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选用武运7号(9746)进行穴播育种超高产试验,系统地观察了穴播苗的生育特性、产量构成。结果标明,穴播苗移栽到大田后,分不停滞,低位分缺位少,有利于大穗的形成。初步明确了12T/hm^2的产量结构为:总颍花量大于48000万朵,稳数大于33万,每穗总粒数大于140粒。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优质水稻品种松粳9号为材料,研究旌氯水平对其产量、品质等性状的影响,根据良种良法的原则,探索松粳9号实现高产优质栽培的最佳施氮水平,为其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结果为:随施氮水平增加松粳9号地上部干物重增加,碾米品质增加,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增加、直链淀粉含量降低,每平方米有效分蘖数、成穗率、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每穗结实率增加,产量在N200处珲达到最太值。  相似文献   

3.
以水稻品种空育131为材料,将黄腐酸复合肥作为基肥在试验中应用,结果与常规对照相比黄腐酸复合肥处理水稻每平方米穗数增加1穗、每穗粒数增加2.2粒、千粒重增加0.1克、结实率均较对照高0.3个百分点,产量增产2.43%。  相似文献   

4.
水稻稻瘟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无性世代为稻梨胞菌,属半知菌亚门。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造成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该病分布区域广,主要危害叶片、茎秆、穗部。因危害时期部位不同,一般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和粒瘟等。其中以叶瘟发生最为普遍,穗颈瘟危害最严重。  相似文献   

5.
植物生长调节剂三十烷醇(TA)乳粉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十烷醇(TA)乳粉是一种广谱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1997年被农业部列入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后,五六年来在福建省水稻上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在水稻幼穗分化2—3期和孕穗期分别叶面喷施1~2 mg/L TA一次,能促进稻株生长发育,提高碳、氮代谢水平,增加有效穗、穗粒数、穗实粒数,提高结实率、千粒重和晒干率等。处理比对照平均增产干谷0.964 t/hm2,增产率为15.4 %,并能改善品质。据多年多点多次的验收、考种和测产的数据表明,其增产效果稳定,重现性好。不仅产出/投入比高,而且具有无毒害、无污染、成本低、效益高和使用方法简便等优点,对增加粮食产量和发展无公害农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源 《深冷技术》2005,(2):12-12
2004年12月2日,开封空分集团有限公司为永城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0万吨甲醇项目配套的52000m^3/h空分设备的供货合同在河南永城签订。该套空分设备氧气产量为52000m^3/h,液氧产量为1000m^3/h,总氧产量为53000m^3/h,是目前国内自行成套、自主设计制造的最大规格的空分设备。  相似文献   

7.
玉米出现空杆、穗小、缺粒等现象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常见原因,本文就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与研究,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气象因素、栽培因素、病虫危害、地质差异、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不同储存形态玉米水分的变化幅度。既包装玉米大于囤积玉米:囤积大于散装玉米:穗藏大于粒藏玉米:露天储存玉米大于仓内储藏玉米。无论哪种储存形态的玉米,其水分的变化幅度都遵循一个规律:上层玉米(接触空气多)水分的变化,一般大于下层,了解这一规律对安全储存玉米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试验结果表明:密度小的处理抗旱性、抗倒伏性均较强;密度过大的处理穗小、粒小、倒伏加重,无效分蘖增加,氮肥利用率低,增加到一定量时反而减产,且易造成倒伏;而播量过低虽然有效分蘖增加,但群体密度偏低,干物质积累偏少,因此产量不高。  相似文献   

10.
信宜市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超级稻,即稻穗较大、产量较高的水稻品种,其特点为穗大粒多,生育期较长,大部分品种有二次灌浆现象,生产潜力在10.5t/hm2以上。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信宜市大力推广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不同储存形态玉米水分的变化幅度。既包装玉米大于囤积玉米;囤积大于散装玉米;穗藏大干粒藏玉米;露天储存玉米大于仓内储藏玉米。无论哪种储存形态的玉米,其水分的变化幅度都遵循一个规律:上层玉米(接触空气多)水分的变化,一般大于下层,了解这一规律对安全储存玉米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选用了九个杂交种及两个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时各种杂交种的产量和综合农艺性状的分析,比较出了一些较优的杂交组合方式,通过对产量、千粒重、出籽率、穗长、穗粗等相关分析得到了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千粒重(r=0.589)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穗粗(r=0.2064),出籽率(r=0.3075)Ng长(r=0.2828)与产量相关。提高千粒重,增加穗粗和穗长,提高出籽率并兼顾其它农艺性状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玉米应用生控剂试验表明,所试8个品种中龙单38表现最好,较对照亩增收46.4kg,增产5.7%,株高降低67cm,穗粒数增加24.4粒,百粒重增加0.9g,亩增效32.4元。  相似文献   

14.
玉米应用生控剂试验表明,所试8个品种中龙单38表现最好,较对照亩增收46.4kg,增产5.7%,株高降低67cm,穗粒数增加24.4粒,百粒重增加0.9g,亩增效32.4元。  相似文献   

15.
玉米拔节到抽雄称玉米的穗期,一般要经历25~30d。从抽雄到成熟称玉米的花粒期,大约经历50d左右。根据玉米生育特点,该阶段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玉米的穗期、粒期管理十分重要,应采取综合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梁祖厚 《照相机》1999,(11):12-14,25
普及型数字照相机发展速度之快,在照相机发展历史中是十分突出的。作为数字照相机关键器件的CCD检像器件(影像传感器)其总像素数的飞速增长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如所周知,CCD检像器件的总像素数是衡量数字照相机水平的一个主要特性。从普及型数字照相机开始迈入商品化和成长期的1995年到现在,在相机新机种中总像素数的发展进程大致如下:1995年:新机种数不多,总像素数25万~41万像素1996年:新机种数增多,多数机种总像素数35万~41万,个别达到57万和81万1997年:新机种数剧增,总像素数35万~…  相似文献   

17.
基于并行处理技术的谷物粒型快速测量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谷物粒型是决定谷粒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参数之一。传统人工测量粒型的方法耗时、工作量大、主观性强。本文首先介绍一种基于线阵列采集技术和工业输送技术的谷物粒型自动测量系统。为提高系统测量效率,文章中应用了图形处理器(GPU)并行处理技术,在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UDA)下对测量算法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基于GPU的并行加速算法,能有效提高测量效率,当图像中谷粒数近2000颗时,优化后的算法速度为中央处理器(CPU)下算法运行速度的400多倍,且随着采集图像中谷粒数的增多,优化测量算法的加速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大型空分设备的发展,从整体上看,大型空分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世界上绝对多数,6万等级空分占全球空分的比例大于75%;国内单体规模已达10万等级,在近三年的市场需求中,特大型空分比例占绝大多数。近几年我国空分设备的建设特点如下:一是"大"配套机组的稳定性、运输条件限制、安装困难度大;二是"快"可调整时间短、管理有漏洞;三是"环境"化工区污染物严重、缺水、西北地区风沙大;四是安装队水平参差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水果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水果品种之多,产量之大都排在世界前列。20世纪末,我国的水果总产量达到6222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4%左右。中国第一大水果是苹果,总产量为2071.5万吨,是世界总产量的33.3%。世界第一大水果是柑桔,总产量为1亿吨,其中巴西的产量最大为2398.7万吨(99年),其次是美国为1612万吨(98年),中国排在第三位为1078万吨(99年)。  相似文献   

20.
根据超高产小麦品种应具备的丰产潜力大、抗逆性强、抗倒耐肥、灌浆速度快等特点和合理的群体结构应符合产量构成因素协调、群体光合性能好、茎蘖消长动态合理等要求,提出了确定合理的基本苗数、高质量整地播种和控促结合的看苗管理技术等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措施,以促进超高产小麦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