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社会公德作为对行为主体在社会生活中应当如何的规定,其向法律的转化是实现自身功能价值的途径之一,这种转化有其内在的依据,就具体的向度而言,它既表现为通过法之创制使价值或精神形态的道德内蕴于法律之中,又表现为将规范形态的道德上升为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2.
法律伦理学是以解决法和道德的关系为中心,研究在整个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护法过程中所包含和涉及的各种伦理关系和道德问题,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性,从而为法律的创制和实施过程提供价值评价的依据和标准,对法律的社会作用和效果所给予人们的道德意识和社会伦理关系的影响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3.
法律伦理学是以解决法和道德的关系为中心,研究在整个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护法过程中所包含和涉及的各种伦理关系和道德问题,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性,从而为法律的创制和实施过程提供价值评价的依据和标准,对法律的社会作用和效果所给予人们的道德意识和社会伦理关系的影响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4.
警察伦理规范被信守的前提在于其自身的现实合理性.这种合理性除了它所蕴涵的价值精神合乎社会发展规律之外,还应包括以下基本要件:一是警察伦理规范必须是国家和社会价值期待的真实体现;二是警察伦理规范必须具有一个完整而和谐的准则体系;三是警察伦理规范必须植根于客观的社会道德现实.  相似文献   

5.
正一、法律"打包修改"与法律单项修改广义的立法包括法律修改在内,法律修改是立法的一部分。本处讨论是是狭义的立法,即仅指法律的创制活动,而不包括法的修改与解释等内容。法律修改与立法的关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法律修改是立法活动的延续。从立法目的上说,法律制定后立法目的的实现与否都要进行法律的修改;从立法的完善上说,对立法  相似文献   

6.
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道德为社会主义法治提供一种价值基础,发挥道德对法治价值的引导作用。把道德中广泛认同、成熟和操作性强的道德规范通过立法转化为法律规范,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代主权制民族国家的建立使得法律在基本形态上成为国家法,开辟了独立于道德的规范领域,但作为人类社会的秩序设计,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属,法律的正当性、合法性必然要求他与道德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努力实现体现人类存在优越性的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8.
法律应符合所处时代的道德准则。本文就我国两部婚姻立法的道德定位上的得失,指出在道德多元时代婚姻立法应以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道德为立法 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人道德”为主要内容,强调道德立法 的道德规范是中国公众道德意识中固有的有,有共识的公共道德。  相似文献   

9.
论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及效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是一个在法学界争论激烈、尚无定论的问题,学界主要有契约说和单方行为说两种主张。在借鉴、比较国外相关规定和学说的基础上,认为单方行为说较之于契约说而言,更具合理性。同时,提出在我国立法上应承认悬赏广告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0.
"感恩"是对别人给予帮助的感谢之情,是一种最基本的道德情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口口相传的为人处世之道和美德的根基。在传统中国社会,感恩是一种道德情感,也是一种人际交往的伦理,在国家宗法政治制度的层面是一种政治性伦理,表现为一个由己及人,由家而国的不断升华的逻辑上升过程,体现了古代中国"以德治国"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使这门课程的教学成为有效教学,教师的主导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有效教师是优质教育的前提和保障。为此从教师的人格品质、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和个人魅力等方面探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效教师的特征,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2.
亲亲相隐是中国古代法制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它的合理性在当代仍不可忽视。刑事法治中应构建现代容隐权,尽快在现行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中增加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3.
对“公”的认识不同,价值选择不同,对公德意识的形成和历史发展进程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文章从“公”的观念的变迁,以及公德意识随“公”的观念的变迁而逐渐变化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要求的角度,分析了现代公德意识形成的可能性,阐述了现代公德意识的内涵和特点。  相似文献   

14.
科学合理性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科学哲学中逻辑经验主义、历史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主要人物有关科学合理性模式进行评述,运用马克思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了科学合理性的可能出路,指出科学合理性的解决只可能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合理性理论。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认识到旧中国重私德、轻公德而带来的国民凝聚力缺乏的弊端,分析了社会公德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生成路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应该借鉴梁启超社会公德思想的合理内核,从扩大公共领域、建立健全社会赏罚机制两个方面,加强社会公德的制度性培育.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历史逻辑法探寻传统武德的思想渊源、传统武德对儒家伦理思想的汲取及表现,并对传统武德进行了辩证分析。主要结论:传统武德通过对中华传统儒家伦理文化汲取,逐渐形成以儒家伦理思想为内核的文化体系;传统武德的文化内涵对整个民族的稳定、进步和团结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对待传统武德,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吸收,而应该取其精华,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同时有必要构建出符合新时代的当代武德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高度文明与发达的时代里,人们道德观念与道德水平应该是相当高尚的,其道德范畴与道德内容也应该是完备与健全的。然而,当今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意识的驱动下,传统道德标准受到了很大地冲击。中国当代职业厨师从业人员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标准缺失的现象也应当引起商业研究学者与社会工作者的重视。应当从职业厨师整体道德风尚与个人修为方面重建当代职业厨师道德标准。  相似文献   

18.
资源再造:法治与德治及"第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法律及道德方面的问题.党政方针及学人理论就国家治理和社会调控方面,一直在"法治"与"德治"之间寻求良方,但时至今日仍无一具体答案.问题出在哪里?面对如此凝重的"追问",笔者试图对"法治"与"德治"本体性资源予以深入考究,通过"法治"与"德治"的优化整合,进行资源再造,创造法律、道德契合的且共享的"第三力",来有效弥补法律的缺位和道德的无力.  相似文献   

19.
简要论述了知识管理的概念和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涵,剖析了高校图书馆在传统管理模式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实施知识管理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