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采用压痕技术在被测试样品的表面引入压痕及微裂纹,以控制热震微裂纹的扩展取向,在较宽温度范围内(300~1100℃),对Al2O3和Al2O3/Ni(Ti)复合材料的热震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2O3/Ni(Ti)复合材料的热震稳定性明显高于单相Al2O3陶瓷,这归因于复合材料与单相陶瓷在物理性能及力学性能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Al2O3—TiC陶瓷材料电加工后表面粗糙度和强度的测定,分析电参数对加工材料表面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减小脉冲宽度、脉冲系数有利于降低加工表面的粗糙度,而经电加工后的陶瓷材料表面受到损伤,强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一种粗颗粒Al2O3的新型陶瓷材料,探讨了该材料的烧结机理,并对其主要机械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MgO、SiO2、CaO氧化物助烧添加剂,经1500℃左右烧结而成的此类材料具有一定的综合机械性能,其烧结机理主要为粘-塑性流动机理。该材料具有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Ti/Al_2O_3复合材料,并探讨了其烧结机理,对复合材料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Ti/Al_2O_3导电网络结构的形成,有利于在烧结过程中形成的"电容器"瞬间击穿,使Al_2O_3遭到轰击而产生放电离子,活化Al_2O_3晶粒,降低烧结温度;当Ti 含量为40%(体积分数,下同)时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弯曲强度、断裂韧性和显微硬度分别为99.74%、1002 MPa、19.73 MPa·m~(1/2)和18.14 GPa;裂纹的桥联、偏转是试验材料力学性能得以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采用Sol-Gel方法,利用溶胶-凝胶块-陶瓷工艺路线制备出了透明块状Al2O3陶瓷。采用X-ray衍射,IR及TG,DTA测试技术对凝胶块及其热处理过程中的结构转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凝胶块中的氧化铝以一水铝石形式存在,一水铝石的热分解温度在320~650℃之间;凝胶块在热处理过程中经历了由无定型→γ-Al2O3→θ-Al2O3→α-Al2O3的结构转变;其间总的失重率为46.58%,其中17%为结构水脱除引起,另外一部分由吸附水及醇的脱出引起;透明Al2O3陶瓷存在温度在950℃以下,超过此温度则不透明。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含Ti25%的L12结构Al3Ti基合金在铸态和经1000℃进行压缩变形后的微观组织结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铸态合金中就有Al2TiI相存在。经1000℃进行压缩变形后合金中Al2Ti细片层开始逐渐粗化,其粗化方式有两种:其一是Al2Ti片层通过消耗周围细小的Al2Ti片层而长大;其二是在再结晶晶界处位错发射导致较粗大Al2Ti片层的形成。同时出现Al2TiⅢ结构。在粗大Al2Ti片层的区域R(LAl2Ti)中容易形成裂纹。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一种典型陶瓷材料Al2O3-TiC的放电加工试验,分析了不同的工作液及电规准对试件表面层残余应力的影响,提出了减小表层残余应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采用由自蔓延高温还原技术合成的TiB2陶瓷粉料,结合商业Al2O3粉,在不同组成和不同烧结温度下热压制取Al2O3-TiB2复相陶瓷材料,对该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TiB2含量的增加,Al2O3-TiB2复相材料的相对密度、硬度和抗弯强度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性能最佳点出现在TiB2含量为50%左右。而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上述性能呈现先快后慢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9.
黄宗泽  肖兴国  肖泽强 《金属学报》1995,31(19):289-294
在1500℃下,用X射线透视装置研究了CaO-SiO_2-Al_2O_3-FeO熔渣被石墨还原过程中渣的起泡行为,测定了熔渣的起泡指数和起泡率等参数.结果表明,随熔渣碱度上升,其起泡率增大而起泡指数却下降.同时考察了MgO,CaF_2,Na_2O等添加物对熔渣起泡行为的影响.通过对熔渣起泡指数的因次分析得到,熔渣起泡指数与熔渣粘度,密度,表面张力及重力加速度g有如下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对Al_2O_3—ZrO_2陶瓷材料进行了研究。利用化学法制备了Al_2O_3和ZrO_2微粉,并对两种微粉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利用常压氧化气氛烧结技术制备了Al_2O_3—ZrO_2陶瓷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评价。在我们的试验条件下,研制的Al_2O_3—ZrO_2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分别为:维氏硬度Hv=12GPa,弯曲强度σ=1050MPa,断裂韧性K_(IC)=12.2MPam~(1/2),杨氏模量E=258GPa,并对Al_2O_3—ZrO_2陶瓷材料的生成机理及增韧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蔡克峰  南策文 《硬质合金》1994,11(4):213-218
本文采用无压烧结方法制备Al_2O_3-TiC复合陶瓷,较详细地研究了助烧剂含量、采用的埋粉种类及烧结温度对烧结体致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助烧剂CaO含量为Al_2O_3量的0.5wt%采用Al_2O_3+TiC作埋粉时具有较好的促进体系烧结的作用,在1860℃的烧结温度下,烧结体相对密度为98%。  相似文献   

12.
利用反应磁控溅射法在SiC长纤维表面沉积了(Al+Al_2O_3)扩散阻挡涂层,研究了沉积工艺参数对涂层的成分、沉积速率的影响,以及涂层对SiC纤维的表面残余应力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溅射功率的增加,Al_2O_3涂层的沉积速率先迅速增加后缓慢增加;随着工作气压的增加,Al_2O_3涂层的沉积速率先缓慢降低,在工作气压到达一定值时,沉积速率快速下降随后缓慢下降.沉积的(Al+Al_2O_3)复合涂层保护了SiC纤维的富C层,起到了保证纤维与Al_2O_3涂层之间结合力的作用;激光Raman谱显示改性后纤维的表面残余应力有降低趋势.室温和高温处理后复合丝的拉伸强度分别是计算值的97.69%和98.77%,涂层对纤维的力学性能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颗粒补强Al2O3/SiC/(W,Ti)C复相陶瓷刀具材料的纤为及其对材料抗弯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材料在空气中静态氧化时的氧化增重符合抛物线规律,随弥散相SiC和(W,Ti)C的增加,其氧化活化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由于SiC的添加,使得氧化膜在高温下能以粘性流动的方式缓解残余应力,降低氧化速度,从而使得材料的抗氧化性能有所提高,此外,适当的氧化处理可使Al2O3/SiC/(W,Ti)C陶瓷刀具材料的抗弯强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Al2O3—SiO2)sf/Al—Si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岳山  蒙继龙 《金属学报》1999,35(6):668-672
本文对液体浸渗法制备的(Al2O3-SiO2)sf/Al-Si复合材料界面反应进行了研究,采用化学反应涂层处理的方法,在Al2O3-Sio2短纤维表面涂覆一层非晶态的SiO2,从而改变纤维与基体的结合方式,使界面由溶解结合转变为反应结合,并产生了MgAl2O4界面反应相,MgAl2O3相的大小和分布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生重要影响,MgAl2O4在界面呈非连续的块状分布时,复合材料强度最高,当界在  相似文献   

15.
邓建新  艾兴 《硬质合金》1995,12(3):129-133
研究了不同SiCw,含量的Al2O3/TiaO/SiCw,陶瓷材料与硬质含金在室温滑动摩擦时的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随SiCw含量的增加摩拣系数减小,Al2O3/TiB2/SiCw陶瓷材料抗磨损能力增强,其磨损机制主要有后粒磨损和晶须的脱落,晶须的取向对该陶瓷材料的耐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硅酸盐电解液体系中,采用交流微弧氧化方法在增强体体积分数为33%的(Al_2O_3-SiO_2)_(sf)/AZ91D镁基复合材料表面制备出完整的保护性氧化膜.利用SEM,EDS和XRD分析了氧化膜的形貌、成分和相组成,测量了膜层的显微硬度分布.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评价了微弧氧化表面处理前后复合材料的电化学腐蚀性能,确立了不同浸泡时间对应的等效电路.结果表明,微弧氧化膜主要由MgO和Mg_2SiO_4相组成,最大硬度达到1017 HV.氧化膜电化学阻抗模值|Z|与镁合金基体相比大幅度提高,耐腐蚀性能明显高于基体.在3.5%NaCl溶液里浸泡96 h后,EIS出现感抗弧,显示膜内部开始出现点蚀破坏.氧化膜耐蚀性由膜内致密层特性所决定.  相似文献   

17.
DERSDEPENDENCEOFSINTERABILITYONSTATEOFAGGLOMERATIONOFULTRAFINEZrO_2,(Y_2O_3)POWDERS¥Ge,Rongde;Liu,Zhihong;Chen,Huiguang;Zhang,...  相似文献   

18.
曾潮流  吴彤 《金属学报》2000,36(5):517-520
研究了Ni,Ni-5Ti,Ni-10Ti及Ni-15Ti(质量分数,%,下同)合金在650℃熔融(62Li-38K)2CO3中,空气气氛下的腐蚀行为,Ni-5Ti合金的腐蚀速度小于纯镍,表面形成Ni和Ti的混合氧化膜,Ni-10Ni和Ni-15Ti合金的腐蚀速度却明显高于纯镍,表面也形成了Ni和Ti的混合氧化膜,但沿原始合金中的TiNi3相发生了严重的Ti的内氧化,和纯镍厢比,Ni-Ti合金表面氧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FeAl金属间化合物在650℃熔融(Li,K)2CO3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腐蚀初期,合金腐蚀电化学阻抗谱表现为典型的扩散控制的特征;随着腐蚀的进行,其电化学阻抗谱则由两个容抗弧组成。提出了相应的等效电路,解析了电化学阻抗谱,并讨论了合金腐蚀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