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厂车床工人刘作亭,在加工铸铁件φ16A通孔时,改进了铰刀,将钻孔、扩孔和铰孔工序中的扩孔和铰孔同时进行,不但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样也能保证产品质量。现在我厂已普遍使用这种铰刀,加工铸件上φ8~40毫米的通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使用这种铰刀时,钻头直径要比最后精加工孔的直径小半毫米。铰孔时车床转数,可根据加工零件的材料不同来选择,  相似文献   

2.
周文俊 《工具技术》2010,44(4):111-112
1引言 铰刀是用于对中小孔半精加工与精加工的工具。铰刀种类繁多,六方铰刀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其未被标准化、系列化,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厂是火工品生产企业,所用模具多孔,且孔的精度要求高,尺寸较特殊,普通铰刀由于尺寸系列化、标准化,不能直接进行特殊尺寸孔的铰削。我厂自行设计、制造的六方铰刀不仅设计、制造方便,而且尺寸不受限制,完全能满足孔的铰削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3.
铰孔时如何正确选用切削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铰孔是用铰刀对未淬硬孔进行精加工的一种加工方法:由于铰刀是尺寸精确的多刃刀具,铰出的孔尺寸精确、表面光洁,加上操作简单、效率高,在批量生产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认识到,铰孔时,切削液的使用方法正确与否,与工件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把我们在铰孔中探索总结出的一些经验告诉同行。  相似文献   

4.
铰孔作为孔的精加工和半精加工工艺,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铰孔时所常用的刀具为定尺寸刀具——机铰刀。其加工精度可达 IT7~IT9,手铰时可达到IT6,表面粗糙度为 Ra2.3~0.32μm。  相似文献   

5.
铰孔是普遍应用的一种精加工和半精加工孔的方法,加工孔径在φ1~φ100mm之间,尺寸精度一般可达H8~H7级,手铰时可达H6级,表面粗糙度Ra1.6~0.2。铰孔用的刀具,目前生产上仍以标准的多齿铰刀为主,见图1。它是由工作部分、颈部和柄部三部分  相似文献   

6.
对于加工较高精度的孔,已出现了多种复合铰刀,以代替在钻孔之后还需扩孔、铰孔等多道工序加工,大大提高了生产率。阶梯环形铰刀具有复合铰刀的优点,很适合大余量的铰削。我厂用环形铰刀加工高精度孔,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对小尺寸锥孔的精加工,常采用锥铰刀进行粗、精铰削来实现。但对尺寸较大的锥孔若再用铰削的方法就不能胜任了。尤其对大型铸钢零件的大尺寸锥孔加工困难就更大了。为此,我们结合零件  相似文献   

8.
用立方氮化硼(CBN)铰刀加工精密孔,具有加工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小、刀具寿命长、生产率高等特点。美国在采用立方氮化硼铰刀时,粗、精加工均用同一粒度(粒度按粗加工余量选)100/120(美国标准,相当于我国标准120~#),根据孔加工的要求,用2~4把铰刀加工,铰孔的尺寸精度和几何精度可在2μm之内,表面粗糙度值达到Ra0.16~0.32  相似文献   

9.
我厂某产品的许多部件上,都有光泽度为▽▽5~▽▽6的孔。为了达到加工要求,这些孔要先用钻头钻出,再用扩孔钻加工,然后用铰刀铰光,并且铰孔的加工余量每边只能是0.05~0.25公厘。但由于买不到合用的扩孔钻,所以铰孔的加工余量每边都在0.4~0.5公厘。这样,铰孔后的光泽度就达不到要求,孔的表面常出现沟纹,而且铰刀的寿命很低。今年七月间,中压车间技术员朱志尚和钻工郭洪才,学习了上海机床厂的经验(原来是苏联的经验),应用阶梯铰刀成功,解决了铰孔光泽度不高的问题。用阶梯铰刀加工软钢件,光泽度一般可以达到▽▽6~▽▽▽7,并且提高生  相似文献   

10.
通常情况下,孔加工主要有三个工步来完成,首先使用普通麻花钻完成孔的粗加工,之后使用扩孔钻完成孔的半精加工,最后使用铰刀或内控砂轮完成精加工。所以,扩孔钻在孔的加工过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提高孔的加工精度,在进行精加工之前,应该留出一定的加工余量,进而保证孔的表面粗糙度。此外,部分企业为减少加工工序,也会把扩孔钻用于精加工,因此,人们对扩孔钻结构的要求也更为严格。  相似文献   

11.
当需要铰削一个比手头上标准铰刀尺寸稍大的孔时,可用标准铰刀和一块窄长的垫片来完成。如图可见,先用标准铰刀铰孔。然后,把垫片的一端上弯而成一唇口,于是垫片即随铰刀一起向下进给,使铰刀和垫片同时进入孔内。一片0.025毫米厚度的垫片将铰出一个0.051毫米的超标准铰刀尺寸的孔,用这种方法加工孔,可以最多超过标准铰刀尺寸的0.254毫米、这对加工滑动  相似文献   

12.
钻孔一般作为孔的粗加工,若孔的精度要求高,通常是用铰刀进行精加工,但在单件生产或修配工作中,若没合适的铰刀该怎么办?本文提出可采用钻精孔的方法来代替铰孔。参照铰孔工艺,首先钻出底孔,留加工余量0.5~1mm,再用精孔钻扩到所需尺寸。现在的问题是,采用什么样的精孔钻和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把孔加工到接近铰孔的质量呢?  相似文献   

13.
在孔的加工中,特别是箱体孔的精加工,常采用浮动铰刀。这是因为浮动铰刀径向尺寸调整方便,被加工孔可达到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较低的表面粗糙度。下面就浮动铰削加工中的问题怍一探讨。众所周知,浮动铰刀安装在镗杆方孔中,随着被加工孔精度的提高,其配合精度也相应提高,这给镗杆方孔的制造带来很大困难。据分析,镗杆方孔对镗杆轴线的对称度、平行度、垂直度要求较高,否则易  相似文献   

14.
硬质合金铰刀多用于孔的半精加工与精加工,其结构与技术条件已列入国家标准,一般能保证精度(2)和表面粗糙度(Ra0.2-3.2m)加工要求,广泛应用于铸件的加工,因是精加工,一般都用在小余量低切削速度范围。但在大量生产中铰刀不能满足高效、耐磨的要求,也不能满足铰孔稳定性的要求。笔者在近几年生产实践中,对铸件铰孔的铰刀结构、制造、刀片材料及刃磨检查等提出几点改进,现分述如下。一、齿数与分布为使铰削工作平稳,导向性好,有利于提高铰孔精度与改善表面粗糙度,所以一般选择齿数较多的饺刀,但高效铰孔时,刀齿数…  相似文献   

15.
我厂某产品的许多部件上,都有光洁度为▽▽5~▽▽6的孔。为了达到加工要求,这些孔要先用钻头钻出,再用扩孔钻加工,然后用铰刀铰光,并且铰孔的加工余量每边只能是0.05~0.25公厘。但由于买不到合用的扩孔钻,所以铰孔的加工余量每边都在0.4~0.5公厘。这样,铰孔后的光洁度就达不到要  相似文献   

16.
三、铰孔加工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手工铰孔加工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手工铰孔时,铰刀受加工孔的引导,在手的扳动下进行断续铰削,其回转中心不象机铰那样受到机床或其他工具的控制,但是由于通过人手直接扳动铰刀,处于自由状态,稍有不慎,铰刀就会左右摇摆,将孔口扩大。同时,铰刀尚需作周期性的停  相似文献   

17.
在液压、汽车、机床及农机等行业的机械加工中阀孔是较多的几何表面之一。孔的加工以钻、扩、镗、铰等为基础进行粗加工或半精加工,以金刚石铰作为精加工的关键工序,因此金刚石铰刀在阀孔加工中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王悌宇 《机械制造》1992,30(5):21-22
对Φ13H8孔径较小,精度又高,长径≥5的孔来说,加工起来很困难,一般目前的加工手段有:(1)钻孔、扩孔、粗铰孔、精铰孔;(2)钻孔、扩孔、粗镗孔、精镗孔:(3)钻孔、扩孔、粗镗孔、精磨孔;(4)钻孔、扩孔、粗铰孔、研磨孔;(5)钻孔、扩孔、拉孔。上述方法(1)加工出来的孔,表面粗糙度质量不稳定,孔口常出现锥度,且对精铰刀的要求甚高,刀具耐用度低。方法(2)、(3)、(4)生产效率低,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难控制,对操作者要有较高的要求。方法(5)的生产效率较高,加工精度高,孔的表面一股可达 Ra0.8μm~Ra3.2μm 间,甚至更好,适用成批零件加工和有拉床设备的企业。对于那些没拉床,只有  相似文献   

19.
带定位的小直径长孔四刃硬质合金铰刀应用广泛,当加工孔的直径小于15mm,长度与直径之比达10倍左右,特别是对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又有要求时,使用它不仅能将普通扩孔和铰孔合二为一完成,还能很好地保证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20.
先进精孔钻     
我厂在加工本厂产品HZ72毛织机主要部件墙板机架时,有ф45,ф25.3、ф22.3非标准性的英制精孔。原加工方式按正常的钻、扩、铰工艺,如加工22.3~( 004)孔时,先用定位套在专用夹具上固定钻ф21孔;卸换定位套,扩ф22.1孔;再调换定位套,铰ф22.3孔。一把扩孔钻或铰刀,加工几个孔后,磨损很快、孔径常减小,不符合公差要求,加工其余精孔也是如此。ф45孔加工时、专用扩孔钻磨损情况尤其严重。这样,定位套装卸调换繁锁,扩孔钻成批磨损,专用铰刀经常调换,孔径不符合要求,光洁度不稳定,实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