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轴齿零件上各外圆、齿轮齿圈、螺纹、花键等的设计基准一般都是轴的中心线,在加工时用两个中心孔心连线模拟轴线,因此在制造过程中,选择两中心孔定位,既符合基准重合原则,加工时又能达到较高的相互位置精度,且工件装夹方便。在实际生产加工轴齿类零件时,一般以两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在加工时总是先加工轴的两端面和中心孔,然后以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进行后续加工。而在变速器装配时,齿轮啮合定位基准选择轴两头的轴颈,与加工基准不一致,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需要对误差情况进行分析,以便改进加工定位方式。 相似文献
2.
各种精密工件的加工中,顶尖夹持是常见的定位夹紧方式。顶尖夹持误差在生产加工中,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也是无法避免的,工件的装夹误差是影响加工精度的一个显著因素。通过分析中心孔本身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与齿圈径向跳动、齿距累积误差、齿向误差、齿厚偏差和工件圆度的关系,论述了当中心孔位置误差造成工件回转轨迹发生变化时,对齿圈径向跳动、齿距累积误差、齿向误差造成的影响;当中心孔孔口尺寸不一致时,对齿厚的影响;中心孔形状误差对工件圆度的影响等的工作机理,探讨了顶尖夹持定位时,提高中心孔本身形位误差的有效修研方法,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4.
我国新制订的齿轮精度标准采用了国际齿轮精度指标“k个齿距累积误差”。本文就该指标定义的合理性、性质和作用进行了探讨,对目前新齿标贯彻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于光孔盘状齿轮来说,齿轮内孔为测量和使用基准,因此在产品图中都规定了齿轮分度圆(节圆)对内孔的径向跳动或同轴度要求.通常,需要热处理的齿轮,热处理后要磨内孔,为了保证齿圈的径向跳动精度,磨内孔时应以齿轮的分度圆定心.在大批量生产中,一般都使用专用的分度圆定心磨内孔夹具,这种夹具结构复杂、制造周期长、加工成本高.在单件小批量生产中,不可能有现成的合适夹具,若设计制造专用夹具,既不经济又不合理.因此,利用万能方法来保证在磨削齿轮内孔后的齿圈径向跳动精度,是生产中所渴望的.我厂是生产齿轮的专业厂,经常遇到这类问题,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出几种利用标准工装磨削齿轮内孔,确保齿圈径向跳动要求的万能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包络铣齿和齐次坐标变换原理,建立包络铣齿热误差对齿廓误差影响分析模型。分析了机床结构与加工特点确定机床丝杠热特性。将丝杠热变形量代入机床误差传递矩阵中,获得刀具螺旋面偏差,研究了丝杠热膨胀与齿廓误差的关系。结果表明:丝杠轴向热膨胀会引起刀具螺旋面产生偏移,造成相应的齿廓误差。 相似文献
7.
8.
在传统的机械式齿轮跳动误差检查仪的基础上,以个人计算机为核心,借助于虚拟仪器技术开发了齿轮齿距误差虚拟检测仪,介绍了检测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并对系统进行了误差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9.
车齿刀具运动偏心误差对车齿精度的影响十分明显。通过理论及实验研究的方法,针对车齿过程中刀具运动偏心误差对车齿工件齿形、齿向及齿距误差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展开研究。首先,对车齿工艺方法进行实验研究,针对车齿过程中常见的齿面波纹进行分析,并指出通过减小刀具运动偏心误差可明显改善工件齿面波纹度。然后,基于车齿实验研究,针对刀具运动偏心误差对工件齿向、齿形误差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研究齿面波纹的产生机理及周期特性。最后,基于车齿理论与实验研究,提出可改善工件齿面波纹的车齿刀具齿数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使用齿厚游标卡尺测量轮齿圈径向跳动的过程中,测量力的大小、方向都可能使误差变大。为此,运用机械基础和钳工有关知识,设计制造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测量齿轮齿圈径向跳动误差的装置,具有一定的社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张泰昌 《机械工人(冷加工)》1996,(1):20-21
相对法测量齿轮齿距累积误差△F_p,属于间接测量方法,即齿距累积误差由齿距偏差累加起来而求得。而对齿距偏差的测量是直接观测值△i,通过计算得到。由于直接观测值有测量误差,在计算齿距累积误差时,这些测量误差也要累加起来,成为齿距累积误差的测量方法误差。该测量方法误差将影响△F_p的测量精度。 众所周知,K个齿距偏差的累积值为: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分析了齿轮安装偏心的测量误差对齿距偏差测量精度的影响,为安装偏心的在机补偿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了采用计算机智能地测量齿轮齿圈径向跳动误差,编写了计算机程序对测量数据进行采集、处理、显示、分析与计算,最终得到了有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手提式齿距仪测量齿轮齿距偏差与齿距累积误差的智能化改造,运用单片机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显示,并可通过计算机联网进行测量数据的分析与计算。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