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氧化温度对ZrB_2-YAG-Al_2O_3复相陶瓷表面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硼化锆具有许多优异性能,因此它的应用非常广泛。研究氧化温度对ZrB2-YAG-Al2O3复相陶瓷的表面组成及表面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从1 000~1 100℃和1 200~1 300℃的氧化增重率趋势较大,而在1 100~1 200℃的温度范围增重率很缓慢。在氧化温度低于1 200℃,氧化后的复相陶瓷中有ZrO2和B2O3生成,表面显微结构较为致密,而在1 300℃氧化温度以上,可以生成All8B4O33,表面显微结构疏松。  相似文献   

2.
<正> 本发明的目的是增加渗剂的饱和特性,保证在没有保护涂层的氧化介质中进行硼锆共渗处理。 这一目的可以用含粉末状二硼化锆加碳化硼、以氧化铁作惰性添加物、用氟化钠作活化剂,按下列比例配制的渗剂成份来实现,碳化硼45~60%(重量);二硼化锆5~10%(重量),氟化钠5~10%(重量);氧化铁25~40%(重量)。  相似文献   

3.
硼化钛(TiB_2)是一种特殊陶瓷,它既有高熔点(约2900℃)、高硬度、高耐蚀性,又有导电性,因此,近几年来硼化钛在电极、蒸镀用加热器、坩埚等方面的应用不断扩大,而且还可用于切削工具、模具等耐磨零件。不过,硼化钛粉的烧结性极差,以硼化钛为主的烧结体强度很低,脆性较大,达不到实用的要求。日本钢管有限公司利用常压烧结法使硼化钛致密化取得成功,在该公司工厂进行实际试验的同时,已开始试制和销售零件。以下将详细介绍该公司生产的硼化钛烧结体的特性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4.
硼基含能化合物具备高热值特性,将会成为含能材料领域重点研究方向。目前国内关于硼基含能化合物的研究还未广泛展开,本文依据国外研究现状,将已报道的硼基含能化合物初步归纳为富氮硼酸酯类、唑基硼化盐类、硝基硼烷类、富氮硼嗪类、叠氮硼类等,并分别从结构特点、合成路线及基本性能等方面对这5类含能硼化物进行了介绍,最后对硼基含能化合物的发展趋势及在推进剂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硼嗪类或硼氮杂环类化合物具有高张力键能释放特性,有望成为含能材料领域新研究热点;唑基硼化盐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相对便捷,性能便于调控,可考虑用其替代硼颗粒,作为改善富燃料推进剂燃烧性能的一种新途径;硼酸酯类含能化合物具备较高氧含量,通过引入多硝基富氮含能基团,进一步提高生成焓和氧平衡,可探索用其替代高氯酸铵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锆/聚叠氮缩水甘油醚复合粒子的制备、表征及静电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锆粉具有密度大、体积热值高、点火和燃烧性能良好的优点,是提升推进剂密度比冲的重要燃料,但由于其静电火花感度高,使用中易燃烧,在推进剂中应用存在安全隐患。为提高锆粉的抗静电性能,研究采用一种推进剂常用的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含能粘合剂,对锆粉进行包覆改性,获得了Zr/GAP复合粒子。研究其形态、结构、热性能和抗静电火花性能。结果表明,包覆处理可显著降低锆粉粒子的静电火花感度,50%发火能从5.13 mJ提高至24.91 mJ,并且保留了锆粉的高密度特性及良好的燃烧性能。研究成果为促进锆粉在高密度推进剂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硼粒子表面包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琼方  张教强 《含能材料》2004,12(5):314-317
对硼粒子包覆材料提出了要求,简要介绍了用钛、锆、镁、GAP、AP、LiF等物质包覆硼粉的工艺过程和包覆机理,并阐述了包覆后硼粉对含硼贫氧推进剂工艺及燃烧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包覆是改善制药工艺过程以及提高含硼推进剂燃烧性能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在陶瓷世界中,人体装甲是最熟知、最热门的话题。陶瓷人体装甲已获得应用并保护了士兵。碳化硼和碳化硅是最可靠的装甲陶瓷材料。实际上,研制更好的装甲陶瓷材料难度较大,但这并不意味科学家就此放弃努力。近来据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介绍,该实验室陶瓷团队的研究人员与Ceramatec公司的负责人讨论了研究新型装甲陶瓷材料的可能性。讨论的材料是低价氧化硼(次氧化硼),该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如低密度、高硬度、高热导和高化学惰性。尽  相似文献   

8.
氮化铝陶瓷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化铝(AlN)陶瓷具有热导率高、热膨胀系数低、电阻率高等特性以及良好的力学性能,被认为是新一代高性能陶瓷基片和封装的首选材料。总结氮化铝陶瓷生产化的控制因素,分别从粉体的制备、防水化能力、成型过程、低温烧结以及应用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并提出氮化铝陶瓷今后批量化生产过程中工艺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渗硼共晶化复合热处理,3Cr2W8V钢渗硼层性能和检测方法,阐述了渗硼技术在3Cr2W8V钢大型热作模具上的应用和取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锆金属腐蚀的电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电阻的本质出发,联系晶格振动、声子、晶格畸变等概念,研究晶格振动、声子、晶格畸变对锆金属电阻的影响,并建立纳米化锆金属的电阻模型。随着电阻率的升高,电导率下降,氧化速率常数减小,抑制腐蚀反应的进行,纳米化处理可以提高锆金属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1.
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成功制备了ZrB2-S1C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研究了颗粒间放电生成的2r02对复合材料中ZrB2生长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ZrB2-S1C体系中,ZrB2(1010)面会优先与Zr02 (101)面结合,ZrB2 (1010)面的正常生长受到抑制,(0001)面则成为ZrB2优先生长面。基于此研究结果,可以为ZrB2-SiC复合材料微结构设计和材料性能的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ZrB2在埋碳还原性气氛下的高温煅烧实验,研究不同种类ZrB2添加剂的抗氧化性能及其抗氧化机理。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不同种类的炭黑结构,分析其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利用X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热重和差热分析,研究两种不同方法制备的ZrB2在CO气氛下高温煅烧时的反应机理,并对比其抗氧化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通用炉黑和半补强炭黑的炭黑球径大、结构较低、分散性好,其抗氧化效果好;与碳热还原ZrB2相比,自蔓延合成ZrB2在MgO-C制品中起到更好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13.
ZrB2-SiCW超高温陶瓷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SiC晶须与ZrB2基体原料按配比混料,然后热压制备了晶须增韧ZrB2基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性能与显微组织。结果表明,所制备的ZrB2复合材料密度较高,其相对密度为98.5%。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比较低,其平均值为1.95MPa·#m。在等离子电弧加热器上烧蚀9s钟不碎裂;其质量损失随烧蚀时间延长而增加,两者之间近似呈平方关系。复合材料热压坯的组织为晶粒尺寸相近、成分均匀的组织,在等离子电弧加热器上烧蚀5s钟后,部分韧化相开始熔化飞出,留下孔洞。  相似文献   

14.
纳米陶瓷材料超声振动磨削加工表面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纳米陶瓷材料磨削加工磨削力、磨削温度及表面粗糙度等表面特征,获取高质量的加工表面,是该工程材料得以广泛应用的重要前提。对纳米ZrO2陶瓷材料平板施加二维超声振动进行磨削,超声振动产生的空化作用、泵吸作用以及涡流作用,能一定程度上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提高加工表面质量,实现纳米陶瓷材料的精密高效加工。结果表明:二维超声振动磨削与普通磨削相比,实际磨削力、磨削温度相对较低且随切削深度增加增长速度较慢;选取不同的磨粒粒度对纳米陶瓷材料进行磨削加工,超声振动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值与普通磨削表面的粗糙度值相比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5.
辐射技术在 SiC 陶瓷纤维材料研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碳硅烷(PCS)先驱体热解转化法,是合成SiC陶瓷纤维材料的一种重要途径。先驱体的不融化处理(交联)则是保证陶瓷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文中着重介绍了聚碳硅烷的辐射交联不融化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并与热氧化交联法和过氧化物引发交联法作了比较,表明用辐射交联法能够实现产物的高纯度,有利于提高所得SiC陶瓷纤维材料的耐热限和强度。  相似文献   

16.
高温固体润滑材料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满足国防高科技的发展 ,迫切需要研制从常温到高温下都具有良好减摩耐磨性能的摩擦学材料。对近来高温固体润滑摩擦材料的发展进行了综述 ,分别就金属基润滑材料 ,陶瓷基润滑材料及稀土化合物的高温润滑作用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温摩擦学研究的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materials, the active cooling ceramic matrix composite used in ramjet or scramjet makes their structures lighter in mass and better in performance. In this paper, an active and a passive cooling refractory composite specimens are designed and tested with an experimental facility composed of muhilayer smale scale cooling penel which consists of a water cooling system and a ceramic matrix composite specimen, and a gas generator used for providing lower and higher transfer rate gases to simulate the temperatures in combustion chamber of ramjst. The active cooling specimen can continuously suffer high surface temperature of 2 000 K for 30 s and that of 3 000 K for 9.3 s, 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tive cooling composite structure is available for high-temperature condition in ramjet.  相似文献   

18.
吸波涂层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讨论吸波材料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吸波涂层材料的进展状况,较详细地介绍了铁氧体、纳米吸波材料、高温吸波材料、手性材料、等离子体吸波材料及磁性高分子微球等几种吸波涂层材料的最新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各种涂层材料的主要特点。传统铁氧体、金属微粉和陶瓷吸收剂由于密度大、吸收频段窄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手性材料、等离子体及磁性微球等新材料的探索研究将会成为吸波材料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六方氮化硼无压烧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六方氮化硼是一种片状结构材料,解决其烧结致密化问题是提高陶瓷性能的主要途径。探讨了以六方氮化硼为基体,Al2O3、Y2O3和B2O3为添加剂,在N2气氛下,于1700-1850℃左右的无压烧结。研究结果表明,随Y2O3和Al2O3的含量的增加,烧结体的致密度明显提高、强度明显增加。并且B2O3作为一种烧结助剂可以有效地提高烧结体的致密度、降低材料的烧结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