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在神华煤直接液化工艺中的应用及运行情况。分析了膜分离系统在生产运行及检修中暴露出的气液分离效果差、处理能力不足、膜丝抗冲击能力差、氢气回收率降低、伴热温度高、工艺操作不当造成损坏等问题。通过提高膜分离预处理系统的气液分离效果、过滤精度,膜分离系统增加膜分离组件、升级弹簧垫材质、降低伴热温度及调整工艺操作等优化措施,使膜分离系统液体夹带量从356 dm3/h降低到2 dm3/h;膜芯使用寿命从半年左右提高到了2年以上;氢气回收率从85%提高到88%以上,每年为企业创效约1 250万元。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S Zorb吸附脱硫装置运行至第二周期后陆续出现反应器过滤器压差高、原料换热器结垢等一系列影响装置长周期运行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造成反应器过滤器压差过高的原因是:①装置检修时,过滤器滤芯的永久滤饼层受到破坏;②反吹系统阀门故障,导致高压氢气对过滤器反吹时,阀门打开不及时,影响了反吹效果。而原料换热器结垢的主要原因是从原料罐区来的汽油原料中的胶质前躯物和垢物较多。针对上述问题,采取修改反应过滤器压差高联锁值或者是提高反应压力和反吹氢气压力等措施可以解决过滤器压差高的问题;通过采用直接将催化裂化装置稳定汽油输送至S Zorb装置的方法可以解决换热器结垢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装置的运转周期。  相似文献   

3.
柴油加氢装置加工高氯原料,造成高压换热器和高压空冷器氯化铵盐结晶,反应系统差压增大。在反应器出口利用0.4%碱水冲洗铵盐,使反应系统差压由2.45 MPa降至1.75 MPa,系统恢复正常。氯化铵盐结晶温度一般在150~200℃,随反应系统压力、循环氢流量、原料氯含量、原料氮含量的变化而变化。通过严格监控装置原料数据,前移注水位置,增大循环氢量,提高氢油比,提高热高压分离器入口温度,建立高压换热器差压和高压换热器换热效率监测数据,建立氯化铵盐结晶温度监控数据等措施,保证了装置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4.
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5 Mt/a汽油吸附脱硫装置(S Zorb)自投料开工以来,累计运行46个月,首个运行周期即实现了"四年一修"。通过严格控制原料中水、氯、胶质、轻组分等杂质含量、维持装置进料量平稳、保持反应器吸附剂低藏量、控制吸附剂细粉含量、保证过滤器反吹效果等措施,保证了吸附剂性能稳定以及进料换热器、反应器过滤器等关键设备的良好运行,停工前反应器过滤器压差控制在50~53 kPa。针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反应系统脱气线管线磨损、再生器取热盘管泄漏、闭锁料斗滤芯损坏、阀门泄漏等故障,采取了降低气提氢气量、管线扩径改造、增加取热蒸汽保护、滤芯加固、及时更换泄漏阀门等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解决了问题,为装置长周期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5.
介绍第一代Sheer加氢裂化技术在某企业2 Mt/a加氢改质装置的工业验证情况。结果表明,正常操作停运反应加热炉的加氢裂化技术可满足开工期间的正常工艺要求,正常操作时反应加热炉主火嘴可熄火;采用高温高压逆流传热技术的高温高压缠绕管换热器表现出了良好的传热性能,可满足开工、正常操作反应器入口温度的控制要求;采用两级微旋流分离器使胺液消耗量降低了50%,循环氢纯度提高约1%,循环氢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降低约17%;非直接接触在线防垢、除垢器安装在两台高压换热器上后,超声波声能均大于流体中1 nm~1μm污垢颗粒附着能,明显减缓了高压换热器的结垢;新型反应器内构件技术的应用使反应器各床层入口、中部、出口的最大径向温差在3℃内,完全满足了工艺要求;硫化态催化剂新型开工技术,利用饱和焦化汽油中烯烃放出的热量使反应器升温,显著降低了开工期间的加热炉负荷;标定能耗仅为设计能耗的76.3%。第一代Sheer加氢裂化技术完全达到了各项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6.
《石油化工》2016,45(9):1123
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装置中旋液分离器和淤浆加热器的堵塞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堵塞原因提出了处理措施。分析结果表明,旋液分离器堵塞的原因包括:底部浓度较高、产品黏度较大、生产负荷低及浆料组分等。优化措施包括:适当降低顶部回流量、适当增加入口的冲洗流量、适当增大底部出料阀的开度、保证内壁光滑度、保证反应器压力和温度的稳定控制。淤浆加热器堵塞原因包括:低聚物含量高、产品支链化度高、反应器局部温度过高、静电效应、浆料中块料及反应器内壁不光滑等。优化措施包括:提高相应的异丁烷冲洗量、优化反应器的参数控制、优化牌号切换方案、控制合适的催化剂及抗静电剂的加入量等。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寒条件下,某煤制化肥项目选用的高压黑水角阀在实际的生产使用中出现的冲刷、闪蒸、气蚀和阀门卡涩、运行稳定性差等现象,从高压黑水角阀的结构设计,阀芯、阀座、阀体及扩散段的材料选择等多方面提出阀门使用中的防护、阀门的线下优化等方案。实际应用表明:优化后,提高了高压黑水角阀的运行周期,保证了气化炉安全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氢气带氯会造成柴油加氢精制装置新氢机系统、高压换热器管/壳程、热高压分离器液力透平密封等部位发生氯化铵盐结晶,引起反应系统差压增大,高压换热器管束氯化铵盐腐蚀泄漏。通过增加重整氢脱氯罐、提高重整氢化验分析频率等措施,可防治重整氢带氯对柴油加氢装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氢气纯度测量在高压加氢装置中有所应用,需要根据工艺数据分析选定测量方法,以氢气及其背景气导热系数特征确定采用热导式分析仪测量氢气纯度。混合氢纯度降低,就会增加反应器结焦的趋势,降低反应器中的催化剂活性,从而影响装置产品的质量。充分考虑人员安全、高压装置特征,降低环境污染,对样气的提取、传输、处理、分析、排放等过程中的设计与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体现氢气纯度测量在高压加氢装置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压聚乙烯装置脉冲阀将反应器中生成的熔融聚乙烯和未反应的气体间歇排到高压分离器,为了保持恒定的反应条件,防止聚合物粘在反应器内壁,排出熔融聚乙烯产品,通过反应器末端的脉冲阀按一定的时间周期和降压深度进行自动脉冲。装置经过多次控制系统改造,经常出现反应不稳定,反应器内聚乙烯分解问题。通过优化脉冲阀控制系统控制参数,提高控制精度、改善控制效果,有效的解决了该类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石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流失的原因;阐述了稳定知识型员工队伍的基本思路;从提高待遇、增进感情、发展事业、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2.
热交换器的污垢问题是国民经济众多产业和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传热学界未彻底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分析热交换器污垢的主要成分及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针对污垢成分配制了相应的清洗配方,设计了清洗流程及装置,得到了完整可行的热交换器在线清洗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3.
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应确保会计地位的独立性。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必须从有利于发挥会计职能作用的角度进行改革。要区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对相关人员由不同部门分别管理。对财务会计人员也应当区分为主要会计人员与一般会计人员,同时,结合各单位情况进行委派。  相似文献   

14.
奥氏体不锈钢封头旋压成型后,部分奥氏体组织因冷变形转化为马氏体,与材料中残留的部分α组织共同导致封头呈磁性,采用热处理等方法可以消除磁性。对于非磁性条件要求严格的场合,可选用Ni含量较高的不锈钢,如0Cr25Ni20,0Cr23Ni13或310,316等。  相似文献   

15.
浅析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现状,剖析货币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运用美国COSO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阐述对建立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服务营销战略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的石化市场投资主体日渐多元化,中东等具有成本优势的石化企业加大向我国市场投放产品的力度,国内的化工产品销售市场面临激烈的竞争。中国石化化工销售分公司要应对激烈竞争,必须在实施服务营销战略方面有所作为,从建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组织架构、形成服务营销文化、培养适应服务营销战略要求的人才队伍、加强客户管理等方面入手,建立与服务营销战略相适应的服务体系,通过优良的服务品质和高水平的客户满意度及忠诚度,提升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7.
气体脱硫再生塔底重沸器腐蚀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气体脱硫再生塔底重沸器腐蚀状况、探讨了腐蚀的原因和防腐蚀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两种不同加入硅的方式制备了W-Ni催化剂,对其进行了拉曼光谱、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并采用微型反应器进行了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当硅在氧化铝成胶过程中加入、且硅的加入量为基准+11.0时,八面体配位结构的钨比例最大,H2-TPR的低温还原峰温度最低,峰面积最大,镍与载体的结合能最小,催化剂的脱硫和脱氮活性也最高。当硅在载体成型过程中加入时,随着硅含量的增加,催化剂中八面体配位结构的钨比例随之降低,H2-TPR的低温还原峰向高温方向偏移,钨和镍的金属分散度随之下降,钨与载体的结合能随之增大,而镍与载体的结合能却随之降低。催化剂的活性随着硅含量的增加也降低。  相似文献   

19.
地质统计学应用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地质统计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主要介绍地质统计学在石油勘探与开发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在储层预测、解决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数据整合、储层建模及不确定性描述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地质统计学的局限性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原油电脱水器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了利用静电场提高原油乳化液脱水效率所开展的研究及开发的相关技术。电脱水器技术研究集中在开发新的电场形式、优化电极结构与布局以及根据电场设计更合理的液体流动形式,此外还包括利用离心、微波和超声波等辅助手段。结合海上油田采出液乳化特点,提出了开发电脱水器新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