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析了220 kV电网因结构不合理可能导致的减负荷问题,针对220 kV母线原因引起的减负荷及220 kV线路原因引起的减负荷2类变电站全站失电情况,给出了新建变电站与系统第3回联络线、将部分负荷转移到其他变电站、改造220 kV母线、将变电站与另1个由500 kV变电站供电的220 kV系统进行强联络等解决措施。对内蒙古某地区实际电网的减负荷隐患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网架的优化措施,并对优化后的电网进行了潮流、暂态稳定及短路计算分析,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黎华 《电工技术》2017,(2):75-77
对110kV变电站开关柜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改造措施,为110kV变电站的安全运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结合我公司2座35kV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对35kV变电站户外电气设备绝缘降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4种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针对省内35 kV变电站全停案例,分析导致35 kV变电站全停的原因。梳理了省内35 kV变电站存在的问题,并从系统网架完善、设备改造以及运维检修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措施,为供电公司对35 kV变电站分类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薛志高 《电工技术》2016,(7):106-107
介绍变电站10kV高压开关柜在设计、制造、安装、运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变电站10kV高压开关柜故障产生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变电站10kV高压开关柜运行状况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阐述220kV变电站防污问题的主要依据、故障原因分析。对220kV变电站同类问题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7.
孙宏刚  何甜 《湖北电力》2010,34(3):10-11
110 kV变电站35 kV出线由于谐波影响,导致故障时线路保护及中后备保护拒动,高后备保护动作跳闸,造成变电站35 kV及10 kV母线失压。针对此次事故就保护动作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事故原因提出相应的反事故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变电站母线PT停电方式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变电站35kV(10kV、6kV)母线PT异常原因、处理方式进行分析。探讨PT直接停电;提出处理PT异常的最优停电方式。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变电站建设中,提高变电站供电能力一直是研究的重点。结合当前城网变电站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分析通过提升城网220 kV变电站10 kV侧直供能力以优化城市变电站布点,形成一种新型城区变电站建设方案。并与常规220 kV变电站方案、直降20 kV的220 kV变电站方案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该方案适用于高负荷密度城区220 kV变电站的规划建设。最后以广州某220 kV变电站为例进行了分析说明,为城区变电站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500 kV变电站低端无功补偿装置容量仅靠经验判断没有系统的计算方法问题,本文分析比较了确定500 kV变电站低端补偿容量的综合配置方法。在分析了江苏500 kV电网的无功流动情况以及现有无功补偿配置概况的基础上,分别从无功就地补偿以及分层分区平衡的角度、500 kV变电站加装无功补偿装置的原因、配合500 kV变电站母线电压运行在合理范围内的极限补偿容量3个不同角度提出了500 kV变电站的无功补偿配置实用化方法,通过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中搭建实际电网简化仿真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等方法,结合实际案例对3种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为变电站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电子式互感器是数字化变电站的重要设备之一,介绍了电子式互感器误差试验基本原理及试验标准配置要求,根据500kV芝堰变、220kV云会变以及110kV浔北变、新生变4座数字化变电站中各种电子式互感器现场误差试验中出现的问题,从设计、安装、检定、验收等环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EMTP)建立CVT及其所运行的变电站的等值电路模型,仿真计算一次隔离开关操作过程中CVT二次电压情况,并分析铜川330kV变电站CVT一次隔离开关操作过程中主变过励磁保护误动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隔离开关操作CVT引起二次电压异常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EMTP)建立CVT及其所运行的变电站的等值电路模型,仿真计算一次隔离开关操作过程中CVT二次电压情况,并分析铜川330kV变电站CVT一次隔离开关操作过程中主变过励磁保护误动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雷击时10~35 kV电压互感器多相熔丝熔断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庚 《电力设备》2004,5(3):45-48
本以110kV淤溪变电站为例,论述了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电压互感器一次侧熔丝在雷击时熔断的各种原因和处理方法,重点阐明了安装在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中性点的消谐电阻不能限制电压互感器入口电容冲击电流的原理,并用此理论解释了1998年3月江苏省沿江地区变电站数百相次10~35kV电压互感器熔丝熔断这一典型现象。  相似文献   

15.
采用有限元仿真计算与紫外成像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高海拔官亭750 kV变电站设备连接金具产生明显电晕的位置和起晕原因,主要是螺栓和防晕板的棱角过大、自身防晕能力差以及均压屏蔽环的结构尺寸设置不满足要求,造成局部电场过高。为消除电晕造成的损耗和电磁干扰,掌握高海拔超高压变电站连接金具起晕电场值,对海拔更高的日月山750kV变电站进行了防电晕金具优化设计。通过设置防晕型接线板和连接线夹,优化均压屏蔽环数量和尺寸等措施,有效降低了防电晕金具沿面场强。对优化后的金具进行仿真计算和测试,得到在青海高海拔地区,防晕金具表面场强小于1.5MV/m时,无电晕放电发生。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220kV变电站主变压器内部油流放电和绝缘降低故障的原因,提出了处理办法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起500 kV升压站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故障,分析了该故障原因并提出了整改措施,根据该升压站的实际短路电流水平计算了放电间隙或氧化锌阀片整定电压,并对日常维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电能作为现代社会最依赖的能源,降低电能损耗、提高电能质量至关重要。10 kV及以下配电网损耗占整个网络损耗的绝大部分,具有相当大的降损节能潜力。首先,介绍了线损产生原因及降低电能损耗、提高电压质量的措施。然后,对A地区现状公用线路进行分析。以某35 kV变电站为例,对其10 kV馈线进行了潮流计算分析,找出电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最后,采用一种无功电压综合优化方法对变电站多条10 kV馈线进行无功补偿计算,验证了无功规划优化在降损和提高电压质量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徐海涛  肖宏 《广西电力》2014,37(5):31-34
解决桂林网区220 kV母线电压普遍偏高的问题。通过分析及计算可知,桂林网区220 kV母线电压普遍偏高的主要原因为500 kV变电站及电源运行电压偏高;220kV系统充电无功功率过大;地方小水电、风电等无功功率大量上网。利用500kV变电站现有的低压电抗器,及在无功电压综合灵敏度较高的220kV变电站投入感性无功补偿装置,可有效限制220 kV变电站母线电压水平。感性无功补偿装置采用固定式与动态式补偿相结合的型式,可提高桂林网区电压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220 kV数字化变电站规模较大、双重化保护、纵联差动保护的特点,分析了电流电压回路、保护跳闸方式、两侧纵联保护配合、保护与断路器操作回路的隔离、故障录波方式等设计中的特殊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针对220 kV数字化变电站与现行规程不符的方面,分析了规程条文的原因,解释了线路保护两侧软件版本的问题;考虑了运行习惯,通过在保护装置和断路器智能终端分别设置压板的办法,提出了保护装置与断路器操作回路之间实现隔离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