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针对甘肃榆中青城古镇现状,探讨了青城古镇的保护模式与对策,指出古镇的发展是以保护作为基础的,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之所以提升得益于古镇保护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叶青  杨豪中  王伟 《华中建筑》2020,38(2):99-103
以青城古镇为研究对象,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处的整体空间环境,用量化、质化的方法解析历史古镇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物质空间中的活跃度及密切度,探寻适应青城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传承空间环境的整体性保护策略,包括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空间相关信息的叠加与整合,以及古镇经济发展,人与文化、空间、社会之间的整体性保护。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今天,位于城市周边的村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历史文化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如何处理好其保护诉求及与城市共同发展是目前的迫切问题。文章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结合城市周边的特殊地理位置,以甘肃省兰州市青城古镇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青城古镇传统村落的特点,从五个角度针对问题根源,提出青城古镇作为兰州城市周边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有效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4.
蒲振华  牛颖  裴颖  陈喻 《安徽建筑》2010,17(5):17-19
青城古镇是甘肃省保存相对完整的古镇。通过对青城古镇的实地调研分析,发现其明清建筑群特色鲜明,民间文化丰厚。因此对青城古镇的保护,重在保护和强化古镇的空间格局,保护和修缮传统建筑,建立协调配套的旅游产业格局;同时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建立全民共同参与意识,健全保护机制;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青城古镇,一座文物遗产丰富、独具西北特色的历史性城镇,其200多年的历史也是兰州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黄河兰州段特色村镇中的代表,青城古镇在肌理延续方面存在保护不当的问题。该文以青城镇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青城古镇肌理评价体系。同时运用GIS、空间句法等分析工具对古镇肌理进行分析,并从动态的角度评价肌理演变动因及延续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古镇肌理保护和延续的策略,从而促进古镇肌理更好地延续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成都是川西古镇的聚集地,现有24个古镇,其中5个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4个古镇被授予国家4A级景区。近年来成都以"延续历史文脉、保持古迹概貌、保护生态本底、彰显田园魅力"为理念,以"天府古镇"的品牌赋予成都古镇灵魂,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办法推动古镇建设,先后投资数亿元对古镇进行保护开发,使市域内历史文化古镇基础设施、城乡形态、产业布局、城镇功能、公共服务格局更加完整,实现了生态、民生、资源、经济相融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7.
吴海燕 《规划师》2005,21(Z1):36-38
佛堂古镇因佛而生,因水而商,因商而镇,因镇而名,因此对它进行保护与旅游开发时必须突出其"水道商市"的特征.应重点开发古镇"古"商业文化游览,古镇乡土建筑、地方历史与民俗文化游览,古镇宗教文化游览,古镇古韵怀古游览等项目;在进行历史建筑维修与新建筑控制时,应坚持预防为主的理念;在资金的筹措上,古镇保护开发应走滚动式开发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串在一起的盒子"乡村小客栈住宿楼坐落于历史文化遗产青城后山泰安古镇畔的小山上。地块紧邻青城味江河,基地前为汇入味江河的山涧,清而缓缓流动,场地内植被茂密。陡峭的山崖下有一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建筑学的角度解析了古镇空间的构成、古建民居的形式及特征,并从空间情态、技艺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四个层面上阐述了古镇空间景观给人的感受。由此得出古镇是精美的,本文能对想了解和热爱青城古镇的人们有一些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正街子古镇地处成都市西57km的群山之麓,紧临青城山三十六峰之一的凤栖山及味江河,自五代建置至今一千多年历史,镇内现存街巷院落格局丰富,有清代中晚期民居建筑、千年银杏、古井、字库塔等遗存,有陆游、唐求等历史人文印迹。境内有千亩原始森林和千年古楠掩映中的晋代古刹光严禅寺等古迹,依山傍水的环境使街子古镇在成都周边的众多古镇中资源独特。古镇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重建,成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是青城山都江堰旅游体系的功能延续与重要组成部分。街子古镇有优良的旅游度假资源,但存在与周边传统小镇的同质  相似文献   

11.
作者从街巷空间、建筑的形式及特征、建筑的雕刻、建筑抗震措施几个方面解析了榆中青城古镇的建筑风格。由此得出古镇是精美的,本文的解析能对想了解和热爱青城古镇的人们有一些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西北古民居建筑的活化石—兰州市青城古镇民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祥武  叶明晖 《华中建筑》2009,27(12):106-109
该文以甘肃兰州的青城古镇民居为主要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青城古镇的区位特点与空间形态特征,着重研究了古镇民居建筑的基本构成单元、院落组合形式以及结构技术与装饰艺术的地域特色,目的是通过对青城古镇的简略介绍与分析,使人们更加关注这个被称为“黄河第一古镇”的地方,从而增强有关部门对这个地方的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3.
以昆山市锦溪镇为例,从城镇水文化、水景观、水经济及水生态四个方面提出了以“水”为特色的规划建设引导,以期使“水”特色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又好又快”的发展环境下得到发扬。  相似文献   

14.
郑志颖  陶春晖 《山西建筑》2014,(21):217-218
在对黑龙江省内具有相似规模小城镇进行实地调研基础上,对寒地小城镇冬季户外活动空间存在共性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构建"城镇外—城镇内—居住区"三层级的城镇绿道网络,对绿道宽度、种植设计、节点空间设置、融雪方式进行探讨,以期从多个方面解决寒地小城镇冬季户外活动空间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与发展阶段下,探索如何科学推进沿海小城镇建设,本文以四都镇为例,梳理分析该地区资源条件,构建产业互动、城乡联动、区域协同发展格局,规划"特色农业之园、海洋产业之窗、休闲文化之镇、生态宜居之所",引导四都建设"田园、生态型"城镇。  相似文献   

16.
王隽 《山西建筑》2008,34(15):32-33
通过对青浦老城厢这一真实案例的深入研究和考察,探讨了此类传统聚落的空间变迁问题,揭示其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论述了城市化进程对传统水乡城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白洋淀水乡城镇保护与更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轶蕾  王颖 《山西建筑》2010,36(18):10-11
对白洋淀水乡城镇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从白洋淀水乡城镇保护与更新的目的、方式和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对白洋淀水乡城镇发展过程中如何保护历史文化特色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从而实现水乡历史延续性和文化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郭佳  咸歆磊  周飞 《山西建筑》2010,36(29):21-22
介绍了当前我国小城镇住宅建设现状,对目前我国小城镇住宅区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我国的国情探讨了解决小城镇住宅规划与建设的思路和措施,以促进我国住宅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