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海尔、创维、康佳、长虹、TCL等六家国内彩电企业密集发布了"云电视"战略,虽然各自叫法略有不同,不过却共同进入了电视新的时代,一时间彩电界密集的动作让彩电市场仿佛很是高涨。不过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实际上却是传统彩电企业纷纷进入"白电"的信息。不仅原来涉足白电领域的长虹、TCL、海信电器等彩电企业加大了对白电项目的投资力度,  相似文献   

2.
资讯BBS     
A本期热点美对华彩电反倾销案作出终裁4月13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厦华彩电的倾销幅度终裁结果是:4.35%。另外三家被列入调查对象的中国彩电企业的倾销幅度分别是:长虹24.48%、TCL22.36%、康佳11.36%。其他5家应诉的中国彩电企业平均值是21.49%。其他未应诉的企业是78.451%。去年11月24日,美国商务部作出初裁,判定中国彩电企业以27.94%—78.45%的倾销幅度向美出口21英寸以上彩电。其中,四家被列入调查对象的中国彩电企业被裁定的倾销幅度分别是:长虹45.87%、康佳27.94%、TCL31.35%、厦华31.70%。专家表示,这场纠纷与其说是市场争夺,不如说是…  相似文献   

3.
行业快报     
正彩电业:国产侧重智能化外资偏向显示技术经过几年的培育,智能电视市场在2014年开年迎来一个小高潮,长虹、海尔、TCL、康佳、乐视等国内企业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新品。联想近日也提出了智能电视"一卡升级"理念,并展示了首款可升级智能电视新品。正当国内企业将彩电智能化推向高潮时,索尼、三星、LG等外资品牌却一直在隔岸观火。韩系企业三星、LG更多关注的是OLED技术  相似文献   

4.
2008年7月18日,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在京正式发布"2008中国彩电行业推荐产品"名单,TCL、长虹、创维、海尔、海信、康佳等六家彩电企业的18款产品上榜,成为指导广大用户科学消费、维护市场理性秩序、还原高清数字平板电视核心价值的权威依据。  相似文献   

5.
《电器评介》2006,(9):79-79
外资的索尼、三星等品牌最近在国内设擂.旨在圈地平板电视高端.似乎高端领域成为外资家电的“自留地”。迅速的.国产彩电品牌康佳、TCL等企业给予了正面回应。近日康佳在深圳将其最新推出的“靓影”系列新品与目韩等外资品牌对比演示.直抵外资品牌的高端腹地。而TCL、长虹、创维等企业也将在近期发布下半年高端新品.整个国产平板阵营群起进攻,拉开了今年旺季平板电视高端的一场对决大战。  相似文献   

6.
外资的索尼、三星等品牌最近在国内设擂,旨在圈地平板电视高端,似乎高端领域成为外资家电的“自留地”。迅速的,国产彩电品牌康佳、TCL等企业给予了正面回应。近日康佳在深圳将其最新推出的“靓影”系列新品与日韩等外资品牌对比演示,直抵外资品牌的高端腹地。而TCL、长虹、创维等企业也将在近期发布下半年高端新品,整个国产平板阵营群起进攻,拉开了今年旺季平板电视高端的一场对决大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平板电视作为异军突起的高端产品,始终是彩电企业竞争的制高点。海信、长虹、康佳、TCL、创维、厦华等国内彩电传统巨头首先发力,夏普、松下、飞利浦、索尼等外资企业强势介入, 以夏新、新科、清华同方等为代表的新兴企业也相继涉足平板电视,因为平板电视  相似文献   

8.
宋佳楠 《家用电器》2011,(11):51-51
2011年,智能电视产品如雨后春笋般陆续上市,海信、康佳、TCL、创维、长虹、三星、LG等中外主流彩电品牌纷纷推出智能电视产品。据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调研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彩电市场在售智能电视产品型号已超过百款,而消费市场智能电视预期购买率高达37%。终端产品市场规模正在快速扩容,但消费者的选购  相似文献   

9.
《日用电器》2014,(4):1-1
经过几年的培育,智能电视市场在2014年开年迎来一个小高潮,长虹、海尔、TCL、康佳、乐视等国内企业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新品。联想近日也提出了智能电视“一卡升级”理念,并展示了首款可升级智能电视新品。  相似文献   

10.
《电器评介》2006,(5):93-93
近年来.平板电视作为异军突起的高端产品.始终是彩电企业竞争的制高点。海信、长虹、康佳、TCL、创维、厦华等国内彩电传统巨头首先发力.夏普、松下、飞利浦、索尼等外资企业强势介入.以夏新、新科、清华同方等为代表的新兴企业也相继涉足平板电视.因为平板电视是彩电行业扭亏赢利的一抹曙光。一家外资彩电企业的老总甚至戏言“得平板者.得天下”。  相似文献   

11.
10月底,几乎所有的家电类上市公司都交出了各自的2011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国产彩电第三季度的利润大幅增长,业绩飘红。 黑电厂商在经历了第一季度行业量额齐跌、二季度基本持平后,第三季度彩电市场销量被激发出来,创维、康佳、TCL、海信、长虹等国产彩电巨头都在第三季度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2.
正5月9日,苏宁易购联合海信、创维、长虹、TCL、康佳、海尔、索尼、夏普、LG、三星、飞利浦等国内外主流彩电品牌,共同成立"2018彩电新生态联盟"。彩电市场已进入瓶颈期是所有与会人员的共识。奥维云网(AVC)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彩电零售市场遭遇强震,销量为4752万台,同比下降6.6%,创十几年来最大降幅。究其原因,首先是地产行业遭遇史上最严调控,家电产品成交量  相似文献   

13.
今年4月7日长虹掀起了第五次彩电价格战。本来就已经利润很薄的电视生产企业的前景又蒙上了一层阴影。最初的,市场反应冷淡,不但众厂家不理睬,连消费者也不买账,仿佛是大家商量好了,齐心合力要把长虹孤立起来。然而,这种现象只持续了短短一周,持币观望的消费者们又好象是突然明白过劲儿来,长虹采电终于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热销场面。面对这种情况,康佳、TCL、创等厂家也被迫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了相应的价格调整,康佳的降幅甚至超过了长虹。  相似文献   

14.
CRT彩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技术成熟、品种繁多、性价比高、选择余地大,至今仍是彩电市场的主流产品。索尼、东芝、长虹、康佳、海尔、厦华、海信等国内外主流彩电生产厂商相继推出多款16:9宽屏幕36″高清彩电以逐鹿CRT高端彩电市场,堪称36寸高清彩电市场的七种武器。那么,谁才是真正的市场王者呢?  相似文献   

15.
《电器评介》2011,(12):82-82
2011年11月9日,在国美电器、中国电子商会共同主办的“2011—2012中国彩电消费趋势论坛”上,首次公布了首批获得PIQ(“产品智商”)认证的智能电视,包括海信、TCL、长虹、创维、康佳、海尔、三星、LG在内的8家企业的所有认证商品将首先在国内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国美电器进行展示、销售。  相似文献   

16.
7月中下旬,海信、TCL、康佳、创维等国内几大彩电企业相继发布中报预盈公告,并称其业绩出色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平板电视产业的繁荣。值得关注的是,全球经济危机之中,中国国内平板电视市场逆市上扬的繁荣,始于国内彩电企业的大幅降价。那么,这种繁荣能否维持长久?本土品牌翻身海信是几大国内彩电企业中第一个发布2009年中期报告的公司。对于平  相似文献   

17.
一、电路组成1.概述国内有众多彩电厂家采用飞利浦超级单片机芯,长虹、TCL、康佳、海信等均使用了此公司生产的超级单片IC。这些IC分别是:TDA9370、TDA9380、TDA9373、  相似文献   

18.
纵观2003年高端彩电市场,以长虹、康佳、海信为代表的国内彩电制造商,在背投、液晶、等离子三大高端彩电市场,与LG、东芝、夏普、松下等展开激烈竞争,致使中国高端彩电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火热场面。有关资料显示,目前背投电视的市场销售量仍大幅度领先于液晶、等离子等新型高端电视。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虽然中国彩电市场的发展进入了疲惫期,但激光电视凭借优异的观影体验显现出强大的市场潜力。中怡康数据显示,2017年,激光电视零售量同比增长162.17%,2018年零售量同比增长483.23%。在此背景下,2019年4月3日,海信联合长虹、TCL、康佳、海尔等主流彩电企业,以及艾洛维、华录、中光学、中科极光、浙大三色、成都菲斯特、激智科技、极米、光峰光电、扬州吉新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等单位对我国城市家电市场消费需求进行的调查结果”并参考媒体报导和市场实况,将中国市场家电品牌排行榜公布如下: 一、电视机 1.彩电从总体看:长虹、TCL王牌、康佳等三个国产品牌的拥有率领先(称“三强”)。海信、创维、海尔、厦华等也有较强的竞争势力。纯平彩电:国内品牌占领70%的市场份额,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