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图像的噪声阻碍了高级视觉任务对图像的理解,且去除图像的噪声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现有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去噪方法在去除噪声的同时,对图像纹理会引入一定程度的破坏,导致去噪后图像无法保留图像的纹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用二分支U-Net网络来融合特征和保留纹理的图像去噪方法.首先选取一种去噪方法的两个不同去噪参数的预训练模型分别得到同一张噪声图像的不同去噪结果,其中一个结果中去噪效果比纹理保留效果好,另一个结果中纹理保留比去噪效果好.然后将这两个去噪图像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利用两个编码器分别提取图像的特征,并同时放入融合模块融合图像的特征,最后利用解码器重建出无噪声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方法相比本文的方法更有效,在去除噪声的同时能保留更多的图像纹理信息.  相似文献   

2.
针对深度学习图像去噪算法存在网络过深导致细节丢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双通道扩张卷积注意力网络CEANet。拼接信息保留模块将每一层的输出特征图融合,弥补卷积过程中丢失的图像细节特征进行密集学习;扩张卷积可以在去噪性能和效率之间进行权衡,用更少的参数获取更多的信息,增强模型对噪声图像的表示能力,基于扩张卷积的稀疏模块通过扩大感受野获得重要的结构信息和边缘特征,恢复复杂噪声图像的细节;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特征增强模块通过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进行融合,进一步指导网络去噪。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斯白噪声等级为25和50时,CEANet都获得了较高的峰值信噪比均值和结构相似性均值,能够更高效地捕获图像细节信息,在边缘保持和噪声抑制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相关实验证明了该算法进行图像去噪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更有效地去除图像中的噪声,提出一种结合Inception模型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图像去噪方法,以完整图像作为输入和输出,利用Inception结构密集提取原始图像和噪声多个不同空间尺度的特征,并采用多种调优策略,增强网络的整体学习能力。为避免梯度消失,使用线性修正单元(Rectified Linear Unit,ReLU)激活函数;为加速网络的训练,增加批量规范化(Batch Normalization,BN)操作;加入跳跃结构进行残差学习(Residual Learning,RL),提升网络的去噪性能。基于公共数据集BSDS300的三种高斯噪声等级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图像去噪方法相比,模型在降低计算复杂度、提高收敛速度的同时,视觉效果更好,平均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PSNR)提升了约1.28 dB。  相似文献   

4.
朱海琦  李宏  李定文 《计算机工程》2021,47(8):271-276,283
将卷积神经网络引入生成对抗网络可提高所生成图像的质量,但网络的感受野较小且难以学习各个特征通道之间的重要关系。在SinGAN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能从单幅图像中学习的生成对抗网络模型。在SinGAN网络的生成器和鉴别器中引入Inception V2模块以增加网络宽度扩大感受野,采用多个卷积核提取图像特征并进行特征融合,利用SENet模块学习各个通道的重要程度以获取更好的图像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与Bicubic和SinGAN模型相比,该模型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性值更高,可有效提升图像生成质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图像去噪中的去噪效果差、训练周期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近似U型网络结构的图像去噪模型。首先,使用不同步长的卷积层将原有的线性网络结构修改为近似U型的网络结构;然后,将不同感受野的图像信息叠加以尽可能地保留图像的原有信息;最后,引入反卷积网络层进行图像恢复和噪声的进一步去除。在Set12与BSD68测试集上与去噪卷积神经网络(DnCNN)模型相比,所提模型的峰值信噪比(PSNR)平均提升了0.04~0.14 dB,训练时长平均缩短了41%。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具有更好地去噪效果和更短的训练时长。  相似文献   

6.
针对Shearlet收缩去噪引入的Gibbs伪影和"裂痕"现象,提出一种结合非局部自相似的Shearlet自适应收缩图像去噪方法.首先,对噪声图像进行多方向多尺度的Shearlet分解;然后,基于高斯比例混合(GSM)模型的Shearlet系数分布建模,利用贝叶斯最小二乘估计对Shearlet系数进行自适应收缩去噪,重构得到初始去噪图像;最后,利用非局域自相似模型对初始去噪图像进行滤波处理,得到最终的去噪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更好地保留边缘特征的同时,有效地去除噪声和收缩去噪引入的Gibbs伪影,该方法获得的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自相似指标(SSIM)比基于非抽样剪切波变换(NSST)的硬阈值去噪方法提高1.41 dB和0.08;比非抽样Shearlet域GSM模型去噪方法提高1.04 dB和0.045;比基于三变量模型的剪切波去噪方法提高0.64 dB和0.025.  相似文献   

7.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去噪方法在使用空洞卷积神经网络时,去噪后的图像容易在尖锐边缘生成伪像,并且为了处理不同的噪声水平,需要训练多个特定的去噪模型.对此文中提出基于空洞卷积神经网络的噪声水平可调的高斯去噪方法.加入噪声水平图,实现噪声水平可调性,并使用改善的空洞卷积及可逆的下采样技术,缓解由于传统空洞卷积带来的图像尖锐边缘的伪成像问题.将下采样的子图与相应的噪声水平图都输入到非线性映射模型中,并使用改善后的减小空洞率的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实验表明,文中方法在获得GPU加速的同时具有调节噪声水平的能力,能够改善尖锐边缘的伪像问题,保留更多图像细节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大多图像去噪算法的性能依赖输入噪声水平参数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去噪效果,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非局部相似和低秩模型的图像盲去噪方法。预先估计图像的全局噪声方差,在图像非局部相似和低秩模型的框架下,自适应地估计各图像块的局部噪声方差,确定各图像块奇异值阈值(SVT)的局部阈值参数,运用迭代规则完成去噪。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与3种目前较成熟的去噪算法进行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噪声方差未知的图像,该方法的去噪效果在视觉、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度(SSIM)的数据上更具优势,具有更好的自适应能力,更适合应用于实际图像去噪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前,图像去噪任务的主流方法多关注常规图像的噪声去除,而在低照度条件下拍摄的图像含有更严重的噪声,这种富有挑战性的去噪问题亟待解决。实验发现,将现有图像去噪方法直接应用于低照度图像任务中,会存在难以抑制真实图像噪声、丢失图像暗部和亮部细节信息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编解码U型网络。首先,提出对每张真实的噪声图像采用暗阴影校正方法进行预处理,改变其空间上的不均匀性,从而降低真实噪声学习的复杂性;然后,每张预处理后的图像通过提出的U型网络进行图像去噪,提出的U型网络是在UNet架构基础上引入Transformer Block模块构建分层编解码器,使网络可以从全局特征变化角度出发,多尺度分析图像亮暗细节信息;此外,采用窗口增强自注意力模块代替全局自注意力,更好地捕捉上下文特征依赖关系;最后,在解码器阶段引入可变形卷积残差模块,进一步增强局部特征的提取能力,提高网络去噪性能。在低照度真实噪声图像数据集SID和ELD上,方法的PSNR和SSIM较其他主流方法的最优值提升了0.53 d B和0.004。主观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有效抑制低照度图像噪声的同时,更好地恢复...  相似文献   

10.
在图像获取过程中,常得到含有噪声和对比度较差的图像,为更好地去除图像的噪声与增强对比度,提出一种基于矢量扩散控制的图像同步去噪增强方法。分析全变分(TV)模型的构造,指出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引入矢量扩散控制的方式改造该模型的后项,更好地控制扩散在图像边缘处的粒度。给出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的微分模型结构,并与改进后的TV模型融合实现图像的同步去噪与反差增强。通过2组实验从成像质量和灰度分布上比较处理结果,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较好地解决了TV模型在去噪过程中出现的阶梯效应,而且能够改善图像对比度,提高图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熊景琦  桑庆兵  胡聪 《计算机工程》2023,49(2):213-221+230
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DCT)成像技术在医学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斑纹噪声和非平稳条纹伪影复杂,目前多数算法仅依靠推断条件后验概率来实现图像去噪,无法应对LDCT图像噪声复杂、数据量少、先验知识缺乏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感知损失的双重对抗网络去噪算法,以实现LDCT图像复原。该算法包含一个去噪器和一个生成器,分别从图像去噪和噪声生成2个角度来建模干净-噪声图像对的联合分布,通过联合学习使得去噪器和生成器相互指导,从而充分学习数据中的噪声信息和清晰图像信息,且学习到的去噪器可以直接用于LDCT图像修复。考虑到通过感知损失学习语义特征差异可以使去噪结果保留更多的细节和边缘信息,提出一种掩膜自监督方法,针对CT图像域训练一个语义特征提取网络用于计算感知损失。实验结果表明,与BM3D、RED-CNN、WGAN-VGG等主流去噪算法相比,该算法可以有效抑制噪声并去除伪影,最大程度地保留边缘轮廓和纹理细节,产生更符合人眼视觉特性的去噪效果,与当下LDCT图像去噪性能较好的SACNN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PSNR和SSIM指标分别提升1.26 dB和1.8%。  相似文献   

12.
针对煤电厂炉膛火焰图像含有脉冲噪声和高斯噪声混合含噪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中值滤波和小波变换相结合的火焰图像去噪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权重中值滤波方法对火焰图像去噪,然后再对去噪后的图像进行小波分解,分解后对不同子带采用不同的滤波方法进行有效滤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滤除图像噪声,提高火焰图像的质量,而且在边缘保持能力上比传统的去噪方法要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抑制高斯-泊松混合噪声,针对调和模型不能有效保存图像的边缘细节信息和Kullback-Leibler散度作为保真项(KL保真项)的全变差图像恢复模型对光滑的区域部分去噪会产生“阶梯效应”的不足,提出一种针对高斯-泊松混合噪声去噪的图像恢复变分模型。该模型利用增广拉格朗日算法进行数值实现,将调和模型和全变分模型按照比例进行融合,结合两种模型的优点,增强模型的去噪性能;Kullback-Leibler散度作为保真项和[L2]保真项按照比例进行混合,能有效去除高斯-泊松混合噪声的同时,保护图像的边缘细节;使用多幅含不同混合噪声的图像进行对比实验,采用峰值信噪比、结构相似度指标评定图像的恢复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度大于使用Kullback-Leibler散度作为保真项的全变差图像恢复(TV-KL)模型、改进MS模型(MRT),以及保真项混合模型(MFT)这三个模型,并且计算的CPU时间更短,去噪效果得到明显改善。所提模型具有更好的去噪性能,有效地保持了图像细节和纹理特征方面的信息,获得了更理想的视觉效果,不仅能提高了图像质量,而且在客观上得到了有效的证实,可以应用于X射线图像去噪。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图像去噪网络中下采样导致高频信息损失和细节保留能力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级联离散小波多频带分解注意力图像去噪网络。其中多尺度级联离散小波变换结构将原始图像分解为多个尺度下的高低频子带来代替传统下采样,能减少高频信息损失。多频带特征增强模块使用不同尺度的卷积核并行处理高低频特征,在子网络每一级下重复使用两次,可增强全局和局部的关键特征信息。多频带分解注意力模块通过注意力评估纹理细节成分的重要性并加权不同频带的细节特征,有助于多频带特征增强模块更好地区分噪声和边缘细节。多频带选择特征融合模块融合多尺度多频带特征增强选择性特征,提高模型对于不同尺度噪声的去除能力。在SIDD和DND数据集上,所提方法的PSNR/SSIM指标分别达到了39.35 dB/0.918、39.72 dB/0.955。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性能优于主流去噪方法,同时具有更清晰的纹理细节和边缘等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基因芯片图像去噪是基因芯片应用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对于芯片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具有重要意义.用广义高斯分布对芯片图像子带的小波系数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运用Bayes Shrink法对图像进行小波去噪.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在有效去除基因芯片图像噪声的同时,很好的保持图像的边缘,与其它几种去噪方法相比,不仅提高了去噪后图像的信噪比(SNR)和均方误差(MSE),而且使图像更加清晰,为芯片数据进一步的分析处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去除椒盐噪声的交替方向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倩  杨程屹  王化祥 《自动化学报》2013,39(12):2071-2076
传统图像去噪法基于有用信息和噪声频率特性的差别实现去噪,实际中,有用信息和噪声在频带上往往存在重叠,因此,传统去噪法在抑制噪声的同时,往往损失了细节信息,使图像变模糊. 本文引入稀疏与低秩矩阵分解模型描述图像去噪问题,基于该模型,采用交替方向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ADM)得到复原图像. 实验证明该方法比常用的中值滤波法更有效地抑制了椒盐噪声,同时更好地保持了原始图像的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17.
医学图像在重建过程中总会受到噪声干扰,对于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GAN)的去噪方法,算法以完整图像作为网络的输入及输出,使生成的图像信息更加稳定可靠。为了适应CT图像的特点,本文对CGAN结构进行了改进,使其能够适应不同噪声水平下的加性高斯白噪声,为了提高效率,在判别器进行训练时采用了损失判别,且在Tensorflow环境下训练网络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传统图像去噪算法相比,本方法能在保留特征信息的同时有效减少图像中的噪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在图块级上实现的随机脉冲噪声(RVIN)降噪算法在执行效率方面较经典的逐像素点开关型降噪算法有显著优势,但降噪效果如何取决于能否对降噪图像受噪声干扰程度(噪声比例值)进行准确估计。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多层感知网络的两阶段噪声比例预测算法,达到自适应调用CNN预训练降噪模型获得最佳去噪效果的目的。方法 首先,对大量无噪声图像添加不同噪声比例的RVIN噪声构成噪声图像集合;其次,基于视觉码本(visual codebook)采用软分配(soft-assignment)编码法提取并筛选若干能反映噪声图像受随机脉冲噪声干扰程度的特征值构成特征矢量;再次,将从噪声图像上提取的特征矢量及对应的噪声比例分别作为多层感知网络的输入和输出训练噪声比例预测模型,实现从特征矢量到噪声比例值的映射(预测);最后,采用粗精相结合的两阶段实现策略进一步提高RVIN噪声比例的预测准确性。结果 针对不同RVIN噪声比例的失真图像,从预测准确性、实际降噪效果和执行效率3个方面验证提出算法的性能和实用性。实验数据表明,本文算法在大多数噪声比例下的预测误差小于2%,降噪效果(PSNR指标)较其他主流降噪算法高24 dB,处理一幅大小为512×512像素的图像仅需3 s左右。结论 本文提出的RVIN噪声比例预测算法在各个噪声比例下具有鲁棒的预测准确性,在降噪效果和执行效率两个方面较经典的开关型RVIN降噪算法有显著提升,更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