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以冷模方法对目前我国广泛采用的氯乙烯悬浮聚合LF30-Ⅱ型30m ̄3,70m ̄3及130m ̄3聚合釜搅拌工程进行了研究。剖析了搅拌桨叶、挡板的设置;并对这几种聚合釜的搅拌功率准数、搅拌功率消耗、循环特性和湍流强度等特性进行了具体的比较。其结果为氯乙烯悬浮聚合釜的搅拌设计与工业釜的改造提供了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2.
《化工装备技术》2015,(4):20-21
研究了全氟聚醚聚合釜的搅拌转速设计问题。根据传热方面的要求选用了卧式釜。依据理论推导并结合试验,获得了全氟聚醚中试釜的搅拌功率与搅拌转速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3.
永胜机械工业(昆山)有限公司开发出一种聚氯乙烯大型化特殊树脂聚合釜,它包括聚合釜本体、搅拌轴、搅拌桨、轴封和传动装置,所述搅拌轴为内外双层中空结构,形成冷却水进和出的独立通道,搅拌桨为中空结构且内部设置导流通道,搅拌桨与搅拌轴之间设置冷却水进、出通道,聚合釜本体外层还设置有冷却水夹套。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与127m^3PVC聚合釜几何相似试验装置中的搅拌冷模试验,分析了不同搅拌器形式、挡板数量下的搅拌功率、流动形态和流场特性,为改进127m^3PVC聚合釜结构、提高生产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试验研究了搅拌器功率特性和流动状态,分析了本体法氯乙烯聚合的预聚合釜和聚合釜的搅拌性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摸索SBS聚合釜的搅拌形式,分析研究了聚合釜挂胶形成的原因,通过修改CBY-E桨叶,增大了聚合釜内的径向流和轴向流,使内冷管处的胶液流动状态加剧,减少了内冷管管卡子处的挂胶,延长了装置运转周期.  相似文献   

7.
简要论述了聚合釜搅拌轴断裂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对聚合釜搅拌轴在生产中出现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一系列预防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氯化聚乙烯(CPE)接枝(-g-)氯乙烯(VC)聚合釜为背景,对5L、6L、100L及7m~3釜进行冷模试验,测定各釜的搅拌功率,以等单位体积功率为放大准则,将5L釜较好的实验条件放大到100L与7m~3聚合釜,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9.
胶乳聚合釜足丁苯胶乳生产的关键设备之一,搅拌和传热装置的结构形式直接影响聚合过程进而影响产品质量。本文主要介绍了胶乳聚合釜搅拌器、传热装置设汁中采用的一些新型结构。  相似文献   

10.
卧式搅拌釜气液传质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言国外从60年代初已开始用卧式搅气釜(Horizontal Sirrted Vessel)(见图1)作为拌体吸收传质装置。由于它在很低的搅拌转速下具有良好的气液传质特性,引起了化工界极大兴趣。起初卧式搅拌釜主要用于气体吸收以代替填充塔,后来才用于聚合反应。它是气液系聚合工艺的理想设备。有机氟单体聚合多数有一个气液传质过程。据报导国外氟聚合物生产已逐步转向采用卧式搅拌釜。  相似文献   

11.
对用于聚丙烯生产的聚合釜搅拌轴填料密封失效原因进行分析,采用合理的密封结构,解决了制约聚合釜长周期运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易微天 《聚氯乙烯》1999,(3):11-13,16
文中主要介绍了Huels公司开发的200m^3大型聚合釜,其特点:聚合釜的内部有一个三叶片的涡轮搅拌器,驱动装置在聚合釜的底部伸入,轴短且相对较细,上部有两个挡板,搅拌轴为双机械密封;另外在聚合釜顶部增加了回流冷凝器,有较好的散热效果,Huels的S-PVC工艺技术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还提供了成套的紧急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12m∧3聚合釜生产周期长、负荷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设备的症结所在。提出了对聚合釜取热及搅拌系统改造的方案,改造后各项指标符合工艺要求,产量、质量均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4.
对 1 2 m3聚合釜生产周期长、负荷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找出了设备的症结所在 ,提出了对聚合釜取热及搅拌系统改造的方案。改造后各项指标符合工艺要求 ,产量、质量均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5.
根据原有70 m3PVC聚合釜的冷模与热模传热性能和搅拌性能测试和分析,提出了新型全流通半圆管夹套结构。夹套的传热面积增加14 m2。通过现场传热测试,在保证聚合釜容积不变的条件下,单釜的生产能力可提高30%以上。新开发的100 m3全流通内夹套PVC聚合釜是适应于PVC悬浮法生产工艺的设备,通过对其结构特点、有限元应力分析、传热分析、搅拌模拟试验、流场分析等研究,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聚合釜。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12.7m^3和15.0m^3聚合釜在生产羧基丁苯胶中搅拌功率、搅拌级别、桨叶端速和传热能力以对聚合温度及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传热能力强,搅拌级别适中的情况下,聚合温度容易控制,产品质量好,转化率较镐,能耗和物耗较低。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双绕组控制电动机在聚合釜搅拌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引进变频电动机控制方式使这些问题成功解决。  相似文献   

18.
LF30—I型氯乙烯聚合釜搅拌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针对LF30-I型氯乙烯聚合釜在共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对其搅拌装置的结构、流动状况和搅拌动力、循环特性进行的试验研究,提出了在釜体结构、挡板条件、传动装置不变等条件下的搅拌器型式和尺寸的改进意见,并提供了工业生产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对12m^3聚合釜在生产中出现的电机掉闸问题进行分析,从轴功率计算人手,找出其原因是电机功率与搅拌转速不匹配,并提出改进措施,使得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20.
在相似理论指导下,应用试验结果及搅拌放大技术,实现对聚合釜搅拌器的优化设计,选定搅拌器型式、规格,使其搅拌效果满足设计要求,满足用户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