFID技术作为手机支付的核心,本文简述了移动手机支付的基本概念,RFID的工作原理,功能及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分析了RFID技术在手机支付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制约因素,并针对RFID技术在手机支付发展领域的广阔前景,从加强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完善手机支付的安全性,健全手机支付信用体系及协调手机支付产业链等方面提出相关方法建议来促进手机支付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涛  姚松涛  郭荷清 《通信学报》2005,26(5):118-121
为更安全和高效地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进行安全审计,将安全微支付技术引入安全审计的实现。对现有的安全微支付方案在交互步骤和消息内容上进行一定的修改,使之可以适应安全审计的效率要求,同时提高安全审计的安全性。经理论分析,说明了这一方法的安全性、易操作性和实现中的效率配置问题。这证明了安全微支付技术在安全审计中应用的合理性。这种应用同时带来了一些附加安全功能(如单点登录)的可能实现途径,也是下一步研究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6.
分析对比了移动终端数据安全的3种实现方式,提出了基于TEE的移动终端数据安全框架,并探讨了典型TEE移动支付方案.在典型方案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TEE的指纹动态调整支付额度的业务方案,最后给出了核心代码实现.  相似文献   

17.
Payment methods using mobile devices instead of using traditional methods (cash, credit card, etc) has been gaining popularity all over the world. The ubiquitous nature of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has widened the ambit for using these devices for payments and other daily life activities. Recent advancements in mobile technology along with the convenience of mobile devices made these applications possible. Despite the worldwide user adoption of mobile applications, security is the key challenge in mobile banking and payments system. Mobile payments systems need to be very efficient and provide utmost security endlessly. State‐of‐the‐art mobile payment systems need the physical presence of a merchant agent to make a payment. In this article, we had described in detail about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mobile payments application, used to make in‐store purchases and make secure payments without any physical presence of a cashier or a merchant agent. We proposed a novel privacy‐preserving and secure authentication algorithm to make mobile payments using biometrics. The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e relia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our proposed solution.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分析电子商务模式和移动Agent技术的特点,研究了不可靠环境下基于移动Agent协作式电子商务的安全性问题,论述了安全电子商务模式的技术特点和安全风险,并分析了主要的解决方案。应用结果表明,从不可靠主机环境和移动Agent本身两方面出发,综合使用多种安全技术措施可以较好地实现基于移动Agent的安全电子商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