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天宇 《兵工科技》2007,(1):11-14
一般来说,航母上的舰载战斗机都是航母配套的,航母的战斗力通过舰载机表现出来,有什么样起飞甲板的航母就配相应起降方式的舰载机,如苏联/俄罗斯“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与舰载直升机,“基辅”级垂直/短距起降飞机航母与雅克-38垂直/短距起降舰载机,  相似文献   

2.
阻拦装置     
<正>对于常规起降飞机而言,正常着陆时,通常要滑行上千米才能停止,但舰载机在航母上着舰时,从接触甲板到停止运动的滑行距离仅有大约107米。在这种情况下,舰载机在舰上降落时必须借助于飞机回收设备——阻拦装置的帮助。但并非所有航母上都装备有阻拦装置,这主要取决于舰载机的着舰方式。目前,采用常规起降方式的美国、法国和巴西航母,以及采用滑跃起飞阻拦降落的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装备有阻拦装置,英国"无敌"级等装备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航母未装备阻拦装置。  相似文献   

3.
航母的威慑力量在于其搭载的舰载机,所以舰载机能否可靠、迅速地起飞是保证航母战斗力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目前舰载机的起飞方式,除了垂直/短距起飞和使用火箭助推器起飞以外,还有弹射起飞和斜板跃飞两种方式,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这两种起飞方式哪一种更有利于我国航母的发展,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4.
微观航母     
希弦 《兵器知识》2013,(11):66-69
105米短距滑跃起飞辽宁舰的几次出海,先后进行了舰载机首次驻舰飞行训练,和首次105米1、2号起飞位的短距滑跃起飞等多项训练内容。俯瞰辽宁舰的飞行甲板,可见195米的3号起飞位位于斜角甲板舰载机着舰区域,大致处于降落跑道一半的位置(题图)。那么在3号起飞位上的起飞作业势必影响斜角甲板降落区的舰载机回收作业。特别是很多时候,为保证着舰失败后舰载机的拉起复飞,斜角甲  相似文献   

5.
舰载垂直/短距起落飞机采用短距滑跑、斜板跃飞,可提高起飞重量,随之航程也得到增加,现在许多国家海军的舰载机大多采用这种起飞方式。利弊兼有优点突出垂直/短距起落飞机的出现,可以大大减小航空母舰的甲板面积,也不需要弹射器、着舰拦阻装置以及其它着舰辅助设备,所以航母的吨位及建造费用大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1月20日,在太平洋某海域巡弋的美国海军CVN 70"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正在进行舰载机飞行训练,两架AV-8B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和两架"大黄蜂"战斗机掠过航母上空。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利用航母上有限的甲板保障设施及资源,建立一种舰载机作业流程交通网模型.以俄航母舰载机起飞前甲板作业为研究原型,分析了飞行甲板保障战位舰载机作业及时序,对优化的舰载机作业时序进行拓扑化,得到舰载机作业流程图,并对该模型进行分析验证.验证结果证明:该模型能对人员及设施进行合理配置和调度,提高舰载机出动效率,可为舰载机飞行甲板作业流程的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考眼力     
《兵工科技》2010,(4):80-80
西汾阳读者李志飞:航母上的舰载机相比于一般的战斗机哪些特殊的要求? 小编:舰载机相对于一般战斗机而言主要有三方面的特殊要求,一是要求舰载机能够在较低的起飞速度和着舰速度下在长度有限的肮母甲板上安全起降,这就要求舰载机应具有大推重比的发动机和能提供更大升力的气动外形,舰载机的起落架也应该更加结实;二是航母上空间有限.  相似文献   

9.
正航母与舰载机的有机结合,极大地拓展了海军航空兵的作战范围。不过,即便如"尼米兹"级这样巨型的航母平台,所能搭载的舰载机数量也是有上限的,因此航母作战能力的形成、舰载机联队要想具备持续攻击能力,就不能片面地追求以量取胜,还要将焦点放在单架舰载机上,要提升舰载机的作战效能和出动架次率。而舰载机出动架次率的高低,既有舰载机本身和机组人员的因素,但最重要的因素是航母上飞行甲板的作业效率。航母飞行甲板作业主要包括舰载机的起降作业和对舰载  相似文献   

10.
蒸汽弹射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说到美国航母舰载机的舰上起飞活动,人们最直观的印象应该是飞机在白雾中呼啸地冲出甲板升空的景象。而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梦幻般的情境,主要原因在于,常规起降型舰载机要在航母甲板上有限的距离内达到起飞速度,必须借助于外力,即弹射装置的推动,由于现役大中型航空母舰普遍装备的是蒸汽弹射装置,借助蒸汽压力推动弹射机系统工作,实施弹射作业时会有蒸汽释放,于是也就有了甲板上雾气升腾的情形。  相似文献   

11.
《兵器知识》2016,(4):86
正在"艾森豪威尔"号(CVN69)航母的飞行甲板上,空勤人员正在将一架T-45C"苍鹰"教练机推至飞行甲板边缘的停机位,准备进行检查。T-45C最大起飞重量仅为6吨左右,人力可以推动。图中出现了数种穿着不同颜色制服的空勤人员,5个绿色制服的人员是主力,因为他们主要负责作战飞机的控制,如弹射、阻拦、飞行前检查等。黄色制服为飞行观察员,负责舰载机起降安全观察;蓝色制服为舰载机移动和轮挡员,紫色制服主要负责油料加注。  相似文献   

12.
正二战时期,航母的装甲防护侧重方向首先就是"水平防护",应对的就是敌方航空兵的空中垂直攻击。这时期舰载机对航母的主要攻击方式是俯冲轰炸,舰载机在航母上空俯冲投弹,炸弹借助俯冲的动能对飞行甲板进行动能穿甲和爆破杀伤。到了二战末期,美英海军的航母还要面对日本"神风"特攻队俯冲撞击的自杀式攻击。而航母上的机库和飞行甲板就是航母战斗力的直接体现,所以航母的"水平防护"就是针对机库和飞行甲板的防护,直接体现就是增加两者防护装甲的厚度。在敌方航空兵的威胁下,强化的飞行甲板可将空袭弹药的爆炸阻止在飞行甲板之上,保护了下面的航母机库,将危害降到最  相似文献   

13.
希弦 《兵器知识》2015,(4):76-78
航母甲板上的舰载机起飞、降落、停放、加油和挂弹等作业,本质上与陆上航空基地的航空作业、运转流程是相似的,但航母上甲板人员的作业空间很有限。本已空间有限的飞行甲板又被分为起飞区、拦阻着舰区和停放待机区,为航母正常运转的甲板人员,要在其间伴着各种机器的运转、发动机的尾流和轰鸣、旋翼的飞速旋转、舰载机的弹射起飞和降落……而来往穿梭忙碌。在这拥挤繁忙的甲板上,大大小小的危险事故,甲板人员都要时刻面对。不过正是早期的太多血的教训,换来了日趋系统完善的甲板"生存"守则,让风险事故尽可能可控和  相似文献   

14.
基于Petri网工作流网在舰载机出航准备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玉  汪斌  王平  张立 《兵工自动化》2007,26(8):25-26
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网的舰载机出航准备建模,将舰载机出航准备工作流网分为:与舰载机起飞降落紧密相关的活动、飞行甲板上的舰载机的活动和进入机库舰载机的活动.任何一架舰载机在航母降落,代表该舰载机的托肯会由C1库所进入工作流网,使整个工作流网启动.每个托肯根据航母指挥机构的命令选择不同流向,并向指挥机构显示舰载机出航准备状态.当舰载机接到起飞命令,升空作战时,流程结束.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它是两栖攻击舰,因其舰体内设有大型船坞和车辆装载舱; 也有人说它是轻型航母,因为舰上拥有大型直通飞行甲板、上翘12°的舰艏滑跃助飞甲板和内机库、能起降“海鹞”或美国在研制的F-35B短距/垂直起降型联合攻击战斗机(JSF)。它,就是西班牙海军正在建造当中的满载排水量达到27000吨的多任务战舰,正式名称是“战略投送舰”(LL)。这艘有争议的“四不象”战舰实际上是两栖攻击舰和轻型航母的完美结合,旨在以一种舰型来完成多种作战任务,代表了未来两栖攻击舰和轻型航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正>对于航母来说,雷达无异于是这个海上巨无霸的千里眼。除了预警机、战斗机、无人机等空中平台装备的机载雷达,航母自身也装备了数量不菲的各型雷达,如对空警戒雷达、火控雷达、引导雷达(空中管制雷达)、导航雷达等。航母是一个不断移动的海上机场。与陆上机场相比,舰载机起降甲板尺寸小且具有多个运动自由度,海上缺少地标,再加上环境条件十分恶劣,所有这些造成舰载机在航母飞行甲板上的运作难度重重。因此,航母引导雷达对于舰载机来说,意义非同一般,也更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7.
方方 《兵工科技》2002,(5):77-80
笔者认为,“鹞”式机由于采用了短距/垂直起降设计,因而具有以下特点:“鹞”式机的主要优点是:1)适应能力强。由于具有短距/垂直起降能力,“鹞”式机对恶劣天候的适应能力相当强。常规舰载飞机在航母纵摇超过6~7度就不能起飞,但1982年马岛的恶劣天气显然没有对“鹞”式机造成严重影  相似文献   

18.
希弦 《兵器知识》2015,(1):65-69
<正>拦阻装置的技术发展航母上的拦阻装置是实现舰载机在飞行甲板有限长度内安全着舰的特种重要设备。其"原理"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和距离内吸收掉着舰舰载机的动能,使其迅速减速并在有限的航母斜角甲板的着舰区内安全停下来。航母上的拦阻装置分为拦阻索和拦阻网,前者在日常情况下使用,后者则是在舰载机油料不足无法复飞、尾钩故障断裂或无法放下、舰载机受伤等紧  相似文献   

19.
<正>舷侧升降机升降机是航母飞行甲板上重要的舰面设备,是飞行甲板与机库之间进行舰载机调度的关键设备。通过升降机的运转,形成有序的舰载机飞行作业循环回路,完成舰载机的入库、检查、维护、出库、挂弹、待命等基本作业保障。升降机,与舰载机、斜角甲板、助降系统、弹射器等方面的技术类似,都在不断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构成航母最基本的要素是能够在海上航行的船体、舰载机和供飞机在舰上起降的飞行甲板、用于存放和维修飞机的机库以及相关电子设备等。目前各国在役航母均采用传统船体,虽然一些国家在论证新一代航母时,也曾提出过双船体、多体船、半潜式船体、小水线面船体等设计方案,但在最终敲定方案时,都采用了传统的排水型船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