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分析了现行通信体制的优缺点,并对未来靶场卫星通信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时间统一系统的发展历程,包括定时技术、时统设备和传输与接收手段的变化,并预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根据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试验任务指挥所网络系统的现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简要介绍了VLAN(虚拟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同时对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试验任务指挥所网络的总体结构在利用现有资源的前提下,使用VLAN技术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对新设计网络结构交换机的配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当前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试验任务调度指挥系统所存在的缺陷,提出基于试验IP网,通过数字传输、代码指挥等信息化手段构建试验任务调度指挥系统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结合某地面安控设备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首次参加安控任务,分析了影响安控设备作用距离的几个因素,估算了火焰衰减对安控设备作用距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征稿简则     
《导弹试验技术》2009,(3):F0004-F0004
《导弹试验技术》期刊是由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技术性刊物,1986年创刊,是我军航天及靶场技术人员进行学术交流的同地,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在军内发行,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影响长波传播时延精确计算的各种因素,并对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各时统站的时延值进行了重新计算,通过与资料的比较,分析了误差原因,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微波通信站由于受地理环境限制,其无人中继站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比较困难。本文立足现有条件,提出了解决ZGB无人中继站远程管理的一种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实现PCM网络化管理的可行性,传输质量指标检测,数据采集的难点进行分析,设计开发了一套独立性强的自动化管理系统,解决了工程实际应用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测量设备模拟引导和数字引导的原理,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测控设备捕获跟踪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测量设备的引导方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各种测控设备引导方式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1.
征稿简则     
《导弹试验技术》2009,(2):F0004-F0004
《导弹试验技术》期刊是由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技术性刊物,1986年创刊,是我军航天及靶场技术人员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在军内发行,国内刊号:CN14—1271/TJ。  相似文献   

12.
征稿简则     
《导弹试验技术》2010,(1):F0004-F0004
《导弹试验技术》期刊是由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技术性刊物,1986年创刊,是我军航天及靶场技术人员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在军内发行,国内刊号:CN14—1271/TJ。  相似文献   

13.
征稿简则     
《导弹试验技术》2010,(2):F0004-F0004
《导弹试验技术》期刊是由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技术性刊物,1986年创刊,是我军航天及靶场技术人员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在军内发行,国内刊号:CN14—1271/WJ。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飞速发展,获取信息、控制信息和信息安全,已成为当今讨论的热点话题,信息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和财富。结合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进行信息安全设计的规划和几种接入方案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征稿简则     
《导弹试验技术》2009,(4):F0004-F0004
《导弹试验技术》期刊是由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技术性刊物,1986年创刊,是我军航天及靶场技术人员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在军内发行,国内刊号:CN14—1271/TJ。  相似文献   

16.
20 0 2年 5月 15日 9:5 0 ,在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CZ- 4 B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将我国第 1颗海洋探测卫星“海洋 1”和“风云 1D”两颗卫星送入太空。“海洋 1”探测卫星的发射成功 ,结束了中国没有海洋卫星的历史 ,标志着我国在海洋卫星遥感应用领域迈入了世界先进行列。“风云 1D”气象卫星的发射成功 ,标志着中国气象卫星迈已步入稳定的业务运行阶段 ,可连续获取地球大气资料。目前中国是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 3个同时拥有静止轨道和极地轨道两个不同系统气象卫星的国家。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 6 7次飞行 ,也是…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航空电子通信技术发展的需求,提出了基于FDDI标准的机载高速光纤通信网络体系结构,论述了该通信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和硬软件实现方案,最后简述机载高速数据通信系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5月10日,我国长征系列又一新型火箭长征四号乙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把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和实践五号科学实验卫星送入了870km高的太阳同步轨道。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6次发射。上午9时33分,长征四号乙运载着我国自行研制的两颗卫星腾空而起。火箭飞...  相似文献   

19.
简讯     
长二丙改再次成功发射两颗铱星1998年12月19日19时39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地把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两颗铱星送入了预定轨道。这是这种火箭自1997年9月1日首次成功发射以来连续第6次成...  相似文献   

20.
光纤通信的优点在军事应用中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进入80年代后,美国制定了庞大的光纤通信军事应用计划,使其装备和武器的技术水平进入一个新阶段。文中介绍了美军的几种光纤通信系统的特点与要求。野战光缆通信与光纤制导导弹实质上都是点-点通信。前者是长距离,用于军事指挥系统,保密性好;后者是短距离,用于反装甲武器系统,命中率高。机载和舰载光纤系统,一般都属于光纤局部网络,它们可将各种传感器、控制器、处理器和显示器连结起来,组成高速率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