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焊接机器人是一种多用途的、可重复编程的自动控制操作机(Manipulator),具有三个或更多可编程的轴,主要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为了适应不同的用途,现今机器人最后一个轴一般均为机械接口,且连接着一个法兰盘,用于接装各种工具。针对弧焊机器人,在法兰盘上则主要安装各种焊枪。  相似文献   

2.
《机电一体化》2006,12(2):10-10
1国外主要机器人公司 瑞典ABB Robotics公司(http://www.abb.com/robotics) ABB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制造公司。1974年。ABB公司研发了全球第一台全电控制式工业机器人IRB6,主要应用于工件的取放和物料的搬运。1975年,公司生产第一台焊接机器人。到1980年兼并Trallfa喷漆机器人公司后,机器人产品趋于完备。至2002年,ABB公司销售的工业机器人已经突破10万台,是世界上第一个突破10万台的厂家。ABB公司制造的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在焊接、装配、铸造、密封涂胶、材料处理、包装、喷漆、水切割等领域。  相似文献   

3.
发那科六轴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搬运、焊接、清洗等自动化制造领域,零位坐标系统是点位轨迹编程的基础。以发那科M710iC/70六轴工业机器人为例,在传统标志对合校正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介绍了零位校正方法,包括单轴校正和快速校正,并给出了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4.
《机电工程技术》2009,38(2):9-10
日本安川电机公司开发出可缩短焊接生产线的点焊机器“MOTOMAN-VS50”,已于2009年1月上市。新产品采用了轴数比以往增加一个的7轴垂直多关节机器人,该机器人非常灵活,能够在比原来更狭窄的空间内完成相同的作业。因此,可以在生产线上高密度地配置机器人,焊接生产线长度最大可缩短至原来的一半。  相似文献   

5.
《现代零部件》2013,(9):18-18
机器人应用于机床自动化方式有三种:地装式机器人搬运、地装行走轴机器人搬运以及天吊行走轴机器人搬运,均可以通过长时间连续无人运转实现制造成本的削减,以实现通过机器人化实现质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移动焊接机器人的通用化设计,使其满足多种焊接场景,该研究在履带式八轴移动机器人的基础上,增加两个摆臂伸缩控制轴,实现机器人的十轴控制.同时设计了机器人视觉、本体知觉系统提升机器人的控制精度.经过现场实测,与高级焊接技术工人组成人工焊接队伍相比,该机器人将焊接工时数压缩到4.10%,焊缝瑕疵率下降96.69%,焊点...  相似文献   

7.
ESSEN回顾     
《现代制造》2010,(31):17-20
<正> 车架焊接机器人系统供应商——唐山开元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该系统机器人控制轴数包括机器人6轴、机器人移动装置2轴及变位机3轴共11轴。其中焊接机器人为ARCMAN-MP,焊接电源为SENSARC-UC500,最大送丝速度25m/min,焊枪规格为水冷500A,工件夹具采用手动式,  相似文献   

8.
在不锈钢板式热沉制作过程中,管管连接和管板连接的焊接工作必不可少,传统工艺中大多采用手工氩弧焊工艺,效率低、质量不易保证等现在问题。阐述了一种基于机器人工作站的液氮汇总管焊接方案,通过六轴机器人和外部轴组成的机器人焊接工作站,通过柔性化加工,完成不锈钢板式热沉汇总管与支管的焊接,通过实际操作数据表明,该方案效率高,误差率小,具有很强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我公司是生产工程机械的大型企业,大型结构件的焊接基本上由焊接机器人来完成。焊接机器人的充分应用提高了公司产品的焊接质量,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旋转编码器是焊接机器人上一个重要的传感元件,用来检测焊接机器人各轴运动角度、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如果旋转编码器出现故障,便会造成焊接机器人停机影响生产,并且由国外购买的旋转编码器高昂的价格也会加大企业的成本。  相似文献   

10.
焊接机器人通常通过末端执行器的法兰嵌套焊枪实施焊接作业,运行过程中由于机器人自身故障以及焊接工艺缺陷的存在容易造成事故风险。针对此问题,介绍了故障树模型分析法,找出影响焊接机器人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因子,而后对故障因子进行风险分析,并提出保证焊接机器人稳定运行的预防措施,以有效预防故障发生。  相似文献   

11.
林华 《现代零部件》2007,(7):104-105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用程序预先设定运动和动作的机电一体化数字化机械装备。目前广泛使用的工业机器人都是示教再现型机器人。进入21世纪,由于国外汽车巨头的不断涌入,工业机器人在我国汽车行业的应用迅速增加。国内自主品牌的汽车工厂也开始逐步采用焊接机器人用于白车身焊装生产线。  相似文献   

12.
焊接技术是轨道交通装备生产制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轨道交通装备通常都是大型结构件,其焊接的复杂程度和质量要求都是极高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了一套基于桁架结构和串联工业机械臂复合的面向大型结构件的智能焊接机器人系统。文中主要介绍面向大型结构件的智能焊接机器人系统的硬件组成,包括桁架机器人、6自由度机械臂、变位机和焊接系统等。此外,还重点介绍了智能焊接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最后介绍了面向大型结构件的智能焊接机器人系统的工作流程等。  相似文献   

13.
新闻背景:近日,由我国民企自主研发的第一台工业焊接机器人,在昆山华恒焊接设备技术责任有限公司诞生。该焊接机器人是一个六关节的机器手臂,拥有5项发明专利和5项软件著作权,可负载16kg,实行360°旋转,具有装配简单、操作灵活性可靠、运动平稳、精确度高等特点,应用于各种复杂工件的焊接领域。目前,国外同类机器人的市场售价为40万元,该机器人价格约为其一半。华恒的目标是,2008年让“昆山1号”进入实际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4.
Numatic International公司是一家制造工业和民用地面清扫设备的厂商,在它购买了Panasonic英国公司的自动机器人焊接单元后,焊接生产能力增长了近400%。该公司是以生产Henry系列的真空吸尘器而闻名的,它采用机器人焊接单元制造工业用的地面清扫设备的不锈钢底盘。对于每个底盘和部装件,生产时间从20min减少到只有5.5min,装在焊接机器人上的倒相电源改善了焊接质量并提高了重复精度。 Numatic公司的焊接单元包括一个32位高速Pana Robo VR-008AE工业机器人;一台Pana Start RF350高性能倒相离子变频管焊接电源,它特别适合于焊接薄的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开放式五轴焊接机器人的研制,叙述了焊接机器人的设计思想,机械结构,硬件组成,控制系统软件逻辑结构,主要软件模块,安全措施,焊接工艺参数等。实际运行表明,机器运行平稳安全,焊接质量稳定,并具有较高经济性。  相似文献   

16.
《机械工程师》2006,(2):16-16
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机床创新的最大成就是发明并联机床的话,那么当今工业机器人在机床上的应用已成为发展的一大趋向。今年9月,在汉诺威机床展览会(EH02005)上,工业机器人在机床上的应用非常抢眼,而且应用的领域也在扩大。德国DMG公司的GMC35linear数控多轴自动车床,就是配置FHB公司的6轴机器人,进行上下料搬运工作。DHG的另一台新品DMC635V立式加工中心,也是配了两台FANUC工业机器人,一台机器人负责工件的上下料,另一台则负责工件在机床主轴上的装取。德国OPS公司的创新思路是高速切削与电加工技术相结合。他们展出的两台机床,…  相似文献   

17.
龚仲华  龚晓雯 《机电工程》2016,(12):1457-1462
为解决当前工业机器人生产制造、维修中所存在的谐波减速器及传动部件的分离和组装技术难题,将新技术和新颖功能部件应用到产品设计中,使工业机器人的装配和维修更简单和快捷;对现行工业机器人的传动系统结构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用于大中型垂直串联工业机器人手腕的新型结构设计方案,并对传动系统的结构进行了具体介绍;该方案将手腕传统系统设计成了可整体装拆和标准化生产、能通过法兰定位简单安装的传动组件,使手腕安装及维修时无需进行谐波减速器及传动部件的分离,传动组件装配时无需进行调整;利用实际生产制造及产品技术性能测试,对传统系统的设计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这一设计方案所制造的工业机器人手腕,不但解决了传统结构设计中所存在的减速器及传动部件的安装和维修问题,延长了部件的使用寿命;而且手腕摆动轴B、手回转轴T的传动精度、运动速度等指标均比传统结构手腕提高了10%~20%左右。  相似文献   

18.
自从20世纪60年代初人类发明了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以后,工业机器人就显示出它极大的生命力,在短短40多年的时间中,工业机器人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工业发达国家的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汽车制造业属于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也是工业机器人应用最广泛的行业,目前,工业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焊接机器人、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外部轴控制的塞拉门机器人弧焊工作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基于机器人外部轴控制的焊接工作站,用于实现高速列车塞拉门的优质高效全自动焊接。工作站除机器人外配置了移动滑台和单轴回转变位机,由机器人控制器XRC实现机器人、移动滑台和变位机等9个伺服轴的协调运动。  相似文献   

20.
以松下TA1400型六轴工业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在ADAMS中建立多机器人协调运动仿真环境。通过设计绘制双贯线的辅助机构,仿真动作设计及仿真脚本编写,对三台机器人协同焊接双贯线进行动力学分析,求取各机器人各关节所需驱动力矩并测量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曲线。经与采用末端牵引机器人运动测量的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曲线比对分析,验证动力学分析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